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四川成都市2018届高三摸底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4)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7-10 17:40
成都市2015级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  C'(强加因果)
    2.  D(“尧身在庙堂之上而心系俗情世界”错,原文说身在庙堂之上,“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
    3.  A(“大鹏仍然值得小鸟羡慕”无中生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4.  (3分)C(“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说的是圣人之道就在自性中,并非遥不可及)
    5.  (4分)AE  (A.王阳明并未排斥仕途;E.对引用作用的分析错误。答对一项给2分)
    6.  (5分)①学术方面:创建阳明学,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②为政方面:治政有方,推行德政与教化;③军事方面:平叛得力,创下了以少胜多的奇迹。(答对一点2分,三点5分,意思相近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7.  (3分)A  ( B.“铺垫”分析错误;C'.“自私冷酷、贪得无厌”,分析不妥当;D.“更……负疚和惭愧”理解错误)
    8.  (5分)①引进种植西洋香菇,帮助大家脱贫致富时的积极热心;②村民违约后,面对西洋香菇报废,贷款无法收回时的悲哀;③事后被人埋怨,被调整到其他村庄时的迷茫、屈辱和压抑;④离开村庄时,为村民的憨厚朴实而感动。(每点1分,心理变化过程顺序正确1分,意思相近即可)
    9.(6分)①村长是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村长的狭隘、愚昧导致了老黄脱贫致富项目的失败,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引人深思。③村长这一形象,对“老黄”起到了衬托作用,使“老黄”的形象特点更为鲜明。(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  (3分)C(预:参与)
    11.  (3分)D(“带有褒奖意义的称号”错,溢号带有褒贬意义)
    12.  (3分)A(靳祥手中没有生杀之权)               
    13.  (10分)(1) (5分)叛变的开端,是由于(人们)被妖言所迷惑,于是谋图不轨。应该招纳天下术士,设立阴阳教官,让他们来教导那些学习的人。(大意正确2分,落实“括”、“训”、“学者”的意思各1分)
    (2) (5分)(靳德进)回答道:“如果这件事迅速办起来,物资必然迅猛涨价,百姓的经济承受力会遇到大的困难,我愚笨,没有看出那是合适的。”(改建的)动议于是停息。(大意正确2分,落实“骤”、“踊贵”、“寝”的意思各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4.  (5分)AE  (A.“直接表达……担忧”错误。E.不是“意在”表现“途中”的心理变化。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15.  (6分)(1)诗人每天以阅田为务,投宿古寺,暂离行役的劳倦。(2)寺处幽僻,杨花飘落,柏子燃香,自在清净。(3)见到故人题字,诗人感到慰藉。(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  (5分)CZ飞湍瀑流争喧馗,冰崖转石万壑雷(2)墙槽灰飞烟灭(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答对一空1分,有错字、漏字、添字则该空不给分)
第11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  (3分)D(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得大家非常痛快。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文章或见解深刻、透彻;匕月流火:天气转凉。日薄西山: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哀而不伤:意为悲哀而不过分。多形容诗歌、音乐等作品具有中和之美。也比喻处事适中,没有过分与不及之处)
    18.  (3分)C (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成都市最长的出城高架桥”;B项结构混乱,可将“研制了”的“了”改为“的”;n项成分残缺,应改为“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19(3分)B
    20.   (5分)示例:①大教堂建筑工期很长②西方人多选择石材作为建筑材料③富有感性的韵味和阴柔之美。(答对第①点1分,答对其他两点各给2分,意思相近即可)
    21 (6分)示例:标志主体为一本竖立着的打开的书,书的封面封底上分别画有窗户和阶梯的图案。其寓意是:书籍是一扇窗户,可以打开眼界;读书是阶梯,通向更远的未来。(答对构图要素2分,答对寓意4分)
    四、写作(60分)
    22.(60分)
    参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