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二(下)语文第二次阶段考参考答案 1.B (A.抹mǒ C.附一俯 2.A(B.“纵容”的对象多是别人的不好的行为,当改为“放纵”;C.“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用于人生态度,可改成“潇洒自如”;D.歇后语的重要特点是风趣幽默,用在严肃场合不合适) 3.B(A.语序不当,“一生一世”是“得到”的状语,应放在“都”前面;C.“对于”与“存在”混用一个宾语“这一现状”,缺一个宾语;D.不合逻辑,“实施了”与“将在演习中举行”存在时矛盾) 4.D(A.问号改为逗号;B.“三位一体”要用单引号;C.“等”与省略号不能同用。) 5.答案示例:倾力打造英雄史诗(或两大巨星首次合作)真实再现抗倭风云(考察信息筛选和组织表达能力。“英雄史”“抗倭”“真实再现”“倾力打造/大投入”“两大巨星”“首次合作”是关键信息点,能点到其中4个即给满分。+海报广告词句式可自由) 6.答案示例:轻轻地挽住母亲的胳膊,搀扶着母亲慢慢地站起来,如同扶起一棵被岁月狂风刮倒的大树,沉沉的又如护着一支闪着微弱暖光的蜡烛,小心翼翼的。恍惚间,是母亲在扶着我,而我还是那个在婴儿车里等着学步的小毛头……(内容符合情境要求。紧扣“扶”,1分:符合搀扶老人情理特征的,1分;有文采,至少运用到一种修辞手法的,2分;运用虚实结合手法,且内容合情合理的,2分;字数每少10字或多10字的,扣1分) 7.C(一系列职场小说的热销,并不是“同质化”。作家艺术思维的雷同才是“同质化”现象。) 8.C(A“同质化”的创作,并未影响文学多元化的基本格局,但造成文学的“每一元”的雷同; 9.①当代文学“同质化”,是受市场化、信息化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和作家自身缺乏主体意识导致的。(2分) ②当代文学“同质化”,折射出当代作家自我重复和作家之间彼此袭仿成为文学创作的常态化行为;作家只有保持自我挑战的激情,不断更新知识和储备文化,自觉杜绝创作上的自我重复,才能创作出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学精品和异质力作。(2分,言之成理即可) 10.第一处“到底”是毕竟的意思,强调在中国的声音、颜色营造的情境中,我的情感也带上了中国特色。(2分) 第二处“到底”是到尽头的意思,结合诗句,表达在社会底层感受并发现中国,由衷地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赞美。 11.我所见到的普通百姓都处在社会最底层,经历了生活磨难,但始终保持精神上的乐观向上。(结合文本赏析)(形象意义概括2分,结合文本赏析2分) 12.第一首诗通过落叶的意象抒发了对爱的渴望和追求;第二首诗表现中国人在磨难中仍旧乐观向上,积极努力的精神面貌,抒发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赞美。借诗歌展现我的内心,借前后诗歌的涂改表现了我思想的转变。前后呼应,结构完整,使作品充满了诗意的美感。(两首诗的内容和情感表述2分,作用答出两点各2分) 13.合适。结构上文章以小见大,以凡俗生活见宏大主题;内容上选择形形色色的众生来表现生活, 不合适。 14.C“道”通“导”,导引。 15.D(连词,并列,有加强对比的作用。A项,介词,在/介词,到。B项,连词,并且/介词,按照。C项,代词,的人/助词,定后标志。) 16.D语义双关,一方面指改换琴弦,重新调整松紧。另一方面指戴仲鹖听了何予的话,改变了看法。(改弦更张:琴声不和谐,换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做法) 17.(1)尽管让(黄帝的乐官)伶伦来调弦运指,(春秋时的琴师)伯牙来按照节拍亲自弹奏,他们也不知如何能叫音声和谐了。(4分,译出“钩弦柱指”“按节临操”“谐”各给1分,句子通顺给1分) 18.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遇予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丽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君子”后可不断)(判对3处给1分,判对6处给2分,判对8处给3分;断错3处扣1分,扣完为止。“//”处断与不断均不计分) 【参考译文】 唉!人本来就会为外物所感动的。情感充塞在内心而性情压抑一定要借外物来排遣,停留时间久了就沉溺,认为当然;不超越这而换一种心境,那么悲愁就化解不开。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场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自古以来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忧闷致死太多了,都是因为没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我虽已经被贬却获得这样的胜境,安于冲淡旷远,不与众人一道钻营,因此又能够使我的内心和形体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悯万古。尚且没有忘记内心的主宰,自认为已经超脱了。 19.林逋(1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对1句就可得1分) 20.①通过今昔对比,抒写盛衰之感。如由“旧时月色”展开回忆,到“而今渐老”回到现实(或现实中的“叹寄与路遥”与“相忆“‘长记”引出往昔的“携手”),都表现出作者内心的跌宕变化, 21.以“孝”齐家(调整好自己的家族)(1分),以“孝”治国(1分),从而推行为政以德之道,实现“仁”的理想。(1分) 22.慈爱恭敬,安亲扬名(1分);胸怀天下(1分);为人子女,要孝敬父母,但不是绝对的服从,父母有过错还得要谏诤(1分)。 23.(6分)(只选3题) (1)茕茕独立 (2)人间如梦 (3)一鞭残照里 (4)而后乃今培风 (5)风乎舞雩 24.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何予有一张琴,三年没有上弦。他的学生戴仲鹖,拿下来装上弦,进奉请他弹奏。何子弹奏它,三次拨动琴弦,弦却不听手指指挥,发出的声音不成曲调,仔细听它的音响,不知毛病在什么地方。仲鹖道:“这个毛病出在做琴的材料上。我看它黑黑的,歪斜而且朽坏。它的质地不能胜任琴弦(的拉力),所以弹起来声音不能发扬。” 何子道:“咦!这不是木质的过错,我要严厉责备制琴入!凡是做一张琴,首先要选择木材,慎重地制造琴的各个部件。琴器有四:弦、轸、徽、越。弦用来发音,轸用来控制弦,徽用来比较音的度数,越用来调和音节。发音就能分出清浊,控制弦就能显出高下,比较度数就能轻重适当不超过限度,音节调和就能使声音应弦而发不沉闷暗哑。故而弦要取它韧性的细密,轸要取它琴捩的圆滑,徽要取它度数的合乎次序,越要取琴体中空的小孔的通畅。现在这张琴,弦的韧性稀疏,轸的琴捩滞涩,徽的度数失去均衡,越的小孔又浅又隘。稀疏,所以清音浊音不能齐全;滞涩,所以高音低音不能相通;失去均衡,所以轻音重音互相侵越;又浅又隘,所以音声沉闷暗哑。这样五音不能忠诚地尽职,音律也离开了法度。尽管让黄帝的乐官伶伦来调弦运指,春秋时的琴师伯牙来按照节拍亲自弹奏,他们也不知如何能叫音声和谐了。 “现在看这张琴的材料,是用桐木制成的。桐木原是生长在深山幽谷,依据着巨大的磐石,经受着风雨的滋化,云烟的蒸润,不能说不是良材。要是叫制作者按照规格做好,修治完善以备随时弹奏,凿削合格以成一张好琴,装饰美观以便出而应世。上焉者使君王得到,可以献之于宗庙,陈设在朝廷,祭享神灵,延见贵宾,唱赞祭礼,疏通隐闭,使民情通畅,万物洁净。下焉者使士大夫得到,可以融洽气质,培养德性,导引情操,和睦心志。何至于黑黑的、弯弯的,成为腐朽之材、无用之物呢! “我看天下不责怪材料的人,太少了。本是一个平常的材料却偏偏要求它是最好的材料,把琴柱缚得牢牢的以为可以使琴弦张弛如意,自己混乱却想要分清事物,自己狭隘还想要求取众多,哪能不使材料出毛病呵!因此君子对此是很慎重的。弹琴要有劲,行动要候时,观察要有顺序,藏要有容量。有劲就能不受阻挠,候时就能应付变化,有顺序就能辨别事理,有容量就能受到效益。劲就是信用,时就是智慧,顺序就是仁义,容量就是谦逊。信用作为居处,智慧指挥行动,仁义用来制约,谦虚可以保身。朴实作为内含,文采作为外表,为人所知就出而用世(兼济天下),不为人所知就修养自身(独善其身)。所以说: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怎么可以责罪材料呢?” 仲鹖听了不觉恍然若失,离开座位说道:“信用不就是取于弦吗,智慧不就是取于轸吗,仁义不就是取于徽吗,谦逊不就是取于越吗?一件东西而所有的道理都齐全了。我所知太少了,要改弦更张,恭恭敬敬地听从您的教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