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福建泉州市2017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语文试题(二)及参考答案(5)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5-27 21:46
2017  年高三语文适应性练习(二)参考答案
1.(3        分)D(原文第三段“及至清代,宣纸已经普遍采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作为原料,而明朝中叶后,宣纸的原料已非采用青檀皮单一原料,而是掺和了沙田稻草”)
2.(3        分)B(书画纸用青檀皮浆掺和稻草浆造纸,增加成纸的绵柔度和书画的润墨效果)
3.(3 分)A(原文第一段说唐代 “宣纸”不是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生产出来的纸张;唐代“宣纸”是宣州地区所产高级纸张的总称。可见原料并不是命名的主要缘由)
4.(3 分)B(A 项,据下文可知,特招是指因特殊才华而招进;C 项,与技术专利保护的 意识无关;D      项,那些人刁难老梁,不是正常的审查制度所需要的)
5.(5 分)①“哼”是老梁表达喜怒哀乐时最突出的习惯,也是他孤傲性格的一种外化,以此为题,能彰显人物个性。②小说数处写到老梁的“哼”,这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③以此 为题,别致有趣,易于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对第①点给 2 分;答对第②点给 2 分;答对第③点给 1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 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6.(6 分)①他技术精湛,会布景会设计沙盘模型甚至会制作大提琴,而这些却是林区里一般人难以完成的。所以林区流传好多有关他才艺精湛的神奇故事。②荣辱加身时,不论赞扬还是批评,他都只是“哼”的一声,没有一句话解释。因此不了解情况的人就有不同的版本。
③老梁已经故去十几年了,但佩服他的人往往会向别人提起老梁的神奇故事,而林区佩服的人越多,流传的神奇故事就有愈多的版本。
答对一点给 2 分,答对三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7.(3 分)C(基础理论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很大程度是因为华为对理论基础的创新” 的说法于文无据)
8.(5 分)C E(A 项,“任正非的父母认为留给子女良好的教育比金钱更重要”与原文不 符;B 项,法媒认为任正非在华为公司持有更多股份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企业的经营,选项 的表述与原文不符;D     项,说任正非“偏执”与原文不符)
9.(4 分)
不矛盾。①任正非所说的“宅男”指下班后的时间安排,他下班后喜欢呆在家里做各种事而少外出。②不低调则针对处事风格而言,无论在家里还是外出他都显得极为活跃,在家里和孩子疯,在公司鼓动员工为理想而奋斗,应对各国媒体稳重而又暗藏锋芒,毫不 低调,可见宅男和不低调并不矛盾。
答对一点给 2 分,答对两点给满分。只回答“矛盾”或“不矛盾”不给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10.(3       分)D(且以书抵之曰:“兵不在强弱,在曲直。宣和以来,我非无兵也,帅臣初开 边隙,谋臣复启兵端,是以大国能胜之.。”)
11.(3       分)A(元年,既可指帝王即位的第一年,也可指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因此,每 个帝王可拥有多个元年)
12.(3     分)C(杨宪不堪邢狱投降,而不是受利诱而投降)
13.(10 分)
(1)现在贵国又割地而封刘豫,进行战事没完没了,就理曲了。 大意 3 分;“裂地”“不已”各 1 分。
(2)张邵不肯屈居人下,遇事慷慨激昂,常以功名自许,出使期间被囚禁迁徙,多次濒 于死亡。
大意 3 分;“囚徙”“屡”各 1 分。
【参考译文】
张邵字才彦,乌江人。宣和三年上舍生及第。建炎元年,任衢州司刑曹事。恰逢皇上下诏求直言,张邵上疏说:“有中原的形势,有东南的形势。现在纵然未能迅速争取中原,也应该进都金陵,以江淮蜀闽的财富,图谋恢复大业,不应退缩而削弱自己。”三年,金兵南侵,皇上下诏可以到金军前的人,张邵情绪激昂地请求前往,转升五级武官官阶,直龙图阁,临时授任礼部尚书,充当通问使,武臣杨宪为副使,当天上路。到了潍州,接伴使摆酒奏乐,张邵说:“二帝北迁,张邵身为臣子,不忍心听,请停止奏乐。”说了三四次,听见的人都哭泣。第二天,见左监军挞揽,命令张邵下拜,张邵说:“监军与张邵是南北两朝从臣,没有拜见的礼节。”并且把国书授给他说:“兵不在强弱,在于理之曲直。宣和以来,我朝不是没有兵力,帅臣初开边衅,谋臣又启兵端,所以贵国能取胜。其后伪楚建立,群盗蜂起,曾几何时,电扫无余,这是天意人心没有厌弃宋德。现在贵国又割地而封刘豫,进行战事没完没了,就理曲了。”挞揽大怒,拿着国书离去,把张邵押送密州,囚禁在祚山寨。第二年,又把张邵送到刘豫处,让刘豫任用他。张邵见刘豫,仅长揖而已,又称他为“殿院”,用君臣大义谴责他,言词神气都很严厉。刘豫很生气,加上刑具把他投入狱中,杨宪就投降了。刘豫知道张邵不屈服,过了很久,又把他送给金。金曾大赦,允许宋使者自便还乡,人人多在淮北落户,希望有机会稍往南迁。独有张邵与洪皓、朱弁言说家在江南。十三年,和议达成,南归。八月,入朝见皇上,上奏前后使者如陈过庭、司马朴、崔纵都死在异域而没有奖励赠官,请求早日颁布抚恤恩典。张邵同时带回崔纵的棺材并送到他家。十九年,以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任池州知州,再次为祠禄官去世,享年六十一岁。多次追赠至少师。张邵不肯屈居人下,遇事慷慨激昂,常以功名自许,出使期间囚禁迁徙,多次濒于死亡。有文集十卷。
14.(5 分)B E(B 项,以“熟稻”无人收割和“人闲”形成反差,理解有误;E 项,“汪洋浓郁”有误,应为“冲淡”)
15.(6 分)
①前三联描绘一幅海州美好的山光水色图,表现了作者对海州风土人情的喜爱。②尾联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功名富贵不是自己所要追求的。③作者说自己要去明山耕田种地, 一个“誓”字表明自己向往田园,有意归隐。
答对一点给  2    分,答对三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16.(5 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2)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3)赢得仓皇北顾
每答出一空给 1 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字迹潦草、笔画不清不给 分。
17.(3       分)B(敬谢不敏:指能力不足,不能接受做某事。不赞一词:①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②指一言不发。与本句语境不合。师心自用:指自以为是,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与本句语境不合。云山雾罩:指说话漫无边际,使人困惑不解。食肉寝皮:①形容极端仇恨。②指人类的原始生活。毁家纾难:指倾尽家产以解救国难。与本句语境不合) 18.(3 分)B(A 项,主谓不搭配;C 项,结构混乱;D 项,成份残缺。)
19.(3     分)C(第④空需表因果;第⑤空需表结果)
20.(5 分)
示例:①越往后成绩越不好 ②一旦面对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 ③一个酷爱阅读的孩子
写出一处给 1 分,写出两处给 3 分,写出三处给 5 分。意思答对即可。
21.(6 分)
示例:邮票中心图案是一本立起翻开的书,左侧是一扇大门,右侧是打开的窗户,寓意阅读引人向上和开启智慧。书的上面是一棵从书本中成长起来的知识树,结满果实,寓 意阅读给人种种益处。
内容,4 分;语言表达,2 分。
22.(60 分)略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