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四川省大教育联盟2017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4)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5-19 23:22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姚璹,少孤,力学,才辩掞迈。永徽后,左右史唯对仗承旨,仗下谋议不得闻。以帝王谟训不可阙纪,请仗下所言军国政要,责宰相自撰,号《时政记》,以授史官。从之。时政
有记自璹始。坐事,降司宾少卿。延载初,拜纳言,有司以璹族犯法,不可为侍臣者,璹曰:“王敦犯顺,导典枢机;嵇康被戮,绍以忠死。是能为累乎?”后曰:“此朕意,卿无恤浮言。”证圣初,加秋官尚书。明堂火,后欲避正殿,应天变。璹奏:“此人火,非天灾也。圣人之道,随物示化,况明堂布政之宫,非宗庙,不宜避正殿,贬常礼。”左拾遗刘承庆曰:“明堂为天所焚,当侧身思过,振除前犯。”璹挟前语以倾后意。后乃更御端门,大酺,燕群臣,与相娱乐,遂造天枢著己功德,命墙为使,董督之。更造明堂,又以使护作。大食使者献狮子,琦曰:“是兽非肉不食,自碎叶至都,所费广矣。陛下鹰犬且不蓄,而厚资养猛兽哉!”有诏大食停献。时九鼎成,后欲用黄金涂之。璹奏:“鼎者,神器,贵质朴,不待外饰。臣观其上先有五采杂旷,岂待涂金为符曜耶?”后乃止。迁益州长史。始,蜀吏贪暴,璹擿发之,无所容贷。后闻,降玺诏慰劳,因谓左右曰:“为二千石清其身者易,使吏尽清者难,唯琦为兼之。”新都丞朱待辟坐赃应死,待辟所厚浮屠理中谋杀璹,据剑南。有密告后者,诏璹穷按。璹深探其狱,迹疑似皆捕逮,株党牵联数千人。狱具,后遣洛州长史宋玄爽、御史中丞霍献可覆视,无所翻,坐没入五十余族,知反流徙者什八以上,道路冤噪。监察御史袁恕己劾奏璹狱不平,有诏勿治。召拜地官、冬官二尚书。久之,致仕。卒,年七十
四,遗令薄葬。
(节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二•列传第二十七》)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帝王谟训不可阙纪    阙:缺失。
  B.导典枢机    典:主持。
  C.卿无恤浮言    恤:怜悯。
  D.陛下鹰犬且不蓄    蓄:畜养。
11.对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宗庙,帝王、诸侯祭祀祖先的地方,宗庙制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B.九鼎,据传大禹建立夏朝以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铜铸成九鼎,一鼎象征一州,象征九州。
  C.剑南,文中指剑南道,唐朝废除州郡制,改益州等州为剑南道,因位于剑门关以南,故名。
  D.御史,古代史官名,自春秋至明代各朝均设御史,主要职责都为掌管文书、档案、记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姚璹见解独到,重视时政。他奏请责成宰相亲自记述朝堂下所议论的军国政要,
    并交付给史官,此建议得到皇帝采纳。
  B.姚璹坦荡自信,据理力争。在拜授纳言一事上,姚璹援引史事反驳有关部门因其
    亲族犯法就不能充任侍臣这一意见。
  C.姚璹反对奢靡,敢于直谏。对“进献狮子”“九鼎涂饰”等事,他都鲜明地表达了反
    对意见,并得到了武后的认同。
    D.姚璹清廉严苛,执法严格。治蜀地官吏之贪暴毫不宽容,深得武帝赞赏;处理朱待
    辟案执法严格,深得官民赞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燕群臣,与相娱乐,遂造天枢著己功德,命璹为使,董督之。(5分)
    (2)有密告后者,诏璹穷按。璹深探其狱,迹疑似皆捕逮,株党牵联数千人。(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4~15题。
渡易水
陈子龙①
并刀②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浚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注释】①陈子龙:明末官员、文学家,当时建州女真族统治者已改国号“清”,对明王朝虎视眈眈。②并刀:并州产的刀,以锋利著名,后常以之指宝刀。
塞上曲
戴叔伦①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②。
    【注释】①戴叔伦:唐代中期著名诗人。②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1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渡易水》是怀古诗,重在抒写诗人由古人古事所触发的思想感情,言近旨远。
    B.《渡易水》后二句即景抒情,从眼前所见的凄切苍凉之景,引出对国事的隐忧。
    C.《塞上曲》语言质朴,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情壮志,语气坚决,很有气势。
    D.《塞上曲》尾句化用典故,却反用其意,这是戴叔伦基于班超爱国精神的升华。
    E.两首诗语言深沉,苍凉悲切,均可见出诗人激荡的内心情感和饱满的爱国激情。
15.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坦然面对“誉”和“非”的两句是“          ,
                .”
    (3)李煜《虞美人》中“          ,___         _”两句,写诗人幽囚小楼之中倚栏远望,无限故国之思涌上心头。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