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模答案解析 1.B夸大其词。 2.D 因果倒置,原文是“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3.B (A项,强加因果,无中生有。 C项,张冠李戴,末句中“水平方向”应为“垂直方向”;D项,“毫无差别"过于绝对,原文是“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 4. C、E各2分。(A项这部分描写主要是突出薛师傅的精湛技艺和对旗袍的用心。B项“她也一定能把旗袍穿出韵味”错误,且文中没有说她就是因患白血病去世的民族学学者夏玉珍。D项,薛师傅并没有认为女人做的那种旗袍过时。) 5.(4分) ①展现两代人对待湘绣旗袍的传承与发展的理念不一致;②表现出父女俩的个性,使其形象更鲜明更丰满;③引发读者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思考和对民间艺术继承与创新的关注;④为下文写女儿逐渐理解父亲、珍视旗袍和尊重传统作了铺垫。(答出三点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不同态度:薛师傅热爱传统旗袍,他的女儿并不真心喜欢旗袍。(或答:薛师傅和他的女儿对待湘绣旗袍的传承与发展的理念也不一致,薛师傅认为应当尊重并保留传统,注重旗袍精致的手艺和内涵;而薛蓝则认为旗袍应当随时代的潮流而变化,应追逐时尚,改良、创新。) 示例一:我更认同薛师傅的态度,因为①“旗袍的贵气也就在这精致的手艺上,少了那种贵族气就少了旗袍的韵味”,薛师傅对旗袍的珍视体现在他精湛的手艺上②“女儿要的只是旗袍外面的世界,而不是旗袍的内涵”,薛师傅更能深刻把握旗袍的典雅精致内涵。③旗袍是传统工艺,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厚重深沉,如果没有深入理解,不应贸然为了迎合时代而对其进行所谓创新。 示例二:我更认同薛蓝的态度,因为①传统旗袍工艺复杂,不易制作②因为旗袍不过是一件衣服,应当随时代的潮流而变化,如果样式老旧,既繁琐又不适用不能适应时代潮流,反而不利推广,所以应追逐时尚,改良、创新。③传统工艺或文化只有结合时代,走向现实生活,才能迸发出活力与生命力,而不致于消亡埋没。(点出各自的态度2分,原因分析每点2分,答到任两点给4分) 7.A(使迪伦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的是《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 8.①“谜”在于鲍勃•迪伦拥有多重身份,虽被不断研究、剖析、定义,但从来没有被人弄明白过;“谜”还在于他拥有“最多变的灵魂”,他永远在追求艺术的真谛,对加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而不断地改变自己。②“迷人”首先在于他的创作成就斐然,引领了当时的音乐漫游,许多人听了他的作品便为之倾倒迷醉;更在于他忠于自我,呈现独特的人格魅力:他无论是辍学出走,还是从“抗议歌手”成为“民谣的叛徒”,又是可回归行吟歌手的传统都体现了他对自己的内心与灵魂的忠诚。 (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①鲍勃•迪伦喜好阅读,拥有深厚的文学传统。阅读训练了他的思维,也使他能沉静下来关注自身的灵魂深处,使他在创作的遣词用句时颇受启发,他被称为是“当代美国最好的用词专家”。②鲍勃•迪伦用巡演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思想,好似呼应文学传播的源头,回到了行吟歌手的传统,做回了一个吟游诗人。③鲍勃•迪伦的创作找到了文学和音乐间的通道,恢复了音乐与诗歌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在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 (5分。写出一点得2分,两点4分,三点5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0.A (语段的主要内容是把“南衙群臣”的做法与“臣”的做法进行对比,说明“少有将顺”可缓解精神压抑。加上标点符号为: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 11.B(选项解说的是明代“入阁”这个官职。文中的“入阁”即“入宫”之意。) 12.D (“公开”错误,原文是让家童“间道走长安”,“间道”是“从小路走”, 即秘密行事。) 13.(1)当时宇文士及的妹妹是高祖的昭仪,得到宠爱,因此受到亲近尊重,进授仪同三司头衔。(有宠:得到宠爱。见:被,受到。礼:尊重。) (2)有人告发他谋反,审查起来没有根据,调回朝廷任殿中监,因生病改任蒲州刺史。(或:有人。告:告发。讯无状:审查起来没有根据。以疾:因为疾病。) 〖参考译 文〗 宇文士及,字仁人,是京城长安人。父亲名述,在隋朝官至右卫大将军。隋文帝开皇末年,凭借父亲的功勋被封为新城县公。文帝杨坚曾把他带进卧室,同他交谈,认为他是优异人才。他按诏令娶炀帝杨广的女儿南阳公主为妻,任尚辇奉御,随从炀帝巡视江都。因父亲去世守孝离职,期满复职任鸿胪少卿 。他哥哥宇文化及秘密策划叛乱时,由于他是炀帝的女婿,对他严守秘密,弑杀炀帝后,才封他为蜀王。 从前,宇文士及任奉御,李渊任隋朝的殿中少监,和他有密切交往。在跟随宇文化及到黎阳时,高祖亲写诏书邀请他去。宇文士及也暗地派遣仆人走小路到长安,表白心迹,并进献了一只金环。高祖高兴地说:“我曾和士及共事,今天进献金环,这表明他要来了。” 宇文化及的军事形势一天天紧迫,宇文士及劝他归附唐朝,宇文化及不听,他就和封德彝找借口要求去督运军粮。宇文化及很快失败了,他就和封德彝等人主动投奔长安。高祖责备他说:“你兄弟二人率领要求打回京城的人马确定了进攻关中的方略,那时如果擒获了我李家父子,还会放过我们吗?你现在准备到哪儿去安身?”宇文士及道歉说:“按我的罪过是该处死,但是我从前在涿州,曾经和陛下在半夜里议论时局,后来又进献金环,希望用这些事赎罪。”高祖笑着对裴寂说:“他和我谈论治国平天下的大业,至今六七年了,你们各位都在他的后头。”当时宇文士及的妹妹是高祖的昭仪,得到宠爱,因此受到亲近尊重,进授仪同三司头衔。 跟随秦王李世民消灭了宋金刚,论功行赏,恢复了他在隋朝的新城县公封号,娶皇族(寿光县主)为妻,提升为秦王府骠骑将军。随同秦王征战消灭了王世充等叛军,晋封郢国公爵号。武德八年,代理检校侍中,兼任太子詹事。秦王即位后,授宇文士及为中书令,并且 以中书令的身份到凉州任都督。当时突厥多次侵犯边境,宇文士及要树立威望镇守边关,每当出入,都要摆列气势浩大的警卫队伍,又一个劲地放低身份尊重士人。有人告发他谋反,审查起来没有根据,调回朝廷任殿中监,因生 病改任蒲州刺史。主持政务崇尚宽松简略,人人心情舒畅。后来回京升任右卫大将军。 ……太宗把他带进内宫交谈,有时半夜才出来,碰上他在家休假,往往派人骑马跑来召见他。宇文士及更加谨慎,他妻子曾问朝廷催他去干什么,士及始终不告诉她。太宗有一次观赏宫中一棵树说:“这是一棵珍贵的树!”宇文士及马上跟着大加赞美那棵树。太宗严肃地说:“魏征经常提醒我疏远花言巧语讨好我的人,我还不知道指的是谁,现在我可相信他的话了。”宇文士及道歉说:“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宰相们,总是冒犯威严直言劝谏,弄得陛下手足无措。现在我有幸在您身边,不稍微顺从您的心意,您虽然处在尊贵的天子地位,又有什么意思?”太宗的不满消失了。又有一次切熟肉,手上沾满了油腻,宇文士及就用饼揩手,太宗多次拿眼睛瞄他,宇文士及佯装没有领会,慢慢地把揩过手的饼吃了。他的机智颖悟都像这样。过了很久,又任殿中监。去世后,追认为左卫大将军,陪葬在太宗预先为自己营建的昭陵墓地。 14、BD 解析:B、“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为官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D项“秋”“归雁”之意象和“强整乌纱”的动作传达出困倦游子对家的思念。 15、诗人在此以景结情,写出眼前的凄清景象之景:回首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这是景语,又是情语;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 这既是实景,又是作者大半生人生路途的写照。苍凉微茫的景色,反映出诗人漂泊无依的情怀,倦客之心、思乡之情溢于笔端。 16、(1)氓之蚩蚩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17、C.(微不足道:足,值得;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与此句语境不合,此处宜用“微乎其微”。严霜烈日:比喻艰苦环境下的严峻考验或经受此考验的刚毅节操。亦作“烈日秋霜”、“秋霜烈日”。与此句语境不合。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与此句语境不合。危言耸听: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惊动。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慧眼识珠:慧眼,佛教所说的“五眼”之一。今泛指敏锐的眼力。称赞人善于识别人才。) 18、A (B.成分残缺,残缺介词。应在“把作品改编成电影电视”前加“对于”。C.搭配不当,“提升”与“普及”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推动普及”。D.语序不当,应改为“由中央美院等单位最新创作的《十送红军》等12幅宏幅巨制及部分写生稿”。) 19、答案:①但牛奶中含有较多的脂肪②其中就增添了钙质③虽然说牛奶是补钙的良好来源(写对一处给1分,写对两处给2分,写对三处给5分) 20、流程(环节)依次为: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确立劳务关系;(2分)劳务派遣单位和被派遣的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2分)用人单位和被派遣的员工签订岗位协议,确立劳务使用关系。(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本题理清当事三方:派遣单位,被派遣员工,用人单位。当事三方相互之间的关系: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员工之间签订劳动关系,被派遣员工与用人单位签订使用关系,用人单位与派遣单位签订劳务关系。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思路:①在读懂图表上下功夫。无论是图文转换还是表文转换,甚至徽标转换,前提、要点都在一个“读”上。单就表文来说,要做好“读”的工作,须先有个整体把握,即对表头、表中文字、表脚(包括图示)有个综合把握。其次要根据“表”的不同特点去读。表格式要兼顾表格中的多个要素,尤其是“多”“少”这两头;坐标曲线类要抓住曲线变化的特点;柱状饼状类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其变化情况。再次,特别关注数据,数据是表类最重要的要素,数据的变化、数据间的比较最能反映出表中的问题、观点。②注意答题表述细节。如数词的运用,善于从纵向、横向、斜向等角度综合分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