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2017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4)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5-12 09:53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张行信,字信甫,登大定二十八年进士第,累官铜山令。明昌元年,以廉擢授监察御史。时胡沙虎已除名为民,赂遗权贵,将复进用。举朝无敢言者,行信乃上章曰:“胡沙虎残忍凶悖,跋扈强梁,媚结近习,以图称誉。自其废黜,士庶莫不忻悦。今若复用,惟恐为害更甚前日。”书再上,不报。及胡沙虎弑逆,人甚危之,行信坦然不顾也。宣宗即位,胡沙虎诛,又言:“自兵兴以来,将帅甚难其人。今命将若不以文法拘绳、中旨牵制,委任责成,使得尽其智能,则克复之功可望矣。《易》称‘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圣人所以垂戒后世者,其严如此。今大兵纵横,人情汹惧,应敌兴理,非贤智莫能。”上深善其言。二年三月,上书言:“近日朝廷令知大兴府胥鼎便宜计画军食,鼎因遣参知政事奥屯忠孝括官民粮。民粮止两月又夺之。大兵在迩,人方危惧,或生他变,则所得不偿所损矣。”兴定二年,出为彰化军节度使。行信始至泾,即上书曰:“马者甲兵之本,方军旅未息,马政不可缓也。又闻蕃地今秋薄收,鬻马得银辄以易粟。冬春之交必艰食,马价甚低。乞令所司辇银粟于洮、河等州,选委知蕃情、达时变如桓端者贸易之。”崇庆中,又曰:“大定间,尝立送宣礼,自五品以上各有定数,后竟停罢。彼军士效死立功,仅蒙恩赏,而反以馈献为苦,是岂朝廷之意哉。乞令有司依大定例,参以时务,明立等夷,使取予有限,无伤大体,则上下两得矣。”上多采纳焉。正大八年二月乙丑,薨于嵩山崇福宫,年六十有九。初游嵩山,尝曰:“吾意欲主此山!”果终于此。
   (节选自《南史·张行信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其废黜,士庶莫不忻悦                    忻:高兴
B.今命将若不以文法拘绳、中旨牵制            绳:约束
C.鬻马得银辄以易粟                          鬻:养育
D.选委知蕃情、达时变如桓端者贸易之          委:确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虽然官位并不高,但是权限很广。
B.《易》指《易经》,它是“六经”之一,向来专门用作卜筮,对事态的发展走向以及结果进行预测。
C.马政指政府对官用马匹的牧养﹑使用和采购等的管理制度。马政为国家重务,也是百姓的重要义务。
D.五品是封建社会中的一个官品。官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两级之分,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行信不畏权贵,敢于直言劝谏。胡沙虎残忍骄横,想重新得到任用,对此满朝官员不敢表态,只有张行信敢于上奏,建议不要任用胡沙虎。
B.张行信心系时局,积极建言献策。战事兴起以来,朝廷很难得到合适的将帅,他建议对将领委以重任而不牵制,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全部才智。
C.张行信处事谨慎,国势识见深远。朝廷命令搜刮民间存粮时,他怕因此失去民心,上书分析大兵压境的情势下,再发生其它变故会得不偿失。
D.张行信才干出众,善于处理政务。崇庆年间对送给宣读使者的礼品数目并没有规定,他请求援引成例,让收取和奉送能有限度,使上下齐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胡沙虎弑逆,人甚危之,行信坦然不顾也。
(2)彼军士效死立功,仅蒙恩赏,而反以馈献为苦,是岂朝廷之意哉。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4~15题。
【双调】沽美酒兼太平令
张养浩①
在官时只说闲,得闲也又思官,直到教人做样看。从前的试观,那一个不遇灾难?楚大夫行吟泽畔,伍将军血污衣冠②,乌江岸消磨了好汉,咸阳市干休③了丞相④。这几个百般,要安,不安,怎如俺五柳庄逍遥散诞。
[注]①元代政治家、文学家,曾弃官归隐,朝廷七聘不出。②伍将军:指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③干休:徒然被杀害。④丞相:指秦丞相李斯,后为赵高所害,腰斩于咸阳市。
14.下面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此曲兼有“沽美酒”和“太平令”两曲牌,两者皆属“双调”这一宫调,依照曲牌对曲子句数的规定,本曲有13句。
B.开首两句作者写自己居官之时意欲归隐,待过上闲适的生活后,却因思恋官场而心有不甘,道出矛盾而悔恨的心理。
C.“直到教人做样看”是说作者于人前故作平静之状,来掩饰内心的纠结,能看出那时候作者的精神还未至自由之境。
D.作者大量用典,列举出屈原等古人从政得祸的例子,借此慨叹仕途的险恶,渗透出作者脱离官场、远祸全身的心理。
E.整首曲词句式参差中见整齐,整齐中而又富有变化,音韵畅达自然,用语平白如话,构成了和谐而婉约的艺术特色。
15.曲子结尾四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清人王士禛《带经堂诗话》说,“七言律有以叠字益见悲壮者”,并举杜甫《登高》中“               ,               ”两句为例证明。
(2)《三峡》开篇写道三峡两岸连绵的山峰遮蔽了天空,又通过“            ,           ”侧面突出了山峰之高。
(3)《师说》中,韩愈认为只跟从老师学习断句等基本知识,有了疑难问题却不去请教老师,这种“               ”的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