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黄洽,字德润,福州侯官人。隆兴元年,以太学生试春官第二。授绍兴府观察判官。秩满,就铨选,除国子博士,继为太常丞。请外,孝宗方厉精求治,曰:“黄洽厚德,方任以事。”不许。当对,奏三事:备事莫若储才,士卒当练其心,军政必预为谋。上矍然,洽徐奏愿戒饬州郡毋烦扰以致寇毋轻易以玩寇寇扰而后定伤根本多矣。除右正言,首奏:“谏臣非具员,职在谏争,朝政有阙,所当尽言。”上亦以为端士,许其尽言无隐。除侍御史。会水旱频仍,上特诏:“诸路奉行荒政不虔,差官按视安集。”洽亟奏:“使者一出,官吏必须知畏。其常平①一司,所职何事?淮、浙、江东现有使,以五使分五路,尚虑不周知。今遣一人兼二三路。不过阅图帐户口多寡,地里辽邈,安能遍历乎?若专责常平,名正而职举,事分而察精。”上嘉纳。除右谏议大夫,上方锐志肄武,洽因讽谏,言:“《颐》之大象:‘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言语饮食犹谨节之,况其他乎?凡筋力喘息之间,一有过差,皆非所以养其身也。”上曰:“卿言无非仁义忠孝,可为万世臣子之法,朕常念之。”除御史中丞。时潭州奏强盗罪不至死应配者坐加役流②,有旨具议。洽曰:“强盗异他盗,以其故为也。若止髡役,三年之后,圈槛一弛,豨突③四出,善良受害,可胜数耶?况役时必去防闲之具,走逸结合,患尤甚焉。”上深然之。光宗受禅,特诏言事,奏用人之论。后屡乞归田,方未得请也,人劝之治第,洽曰:“吾书生,蒙拔擢至此,未有以报国,而先营私乎?使善一旦罪去,犹有先人敝庐可庇风雨,夫摹何忧。”庆元二年致仕。六年七月薨,赠金紫光禄大夫。(节选自《宋史•黄洽传》) 【注】①常平:指提举常平司,宋官署名。掌常平仓、免役、市易、河渡、水利等事。②加役流:于流放的本刑外,加罚劳役。③豨突:像野猪受惊而乱奔。比喻人的横冲直撞,流窜侵扰。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宗方厉精求治 厉:振奋 B.朝政有阙,所当尽言 阙:缺失 C.上亦以为端士 端:正直 D.况役时必去防闲之具 去:离开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洽徐奏/愿戒饬州郡/毋烦扰以致寇/毋轻易以玩寇/寇扰而后/定伤根本多矣 B.洽徐奏/愿戒饬州郡/毋烦扰以致寇/毋轻易以玩寇/寇扰而后定/伤根本多矣 C.洽徐奏/愿戒饬/州郡毋烦扰以致寇/毋轻易以玩寇/寇扰而后/定伤根本多矣 D.洽徐奏/愿戒饬/州郡毋烦扰以致寇/毋轻易以玩寇/寇扰而后定/伤根本多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洽任太常丞时请求京外任职,皇上正全力治国,认为他品德高尚,正要委以重任,因而没有答应他的请求。 B.水旱之年,皇帝想派使臣到各地巡视安抚,黄洽认为应专门责成常平司去巡视安抚,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 C.黄洽任御史中丞时,潭州上奏将罪不至死、应刺配边疆的强盗改判为流放加劳役,他认为应该施以髡刑或服劳役。 D.黄洽屡次请求告老还乡还未获准时,有人劝他营造府第,他认为不必如此,有先人的破旧房子就足以遮风挡雨。 第II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遣一人兼二三路,不过阅图帐户口多寡,地里辽邈,安能遍历乎?(5分) (2)吾书生,蒙拔擢至此,未有以报国,而先营私乎?(5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千秋岁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②,鸳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作者被贬处州任上。②元祜七年三月,作者等26人同游西池。③鸳鹭:两种水鸟,这里代指同游的同僚。 (1)请对“花影乱,莺声碎”中“乱”“碎”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2)词中说“飞红万点愁如海”,词人有哪些愁?请简要概括。(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习近平强调,庄子说过:“▲,▲。”(《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让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两句词,描写出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烤牛肉,奏起边疆乐曲的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