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南省岳阳县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5)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4-28 15:49

语文答案及评分细则
1. B【试题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原文一开始就说“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从逻辑上说,不看作重要的美学问题,既可以看作美学范围以外的问题,也可以看作美学范围以内但属于次要性质的问题,因此B项说“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这一表述显然是不准确的。而A、C、D三项的表述与原文内容是相符合的。需要指出的是,A项的“整个创作过程”,这一短语与原文“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中的“创作”应该是等值的,A项的“不断结晶的过程”与这一句的“结晶过程”也是等值的。C项的“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一句子与原文“这一完成”是等值的,C项的“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这一句子与原文“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也是等值的。至于D项的表述,对照原文第二自然段“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不难发现它也是正确的。
2. 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先看A项,原文第三自然段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具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而所谓“空白”就是指文本“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这样A项把文本成为“召唤结构”的原因之一归结为“空白”,应该是符合原文意思的。关于C项,原文指出,文本的否定功能能够“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这里的“接受者”当然是指接受文本的人,也就是读者、观众和听从等,而这里的“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当然也是接受者根据文本的思想内容来反思和批判自己所生活的现实。由此可见,C项的理解和分析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关于D项,原文最后一段说“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因此这一项虽然在措辞上有所不同,例如把“生命之光”理解为“生命力”,但是意思仍然与原文无违。最后回过来看B项,原文第四段说:“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为什么不是“被动的”呢?原文接下去说:“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显然,原文这里是一个因果关系的表述,但它是前果后因。而B项呢,却是倒因为果,颠倒了因和果的关系,由此可见,B项的理解分析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3. 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以及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层级为B级和C级。
【试题分析】关于A项,我们看原文第三自然段,原文在指出“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以及“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以后,是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和简洁来作为例证的,可见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和简洁确实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那么A项前半项的理解和分析应该是正确的。同时这一段最后又指出,含蓄和简洁的作用就在于“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那么A项后半项尽管采用了“从有限中表现无限”“以少胜多,以简驭繁”等表述,这种理解和分析还是不错的。再看B项,这一项的前半项与原文第四段中“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一句几乎完全相同,那么它的后半项呢,原文最后一段说:“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这里“当然可以”一语表明了“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完全是可以实现的,而后半项的实现正是建立在前半项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前半项是因,后半项是果。试想,如果文本没有“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那么接受者在接受文本,包括理解、欣赏文本时,就可以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天马行空、任意发挥,甚至无中生有、恶意曲解,这样还有什么科学性可言,还有什么是非标准?由此可见,B项的理解和分析是正确的。再来看D项。原文最后一段说:“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这就是说,当一个个作为个体的接受者在接受同一个文本时,尽管每个人的理解都可能有自己的个性,因而同一个文本会有各式各样的理解,但是由于人是一种群体性的动物,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团体中,思想意识、文化习俗都受到“集体无意识”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一个个个体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一性”,由此可见D项的理解和分析也是正确的。从理论上来说,B项是从文本的角度来说明接受者的理解不可能完全脱离文本的本义,而D项则是从接受的角度来说明理解也总有一个限度、一个共识。附带说一下,上面说到B项“我们今天……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这一点,其实从“个体与群体相通”的观点来说,今天的人都是从古人繁衍、传承而来的,我们今天的思想感情、文化习俗也是与古代一脉相承的,所以今人和古人总也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所以B项的理解分析也是成立的。最后来看C项,原文第四段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这和C项头上的表述完全相同。原文又说“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这是原文对于前面“理解就是误读”一句的解释和推演,但是这种解释和推演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解释和推演为“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这样一个说法。高鹗为《红楼梦》续写了后四十回,虽然在使《红楼梦》成为完本上有一定的贡献,但是在许多情节,更重要的是在思想性上违背了曹雪芹的本义,他的理解距离本义虽远,却并不能认为是成功的,是创造性的。本选项中的元王实甫《西厢记》确实来自唐元稹的《莺莺传》,但是前者的理解距离后者的本义并不远,选项中的明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也确实来自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但是前者的理解距离后者的本义也不远。即使认为《西厢记》和《金瓶梅》距离原作的本义也可以说有点远了,但也不能由此得出“越远越具有创造性”的结论。由此可见,C项的理解和分析是不正确的。
4.B   5.C.(“后泛指普通人”错误,从例句看,应该说是“泛指官吏”。)
6.D(“又让他继续造假银钱引诱高祖前来攻城”错误,从原文看,虽然慕容彦超抓住了造假者,又继续让其教部下日夜造假,来欺骗日后替他守城的卫士。)
7.⑴这与拿刀杀死了人后,说:‘这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差别呢?
⑵蔺相如走上前去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借此互相娱乐吧。”
8.CE(选C给3分,选E给3分。C项中“内心的无奈”理解有误,此处恰恰表现的是作者进退悠然的豁达情怀。E项中“小舟从此逝”,实中有虚,更多的是词人超脱现实的浪漫主义想象。)
9.①上阕中“倚杖听江声”,写词人夜饮归来,敲门无应而“倚杖听江声”,衬托出夜的静寂,词人置身于宁静、旷阔的大自然中,遗世独立,人生的得失荣辱仿佛被一笔勾销,感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其中充满超然物外的旷达之情。(3分,找出写景句1分,感情分析到位2分)
②下阕中“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一语双关,情景交融。既写自然景象,又写作者的心境。既是写深夜风平浪静之景,也是词人所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的一种体现,是词人渴望生活自由、希望精神解脱的愿望的一种表达。(3分,写景句1分,感情分析到位2分)(只赏析一句最多得3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2) 青青子衿,呦呦鹿鸣
(6)又有清流激湍,引以为流觞曲水  (4)侣鱼虾而友麋鹿,举匏樽以相属
(5)乐琴书以消忧,将有事于西畴
11.⑴AB(A 3分,B2分,D1分, C“表现出‘我’是一个性格坚毅顽强的人”分析错误,是一种善于应对或狡诈性格的表现。D对“‘我’的表现太差了”理解错误,是一种成功。E“为那个黑暗扭曲的社会带来了一丝光亮”错,作者是以辛辣的讽刺鞭挞了那个黑暗扭曲的社会的。)
12.①犯人把自己说成“无辜的受害者”,以家有老母在等自己、想念自己的孩子等原因来试图打动听演讲的人们,但来听演讲的人们不为所动。②来听犯人演讲的人们并不是真正关心犯人的死活,而是带着逛庙会、看戏的心情来看热闹。(每点3分。)
13①首先,见到那些决定他命运的听众后,一反先前那些演讲者的做法,既不要求听众安静,也不做任何表示。②其次,向听众承认自己有罪,说明自己不想再见到自己的家人,不想离开监狱,而且自己在监狱中过得很好,以此来刺痛听众。③最后,把听众称为“好心人”“大慈大悲”的人,哀求他们可怜自己,通过发出嘘声别让自己离开。(每点2分。)
14.本题考查小说情节与表现主题的关系。
本小说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更有利于主旨的表达。①作者虚构了一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人可以通过演讲的方式获得自由的故事,引发读者对这种特殊的做法产生极大的兴趣,有利于读者对小说主旨的思考。②这种虚构,划分出了演讲者和听众两类人,产生了罪犯想离开监狱和决定罪犯命运的听众是否让他离开监狱的矛盾,揭示出听众的阴暗心理,突现了小说的主旨。③这种虚构,使小说更具有讽刺意味,当权者荒谬的释放犯人的方法造成主人公以一种荒谬的做法逃脱刑罚,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中某些制度的不合理。(如有其他观点,只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亦可。观点明确2分,理由充分6分。)
15. B(信誓旦旦: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但实施的结果却不尽人意,含贬义。日薄西山: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源自《陈情表》。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源自《素芭》。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残羹冷炙:与前面的“吃到的剩下的”语义重复。“目无全牛”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D(A项单谓语与并列短语所做的宾语搭配不当,“效率”不能用“完善”,应用“提高”;B句式杂糅,去掉“因为”;C项,成份残缺,去掉“鉴于”或“使得”。)
17.D 根据逻辑关系,说完“河水”应再说“河岸”,所以①应当放在最前面。④中的“这些树”指代①中的“胡杨树林”,所以紧接在④的后面。③⑤构成转折关系,所以⑤紧接在③的后面。③中的“它们”指代⑥的“独立的树木”,所以紧接在⑥的后面。②为承接⑤的抒情总结句,宜放在最后。所以选D。
18.①那么阅读就是一种精神需求;(2分)②否则他就会感到空虚;(2分)③而满足思想和审美这两个较高层次。(2分)(意思基本相同,具备相应的要点即可)
【参考译文】
慕容彦超平素有侦察破案的办法。兖州有个盗贼冒充大官的随从人员,骑驴在大街上,买了绫罗十几匹,讲好了价钱,领着货主到一个大宅院,把驴交给他说:“我是这个宅院的主人的随从,你暂且在这儿等候,我去报告主人给你付货款。”货主答应了他。不久声音踪迹都消失了,货主因他不出来生气,敲门叫他,却发现那是一座空宅,于是连声大叫“抓贼 ! ”巡司到来,怀疑他欺诈,就连人带驴一起带到官府。
彦超很同情他,就说:“不要发愁,我替你捉拿这个贼人 ! ”于是把货主留在府衙,又告诉马夫把驴头高高吊起,整夜不给驴水和草。然后暗中召来亲近可靠的人,叫他把驴牵到通畅的大街上放开,并且说:“这是盗贼的驴,从昨天起没有喂它水和草,(它)现在非常饥渴,放开它,(它)一定会奔跑着回家。只需悄悄地跟踪并观察它,盗贼没有不能抓获的! ”亲近可靠的人按照他说的话,紧跟驴后。那头驴果然走进一条小巷,转过几道弯,忽然有一个小孩在门的旁边玩耍,(小孩)看见驴,连声喊叫:“驴回来了 ! 驴回来了 ! ”盗贼听说,高兴地出来看驴,于是(那个亲近可靠的人)擒获了他。
高祖登上帝位,兖州慕容彦超反叛,高祖亲自征讨。慕容彦超被围,登上城头观看,看到高祖亲自来到战场,那情势不可阻挡,退下后担忧这件事,于是勉励他的部下说:“你们应该为我效死命,我仓库中的金银像山一样堆积,如若保全这座城,我把它们全部作为赏赐,你们不要担心富贵的事。不久,有士卒暗中说:“我知道侍中的银子都是铁胎(在银中间灌铁),得到它有什么用?”于是,众多士兵听说了这件事,军心瓦解逐渐,不久城池被攻陷。等到高祖进到城内,有司翻看那仓库里收藏的银子,其中铁胎银果然占到十分之七八。
当初,慕容彦超曾经让人建立质库(典当行),有用铁胎银作为抵押换钱的,年复一年后,仓库守吏才发觉,于是对慕容彦超说了这件事。一开始(他)十分愤怒,不久对那个守吏说:“这个容易办,你假装挖开仓库的墙角,凡是金银器用及丝织品等,都快速收藏起来,然后弄乱其它的,把这作为盗贼盗窃后的现场,然后申述说明,我应当能擒获这一个贼了。”库吏按照他的教导做了。于是慕容彦超下令说:“我作为上司管理百姓,却又不谨慎,(质库)的墙角被挖开,(钱财)被偷去,这个罪责很大了。现在担心百姓怀疑我慕容彦超隐藏那些钱物,应该让大家在三天内各自呈递文状,说明典当物品的色泽,自然应当加倍赔偿,不这样的话我就有罪过。”百姓认为他说得对,于是陆续呈递文状,第二天,制作铁胎银的人果然出现了。于是擒获他,把他关在幽室中,让(他)教部下们日夜造(假银),用来扩充府库,这些银子就是这么来的。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