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1.C(“用词越少,其隐含的意旨就越深远”有误) 2.B(“都用全诗进行整体象征”有误) 3.D(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理解为“诗人对眼前的景象进行反复铺陈”欠妥) 4.D(A“下文表现‘震柳’生存环境的恶劣”有误,B“目的在于引发读者对遭受巨大创伤的古柳的同情”不当,C“增强了文章叙事的真实性”不妥) 5.①说明原因。第四段介绍柳树的习性和特质,对震柳能战胜灾难、顽强存活下来的原因作进一步补充交代。②照应上文。上文集中写震柳,第四段则对柳树作总体介绍,上下文点面结合,相互呼应,使文章内容更加完整。③丰富内涵。文章引述与柳树相关的习俗、诗句、传说等,使文章内涵更加丰富,文学性更强。(答出其中一点给2分,答出其中两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①震柳作为“活化石”,向后人诉说一百年前那场巨大的悲剧和不能忘怀的历史。②告诉后人,面对灾难不要灰心丧气,而应坚韧不拔,顽强坚守。③启示后人,生命具有惊人的力量,她可以创造奇迹,拥有生命就会拥有希望和未来。(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7.C(A项,材料一主要介绍2016年之前保护非遗的情况,材料三不属于“具体保护措施”;B项,“物质性”文化遗产除“自然景观”外,还有其他项目;D项“并没有多少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不妥) 8.CD(A项,材料列举民间文学、相声的例子,不是用来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可能失传”;B项“因为……经济效益,所以发展比较好”强加因果,“提高……经济效益”非“当务之急”;E项,物质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9.①继承人高龄化且人数不足,一些项目有失传危险。②法律保护缺失。③项目保护发展不均衡。④创新不足。(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0.D 11.B(元朝开始设立“行省”,文中“河南”指黄河以南) 12.C(“由当地百姓自行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担任太守”有误) 13.(1)这时郭千里(被)授职将要担任监丞,朱震说:“郭千里侵占强夺老百姓的田地,曾经受到追究惩处,希望(皇上)停止(对他的)新的任命。”(译出大意给3分;“按治”“寝”两处,每译对一处分1分) (2)本朝景德二年,真宗皇帝处于明德皇后的丧期,过了一个月之后就除去了丧服。(译出大意给3分;“居”“除服”两处,每译对一处分1分) 14.BD(B项“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隐忧”缺乏依据;D项,第一首诗中的“三五夜”指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晚,第二首诗中的“三五夜”指八月十五中秋节夜晚) 15.①第一首诗主要运用对比手法,京城元宵之夜,明月春风,热闹非凡,“万人行乐”;而诗人却因“羁病”无心游玩,独处客舍“一人愁”,显得格外孤单,愁苦。(3分,意思对即可)②第二首诗主要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作者实写自己在中秋之夜,对着明月思念远方的好友;同时,诗人以己心理及“故人心”,想象对方此时也在月下思念自己,又设想江陵潮湿多云,担心对方不能和自己同见“清光”。诗作虚实结合,表现了元白二人千里回思的深厚友情。(3分,意思对即可) 16.(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每答出一空给1分,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17.B(一日三秋:形容思念人的心情非常迫切。A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C剑走偏锋:比喻不按常规、常理思维或行动。D甘之如饴:形容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18.C(A语序不当,应为“既有参与感,又有获得感”;B表意不明,应删去“自”;D成分残缺,“补偿”后面加“机制”) 19.D 20.答案示例: ①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②青钱柳是上佳的景观树种 ③青钱柳适应能力强 (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答案示例: 规律一:记忆完成后,遗忘就开始发生。 规律二: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 启示:学习完某一方面的知识后,应抓紧时间及时复习。 (“规律”4分,每条2分;“启示”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字数超出要求,酌情扣分) 22.参见2016年高考全国语文卷作文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朱震字子发,荆门军(宋代地方行政单位)人。应试考中政和年间进士,在州县任职时以廉洁著称。胡安国一见到他后就非常器重他,将他推荐给宋高宗,高宗征召他为司勋员外郎,朱震称病没有赴任。恰逢江西制置使赵鼎进入朝中担任参知政事,皇上向他征询当代的人才,赵鼎说:“我所了解的朱震,学问渊深广博,清廉正直恪守正道,在读书人中首屈一指,让他担任讲读的职位,一定会对陛下有所裨益。”皇上于是下令征召朱震。朱震到了后,皇上用《易经》《春秋》的旨意来考问他,朱震用自己的全部所学来答对。皇上(听了之后)很高兴,提拔朱震担任祠部员外郎,兼任川、陕、荆、襄都督府的详议官。朱震于是上书说:“荆州、襄阳之间,沿着汉江上下,肥沃的田地绵延七百多里,如果挑选优秀将帅率领军队镇守这里,召集流落逃亡的老百姓,发展农业生产,种植粮食,贼寇来了就抵御,贼寇逃走了就耕作,不超过三年,军粮就会自足自给。(然后)选择有利的时机出兵,席卷黄河以南,这是以逸待劳、万无一失的计策。”(不久)朱震升任秘书少监兼御前侍讲。这时郭千里(被)授职将要担任监丞,朱震说:“郭千里侵占强夺老百姓的田地,曾经受到追究惩处,希望(皇上)停止(对他的)新的任命。”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这时,虔州(很多)老百姓做盗贼,皇上对这件事感到担忧,于是挑选优秀的太守前往虔州(任职)以安抚当地百姓。在新太守将要赴任时,朱震对(皇上)说:“如果让当官的人廉洁奉公而不侵扰老百姓,那么老百姓自然安定,即使引诱他们当盗贼,他们也不会做的。希望皇上诏令新太守一到任,就把本郡及其所属各县中贪赃枉法、行为不端的官吏一一列出,(将他们)全部罢免,听凭老百姓自主选择慈爱和善有仁德之心的人(担任官职),有政绩的人加以优待奖励。”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按照先例,皇上正逢丧期没有祭祀庙堂的礼节。当时徽宗去世后还没有祭祀于祖庙,太常少卿吴表臣就奏请皇上举行明堂祭祀礼节。朱震于是上书说:“《礼记》说‘(天子)居丧三年不举行祭礼,(期间)只祭祀天地社稷,称为越绋行事。’《春秋》上写着‘夏五月乙酉,这一天是吉日,大祭庄公。’《公羊传》解释说‘这是讥讽开始不实行三年的丧制啊。’本朝景德二年,真宗皇帝处于明德皇后的丧期,过了一个月(以日易月)之后就除去了丧服。(因为)当时没有实行三年的丧制,专门实行以一天代替一月的制度,(真宗皇帝的做法)是可以的,在(实行了三年丧制的)今天再这样做就是错误的。”宋高宗绍兴七年,朱震因病辞去职务而自请充任祠禄官(祠禄官为主管祭祀的闲职,一般由年老不能任事的大臣担任),不久任礼部贡举,恰逢生病而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