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DE(D 项,上片、下片的描写顺序都是由外向内;E 项,“直白浅显”不妥,词作语言形象哀婉。)(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 分。) 15.①悔恨之情。“樱桃落尽春归去”句,写初夏的典型景物以寄危亡之痛。此时,宗庙难保,樱桃难献,伤逝之感良深。以粉蝶无知、回翔取乐反衬并加深悔恨心情。②惆怅之情。“子规”句,加深亡国的预感。“西”字指出宋兵自西而来,国家朝不保夕,“暮烟垂”更形象地表现了这种沉重的惆怅之情。③孤苦之情。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们都纷纷散去,作者凄然欲绝面对烟草低迷,一腔心事虽未直言而出,但孤苦之情已跃然纸上。④凄凉哀怨之情。在作者眼中,曾经媚态十足的美人而今却只见“空持罗带”的愁容。江山如此危殆,美人如此憔悴,怎能不“回首恨依依”?充满了凄凉哀怨之情。(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6 分为止。意思对即可。) 16.(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2)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17.A(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含贬义。B.和光同尘: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C.额手称庆:双手合掌,举到额头,表示庆幸。D.不二法门:今用以称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 18.B(A 项语序不当,“热情地”应移至“交流”之前。C 项中途易辙,“通过职业培训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主语是农民。D 项搭配不当,应在“消费品”后加“的市场份额”。) 19.C 20.①适合作为观赏植物 ②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③栽培时应注意及时分株(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 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①“产生”改为“遭遇”;②“经受”改为“蒙受”或“遭受”;③“给灾区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改为“灾区人民生活极为不便”(或在“人民生命财产”前加“使”);④“度过”改为“渡过”; ⑤“请到”改为“请与”。(答对一处给1分,答对四处给4分,答对五处给6 分。) 22.参照2016 年高考全国语文卷作文评分标准。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类似于2017全国卷1的作文要求,淡化了任务驱动,审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的含义。作文切入分43。 理解材料的关键是两种不同的景致:一幅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的雪景,一幅是环卫工人清扫积雪的劳动场景。对这两幅画面,既可以辩证思考,也可以重点分析后一幅画面,还可以宕开一笔,触及一般性思考的层面。具体来说: 立意角度: 1.如何看待美 ①美的形式:美的形式是多样的,有自然美,也有人的活动的美。 ②美的角度:如诗如画是一种美,外表的“丑”也是一种美。 ③美的价值:感官的美怡情悦性,而无私忘我的美可以提振我们的精神。 ④美的存在:美就在你身边;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 2.引申开来思考,如何看待问题(或事物) ①看问题的角度: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发现;横看成岭侧成峰。 ②看问题的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 3.如何对待劳动者 ①认可:奉献的价值;劳动创造美;坚守平凡岗位;让另一种“雪景”刷爆朋友圈。 ②关爱:对创造美的人要关爱,希望有关部门拿出实际行动,或为他们配备劳动保护用品,或为他们提高薪资水平等。 ③赞美:致敬劳动者。 注意:这些立意是闭门造车的推演,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作答情况进行补充和修订,切忌生搬硬套。如有考生确定为第2点,不能脱离材料天马行空去议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