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 D(①涣然冰释,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用在这里属望文生义,可改为“冰消雪融”。②狮子搏兔,比喻对小事情也非常重视,用出全部力量来完成。用在这里使用正确。③目不暇接,形容眼前美好事物太多,或景物变化太快,眼睛看不过来。用在这里属对象误用,可改为“应接不暇”。④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用在这里属搭配不当,“津津乐道”属于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可改为“对他的故事津津乐道”。⑤千金买骨,比喻重视人才,渴望得到人才。用在这里使用正确) 18. C(A句结构混乱,“靠的是……”与“是靠……取得的”选择一种句式。B句搭配不当,“粉丝数”和“30万人”主宾搭配不当,应删掉“人”。D句成分残缺,应在“拉动”前加上“成为”) 19. B(“尽管……可……”与“虽然……但……”这两组关联词都表转折关系,“尽管……可……”侧重强调主观情绪,“虽然……但……”则侧重陈述客观事实。①、②处是在陈述客观事实,用“虽然……但……”这组关联词恰当。④处用“如果”,表假设关系。⑥处用“只要”,与后句“就”构成条件关系) 20. ①而是大家的世界;②你也不是一个寂寞的点;③用爱将无数的点连缀成线。(写出一处得1分,写出两处得3分,写出三处得5分,意思对即可得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本次“感谢师恩”庆祝活动计划由各年级、团委和校工会等部门同时展开。各年级利用黑板报营造氛围并赠送礼物给老师,团委开展征文活动和寻找“最美老师”的活动,校工会则对先进教师进行奖励以及慰问退休老师。(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四、写作(60分) 22.试题说明: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任务指令是怎么看待“职业打假”,观点是否正确,要从三方面看:一看该观点是否符合事物正向发展实际运作需要;二看该观点是否与公认的相关道理相融合,相一致;三看该观点是否会有好的效果。 B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 C(“只是向君主”错,原文是“西汉的高层执政者”) 2. B(“直接启发”错,原文是“其编排形式便直接启发着《新序》与《说苑》的体例结构”) 3. D(“精心虚构加工”错,“虚构”原文没有依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4. D(孙犁“指挥军队”,原文没有依据) 【作文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 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是无良商家最害怕的时候,但过后制假贩假又死灰复燃。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一旦“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退一赔三”。于是出现了职业打假者,他们知假买假,通过摸查确定目标,大量买进后索赔。对于职业打假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职业打假是一个大家利器,有人将其视为投机行为。 对此,你怎么看?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含义作文,选好角度,确定利益,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分析】 本试题为典型的“一分为二”式材料,属于“一事一议”。首先要明确立场,然后条分缕析。立意要三看:一看是否符合生活实际,二看是否符合法律道德规范,三看是否有实际效果。 【范文】 为职业打假者点赞 职业打假,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活儿,虎口拔牙,伸张正义,有时候还要面临各种压力和威胁。但他们义无反顾,坚持斗争。所以,我要为职业打假者点赞。 职业打假人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市场上假货太猖狂。改革开放这三十来年,中国人的吃穿用度,五光十色、琳琅满目。市场的繁荣和消费者的慷慨,给假货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就像肥沃的庄稼地里必然会滋生杂草一样。杂草不除,它就会吸食庄稼的养分,最终遭殃的是盼着收获的庄稼人。市场上的假没人打,诚信者受损,消费者遭殃。蔓延日久,何止是杂草的野蛮,简直是吞噬市场肌体的毒瘤!所以,对于制假售假,必须斩草除根,不留后患。虽然国家出台了各种法律条文,也组织了各种管理监督组织,但百密一疏,总有监管不到位的时候。这就给造假售假者提供了一些机会,也为职业打假者的生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所以说,职业打假人,也算是为民除害的“梁山好汉”! 当然,打假,要打的理直气壮,凭的不是武侠小说里的盖世奇功,而是国家颁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站在了有法可依这个理上,职业打假者就成为正义的化身,有了法律这件利器,那些制假卖假者只能“认栽”。当职业打假步步为营时,那些制假卖假者就只能退缩了;当职业打假数十年如一日时,那些制假卖假者便无立足之地了,直到他们走向灭亡。 但要真正做到让制假者闻风丧胆,谈何容易!有人总结“打坛”的生存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纯粹的个人打假,在流通领域购假索赔;二是公司打假,接受厂家的委托,帮助厂家调查假货源头,配合执法机关联手打假;三是两者相结合,一边从事公司打假业务,一边有选择地打假索赔,借此赢得媒体和舆论的支持,并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团队。与其说是打假的“三种方式”,倒不如说是“三个阶段”更贴切,因为这些职业打假者都经历了这三个阶段,他们也因此从“一匹狼”变成了“一群狼”,从“打假个体”变成了“千万资产的公司老板”—只是这个过程太坎坷。 那么,问题来了。 职业打假是为了逐利,至少会被贴上逐利的标签,那么它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之一—公义,便会被蒙上一层暧昧的色彩。甚至打假人也渐渐从媒体的宠儿沦为非议的对象。《南方周末》记者就曾对“职业打假第一人”王海笑言,你现在已经被“毁容”了。王海苦笑回应:我知道,无所谓。但他接下去的后半句,更令人深思:“我们最大的作用就是启蒙,这个作用早已实现,我没有太多的奢求。”每个人都要生存,职业打假获得丰厚回报,有利国家,有利他人,有利自己,何乐而不为? 一个诚信有序的社会,本不该有职业打假者的饭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本是每个消费者可以随时拿起的“武器”。但是因为消费者维权意识和市场诚信缺失、监管缺位,使一些职业打假者一夜成名。这不是打假者的荣耀,而是文明社会的尴尬。 如今,国家发重拳打击制假贩假,更多的消费者和职业打假合纵连横,让制假售价的空间越来越小。“职业打假”终会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他们的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却潜移默化地促成了中国消费者的维权意识,维护着消费市场的清明诚信。 所以,我要为职业打假点赞。为他们的公益、诚信和责任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