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广东省深圳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7)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4-20 22:13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文言断句】(3分)A(原句为“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
解析:原文断句处为叙述和评价两部分内容,语言形式也体现为叙述和议论两种特点。断句的难点有两处:一处为“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此处易错断为“母百岁率子孙”(主语为母),这不符合中国传统孝礼的文化,”率子孙奉觞上寿”的主语应为翁正春;第二处为“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不能是“峻整终日”,而应该是“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符合评价语言的整齐原则。
11.【文化常识】(3分) C(误为会试内容。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通常在八月举行,又叫“秋试”。)
12.【文意理解】(3分) C(错在“皇帝虽安慰留任他,却不想让他再担任官职”,对应原文“帝虽慰留,然自是不安其位”,应为“皇帝虽然安慰挽留了他,他却从此不安心自己的职位”;从后文中的“寻改吏部,掌詹事府”也可知皇帝并没有“不想再让他担任官职”。)
  13.【文言翻译】(10分)
(1)中官难以烦费,正春勃然曰:“贵妃诞育元良,奈何以天下俭之?”(5分)
翻译:宦官却以此事烦杂费事而责难翁正春,翁正春非常愤怒地说:“贵妃生育了太子,为什么让天下人俭慢(用轻慢的方式)对待她?”
(“难以烦费”,“难”1分,句式1分;“诞育”,“生下,养育”,1分:“奈何”句式,1分;“俭之”“俭慢对待她”,1分。)
(2)顷之,言官发韩敬科场事。正春坐敬不谨,敬党大恨。(5分)
翻译:不久,言官告发韩敬在科举考场上的罪行。翁正春治韩敬不恭谨的罪名,韩敬的党羽很恼恨。
(“顷之”,1分;“发”,1分;“坐”,治……罪,1分;“不谨”,“不恭谨”,1分;语意1分。)
【参考译文】
翁正春,字兆震,侯官人。万历二十年(1592),考中进土第一名,授职为修撰,升任少詹事。万历三十八年(1610)十一月出现日蚀,翁正春极力陈述朝廷的过失,皇帝没有答复。第二年秋天,万寿节,翁正春提出八点劝告:即清净君王的心绪,遵循祖制,振奋国家纲纪,信赖臣僚,珍重贤才,节俭开支,体恤百姓,重视边防。皇帝并不省悟。王贵妃去世,许久不占卜葬地事宜,翁正春因此谏言。皇帝命令宦官去选择墓地,选取到了好风水的墓地。宦官却以此事烦杂费事而责难翁正春,翁正春非常愤怒地说:“责妃生育了太子,为什么让天下人俭慢对待她?”启奏皇帝,答复可以。琉球中山王派遣使者朝贡,翁正春称:“中山王已归附倭寇,现在的使者多是倭人,贡物大都是倭国的器物,断绝与其往来比较好:要不然,也可以下诏让福建的地方官约略留下一些土物,不要让他们到京都朝贡。”皇帝对此表示赞同。万历四十年(1612),进土邹之麟分管乡试,对举人童学贤徇私,被御史马孟祯等人告发。翁正春提议废黜童学贤,贬斥邹之麟,却不涉及主考官。给事中赵兴邦、亓诗教于是弹劾翁正春徇私。翁正春请求辞官,皇帝不同意。不久,言官告发韩敬在科举考场上的罪行。翁正春治韩敬不恭谨的罪名,韩敬的党羽很恼恨。亓诗教再次弹劾翁正春,翁正春上奏争辩,更加恳求辞官。皇帝虽然安慰挽留了他,他却从此不安心自己的职位。不久,改派到吏部,负责詹事府,以侍养的名义回乡。天启元年(1621),出任礼部尚书,协助掌管詹事府的事务。言论拂逆了魏忠贤,被皇帝下旨责备。第二年,御史赵胤昌迎合魏忠贤而弹劾他,翁正春再度上奏请求辞官回乡。皇帝因为翁正春曾担任皇祖的讲官,特意加封他为太子少保,赐与敕令乘驿车驰归,在这当时可算例外。当时翁正春已经年过七十,母亲百岁,他率领子孙孝敬老母,乡里人都赞美他。翁正春的风度峻肃,整天没有轻慢的话,疲倦了从不东斜西靠,暑天不裸露身体,眼睛不四处张望,看见他的人无不肃然起敬。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4.【理解鉴赏】(5分)
BD (B项,诗人虽然心境有所变化,但并未”心灰意冷”,从后文夜深高唱“商歌”的情景也可以推知。D项,不是自卑、自责之语,而是怀才不遇,故作愤激之语。)(选对1项得2分,选对2项得5分,多选不得分。)
15.【分析鉴赏】(6分)
参考答案:
(1)被贬后的失意。(结合“濩落”一词注释简析。)
(2)失意却初心不改的坚持。(结合“濩落唯心在”简析。)
(3)有知己的安慰。(结合“平生有己知”简析。)
(4)对施展才华的渴望。(结合“商歌夜深后,听者竞为谁?”简析。)
(5)无人赏识的惆怅、遗憾和忧愤之情。
(结合“商歌夜深后,听者竟为谁?”简析。)
简析示例:
如第(2)点,结合“濩落唯心在”简析:诗人沦落失意却不改初心,努力保持澹定、豁达的心境;如第(3)点,结合“平生有己知”简析:诗人沦落失意却不改初心,以人生幸得知己来宽慰自己,表达了对友人的感谢之情和内心的安慰之情;如第(4)点结合“商歌夜深后,听者竟为谁?”简析:诗人在深夜时高唱商歌,却无人倾听,表明他既渴望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如第(5)点结合“商歌夜深后,听者竟为谁?”简析:诗人在深夜时高唱商歌,却无人倾听,表达了诗人难遇良主无人常识的惆怅、遗憾和忧愤之情。
(答(1)(2)(3)点,有归纳和简析,每点得2分;答(4)(5)点,有归纳和简析,每点得3分;意思相近即可,共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名句识记】(5分)
(1)抢榆枋而止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3)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分。每答对一空给1分。错、漏、多字该空无法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成语辨析】(3分) D(①“空头支票”,比喻不能或不想实现的诺言,这里应该用“一纸空文”。②“心照不宣”,指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与这里的语境相矛盾。③“行远自迩”,指走远路必须要从最近的一步走起,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一步步前进。正确。④“食不暇饱”,指没空好好吃饭,形容终日操劳忙碌。这里强调生活贫困,应该用“食不果腹”。⑤“桑榆晚景”也作“桑榆暮景”,指照在桑树、榆树梢上的落日余晖,比喻人晚年的时光。正确。)
  18.【语病辨析】(3分)  B  (A项,搭配不当,“传授”指把学问、技艺教给别人,“茶树种子”不能搭配“传授”。C项,句式杂糅,“新开辟了65条国际航线可以直飞……地区”是“新开辟了65条国际航线”和“(这些)航线可以直飞……地区”的杂糅。D项,语序不当,“从而确保道路通畅,并且避免发生意外”应改为“从而避免发生意外,并且确保道路通畅”,这样才能与前面“减少人为的操作失误”、“依靠智能决策系统来跟车、变道”分别对应,也与第一个分句“安全性与实用性”的语序对应。)
  19.【语意连贯】(3分) A (①转折语气明显,用“然而”或“但是”。②不属于假设,不能用“即使”,要用“虽然”。③根据前面,用“却”。④用“更”更符合实际,用“只”过于绝对。⑤用“一旦”,表示有可能,符合语境;而“万一”则常用于主观认为发生的可能性极小的非常态事件。⑤用“才”,表示在前面“盗刷”的基础进一步强调“真正的风险”。)
  20.【准确连贯】(5分)
  参考答案: ①取决于它所处的高度 ②臭氧就变成健康的杀手(或:臭氧就会损害人体健康); ③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②处1分,①、③处各2分,共5分。其它答案符合语境逻辑的,亦可酌情给分。)
  21.【简明连贯得体】(6分)
  参考答案:画面上备有一半梯子的两个人,一手握梯一手扶住对方,凭着单脚用力,一起登到白云飘浮的高处。寓意是优势互补的合作可助人登上事业顶峰(懂得合作才能走向远,站得高)。(画面说明3分,寓意3分。要素不全、表意不清的,酌情扣分,每超3字扣1分,扣完为止。)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