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安徽池州市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4)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4-11 12:07

二、古代诗文阅读(3 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 3题。
白圭,字宗玉,南宫人。正统七年进士。除御史,监朱勇军,讨兀良哈有功。巡按山西,辩疑狱百余。从车驾北征,陷土木。脱还,景帝命往泽州募兵。寻迁陕西按察副使,擢浙江右布政使。福建贼郑怀冒流剽处州,协诸将平之。天顺二年,贵州东苗干把猪等僭号,攻劫都匀诸处。诏进右副都御史,赞南和侯方瑛军往讨。圭以谷种诸夷为东苗羽翼,先剿破百四十七寨。乘胜攻六美山。干把猪就擒,诸苗震詟。成化元年,荆、襄贼刘千斤等作乱。敕抚宁伯朱永为总兵官,而以圭提督军务,发京军及诸道兵会讨。千斤,名通,河南西华人。县门石狻猊重千斤,通只手举之,因以为号。正统中。流民聚荆、襄间。通窜入为妖言,潜谋倡乱。石龙者,号石和尚,聚众剽掠。通与共起兵,流民从者四万人。圭等至南漳,贼迎战,败之,乘胜逼其巢。通奔寿阳,谋走陕西。圭遣兵扼其道,通乃退保大市,与苗龙合。官军又破之雁坪,斩通子聪及其党苗虎等。贼退保后岩山,据险下木石如雨。诸军四面攻,圭往来督战,士皆蚁附登。贼大败。擒通及其众三千五百余人,焚其庐舍,夷险阻而还。石龙与其党刘长子等逸去,转掠四川,圭等分兵蹙之,长子缚龙以降,余寇悉平。录功,加圭太子少保,增俸一级。遭父忧,葬毕,视事。三年改兵部尚书,兼督十二团营。六年,阿罗出等驻牧河套,陕西数被寇。圭言镇巡官偷肆宜治。圭乃议大举搜河套,发京兵及他镇兵十万屯延绥。而以输饷责河南、山西、陕西民,不给,则预征明年赋。于是内地骚然。十年卒官,年五十六。赠少傅,谥恭敏。圭性简重,公退即闭阁卧,请谒皆不得通。在贵州时,有愤中官虐而欲刺之者,误入圭所。圭拥衾问之,其人惊曰:“乃吾公耶?”即自刎,不殊,仆于地。圭呼烛起视,傅以善药,遣之。人服其量。
(选自《明史·白圭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石龙与其党刘长子等逸去/转掠四川/圭等分兵蹙之/长子缚龙/以降余寇/悉平录功/加圭太子少保/增俸一级/
B.石龙与其党刘长子/等逸去转掠四川/圭等分兵/蹙之长子/缚龙以降/余寇悉平/录功/加圭太子少保增俸一级/
C.石龙与其党刘长子等逸去/转掠四川/圭等分兵蹙之/长子缚龙以降/余寇悉平/录功/加圭太子少保/增俸一级/
D.石龙与其党刘长子/等逸去转掠四川/圭等分兵/蹙之长子/缚龙以降/余寇悉平/录功加圭/太子少保增体一级/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是成年才起的,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农述、阐明的作用,故又叫“表字”。古人自称称名,称人称字。
B.御史为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先秦时为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自秦朝开始专门作为指挥作战的官职。
C.父忧是父丧的婉辞。按照古代礼仪,父母死后,子女须守丧三年,但本文中向圭在父亲“葬毕”即“视事”。
D.少傅为“九卿”之一,由夏朝始设,历代多沿置。后只作为皇帝对有功之臣的表彰,为虚职;文中亦是如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圭为国分忧,积极平叛。先后参与平定福建贼郑怀冒,剿灭贵州东苗干把猪,镇压刘千斤、石龙等人的叛乱。  
B.白圭善于用兵,作战勇敢。征讨干把猪时,他主张先攻谷种诸夷;攻打后岩山,他冒着如雨的木石,往来督战。  
C.白圭性情简重,铁面无私。陕西屡遭侵袭,他认为镇巡官应当惩治;公务完毕即闭门睡觉,从不接受他人邀请。  
D.白圭宽宏大量,不记人过。在贵州时.有人行刺中官而误入白圭住所,白圭不但不加责罚,反而用好药为他疗伤。
13.把文中而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以输饷责山西、陕西民,不给,则预征明年赋。(5分)
(2)其人惊曰;“乃吾公耶?”即自刎,不殊,仆于地。(5分)  .

(二)古代诗歌阅读(1 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 4~15题。
应召赴京道上有作   
[明]方孝孺
摇落秋冬季,苍茫鄞越问。
青山欹枕过,白乌背人还。
问俗乡音异.消愁酒价悭。
虚名果何物,不使病夫闲。
【注】本诗作于洪武十五年(1382).为作者第二次奉诏入京时所作。十年前,方孝孺曾被荐召赴京师,“太祖喜其举止端整”,然嫌其年轻,遣还。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点明写作时间、环境,草木零落的秋冬季节,野色苍茫的秋冬风物,为全诗定下了低沉的基调。
B.颔联描写旅途景色。诗人坐在车上,目送两岸如枕般的青山在窗外向后移动,天边的白鸟渐行渐远。
C.颈联中“问俗”与“沽酒”是旅途中极其平常而典型的细节,出门之人几乎都经历过,非常富有表现力。
D.尾联照应标题“应召赴京”,“虚名”二字耐人寻味,含蓄地表现了诗人此次赴京复杂而矛盾的心理。
E.这首诗展现了诗人进京的全部过程,语言精工,风格淳雅,结构严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诗学造诣。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以“          ,         ”二句,严厉指责世俗之人投机取巧、违反规矩。
(2)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山峰之高、绝壁之险的名句是“          ,         ”。
(3)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以“积水空明”比喻皎洁的月光,以“         ”比喻竹、柏之影,十分精当传神。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