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B卷) 1.A (B项“舞剑健身”的说法不当;C项因果不当,原因是“功名”与“公鸣”谐音。)D项范围扩大,“能震慑鬼怪搏逐猛兽”的是重明之鸟;不是刻铸于门上,而是刻铸后“置于门户之间”。 2.D(强加因果,“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是唐《艺文类聚·鸟部》“鸡”条的说法。) 3.C(推断错误,“鸡在古人心目中对位比凤凰高”推断错。) 4. B (A项错,作者写作的目的并不是谈名家名作与名胜之地的关系。C项理解错误,“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企及”,与“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不一致。“不断提升自己”没有依据。D项错在“‘渐愧”和“不满”,没有此意。) 5.①写了屈原在五月五日自沉泪罗江的事件,点明丁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来山)。(1分) ②表现了屈原纯洁高尚的品质,赞颂了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2分) ③它照应了题目,引发了下文关于端午节的感想。(2分) (共5分,意思对即可。) 6.①它是公元前278年的五月端午的阳光,是照着屈原投江的阳光,是历史的见证。 ②它是屈原的精神之光、品德之光(或精神的光芒)。 ③它是端午节的文化之光。屈原的爱国、正直,屈原的纯洁、高贵,就像阳光一样映照进后人的内心。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7. (错在将“前者”“后者”的颇倒。) 8. AE(各2分)(B“介绍……发展现状”错;C项“介绍……过程”错,且强加因果;D项“描写的表达方式”错) 9.共同点:都报道丁“大连光源”项口的成就(领先性)。(2分) 侧重点:材料一侧币于报道“大连光源”的构造及原理;材料一侧币于报道“大连光源”建成的应用前景和重要意义;材料二侧币于报道“大连光源”项口成功的原因在于科学家的密切介作。(每项1分,答对二项得3分) (共5分。意思对即可。) 10. C (“皆传经以对”的意思是都借解说经书来回答,其中“对”不必带主语。而目“‘尝与泛论人材”的主语是“上”,所以第三处断开处应是“对”与“上”之间。“无少隐”指一点也不隐瞒,它只能跟在“减否”后面,不能陈述“行事”,“行事”是上一句的谓语,所以第五处断句处应在“行事”与“减否”之间。) 11. B(错在“一直”,先秦时期,御史是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相如顾召赵御史曰”,从秦朝开始成为监察官员。御史台的长官‘为御史大夫。) 12. C(“世宗”应为“章宗”。) 13. (1)东平郡一向号称雄藩,再加上连年饥荒歉收,正要靠你经营谋划,你一定要为我前往安抚那里。(“素”“比年” “其”,每处1分,句意2分。共5分。) (2)守贞通晓法律,明了熟习国家的旧制度(先例),又喜欢推举优秀的人,引荐资历较浅的人。(“故事”“推毅” “后进”,每处1分,句意2分。共5分。) 14. B 2分,D3分(B项,“路上行人”理解错误。D项,诗歌颈联都是虚写,想象朋友的行程所经之地。) 15.①鼓励劝勉之情:诗歌领联劝勉朋友中举的机会很多,不必为一次失败而消沉。 ②关怀牵挂之情:颈联遥想友人经过蓝关之后,寒气减弱,衣着须注意;湘浦雁回,思念之情当会萌生。 ③期冀、祝愿之情:尾联希望友人不必在江海沧波之中惆怅留连,不要作出世隐居之想,应该积极入世进取。 ④惜别之情。送别朋友时回故乡时,揽君衣袂,依依不舍。 (每点2分,答对三点可得6分。意思对即可。) 16. (1)族旗蔽空 鲡酒临江 横梨赋诗 (2)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17. C①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不用于表演。②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③如虎添翼:比喻强有力者又增添生力军,使之更强。可褒可贬。④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望文生义。⑤深藏若虚:把宝贵的东西藏起来,好像没有这东西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但不爱在人前卖弄。) 18. D (A“成为”前缺介词“对”;B中途易辙,在句首加个“在”;C语序不当,应为“不仅会对影视产业造成致命伤害,也将对社会文化生态产生污染”。) 19. D (①②之间是转折关系,③④之间是假设关系,⑤是转折。) 20.①通过恰切的语言来(合适地)表达 ②思想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 ③(无论如何都)不能完整地反映思想 (答对一句1分,两句3分,三句5分。意思对即可。) 21.读者入室验证还书,如果不过期,归还书后,管理员直接把书归库上架;如果借书过期,管理员要根据规定收取图书借阅逾期费,并把书还回归库上架。管理员每月统计当月图书借阅逾期费金额,上交财务。(内容2分,准确2分,连贯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22.立意: ①共享单车是对社会公德的一种考验,倡导文明,批评自私自利的行为; ②提倡共享精神,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③创新解决实际问题(创新和实践相结合); ④为温暖行为点赞;等。 参考译文: 完颜守贞本名叫左屠,改元为大定那一年,他被任命为彰德军节度副使,升任北京留守。大定二十五年,被起用为西京警巡使。世宗喜欢他的刚正不阿,任命他担任中都左警巡使,调任大兴府治中。御史台上奏报告守贞治理情况良好,世宗于是对侍臣说:“守贞是有功勋的大臣的儿子,又有才能,完全超过他的兄长完颜守道,以后值得任用。”章宗即位,召见完颜守贞,任命他做了刑部尚书。当时皇帝刚刚即位,非常迫切想治理好国家,曾经问汉宣帝全面考核事物的名与实的方法,其施行的实际效果究竟怎样。守贞吟诵“枢机周密,品式详备”(中央政权的机要部门或职位十分完整,法令制度十分详细完备)来回答。皇帝说:“要这样实行,应该从哪里开始?”守贞说: “就在于陛下您励精图治,不要倦怠啊。”很久以后,晋升为尚书左垂。明昌三年夏天,大旱,天子下罪己诏。守贞惶恐畏惧,上表请求免除自己的职务。于是让他出京做了东平府的知府。让参知政事夹谷衡告诉他说:“东平郡一向号称雄藩(形势险要,兵力强大的藩镇),再加上连年饥荒歉收,正要靠你经营谋划,你一定要为我前往安抚那里。”赏赐他金币、厩马,来给他的出行以荣宠。后来,皇帝问宰相:“守贞治理东平郡怎么样?”回答说:“他治理也没有过于费力。’,皇帝说:“凭借他的才能,治理一个路实在是绰绰有余的。’,明昌四年,召他进京担任平章政事,封为萧国公。皇帝曾感叹文士最终也没有像党怀英那样的,守贞上奏说进士里面,像赵讽、王庭药当时都有好名声。皇帝说:“出类拔萃的难以找到啊。”守贞说:“隔代才有的出色的人才,自古就难以得到。但是国家培养得久了,人才就将要自己出来了。”守贞通晓法律,明了熟习国家的旧制度(先例),又喜欢推举优秀的人,引荐资历较浅的人。朝廷中的正人君子,大多与他交往。承安元年,降职担任了河中防御使。五年,改任为部罗火紫石合的节度使。很久以后,升迁管理都府事务。当时南方边境发生战争,皇帝认为山东是重要而需要严加防护的地方,必须由大臣前往安抚,于是调任守贞做了济南府知府。守贞去世,皇帝听到消息十分伤心。谧号为肃。守贞刚直,凡是朝廷论议以及皇帝有所询问,他都借解说经书来回答。皇帝曾经与他广泛地议论人才,守贞于是推究他们的内心和行事,对人的褒贬没有一点隐瞒,所以被骨持国等人所忌恨,最终因为正直而被罢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