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7)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2-22 15:34

14.AE(A项3分,“以乐景衬哀情”错误,词中的“草色芊绵,雨点阑斑”不是乐景。E项2分,“榕叶生在寒冷的环境之中”错误,“生寒”的意思是绿色的榕叶让作者内心升起寒意,身感悲凉。)
15.【答案示例】作者运用“雨点”“天涯”“山禽”“黄昏”等多种意象,写出了长期贬谪海上的内心孤独和落寞,表达了诗人无比凄凉,以及去国怀乡的复杂情感。(3分)如“举头见日,不见长安”和“尚凭阑”等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对国家的忠贞,其中也饱含了对权奸的愤怒之情。(3分)
16.(1)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3)哀民生之多艰
17.B(3分)(“无中生有”,把没有的说成有,指凭空捏造。符合语境。“惨淡经营”是指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与语境不符。“大跌眼镜”指对出乎意料的结果或不可思议的事物感到非常惊讶。符合语境。“波诡云谲”原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云彩和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用来形容事态或文笔变幻莫测。此处是指场面充满危险,与语境不符。“目光如炬”指眼光像火炬那样亮,形容见识远大。此处是指目光短浅,与语境不符。“进退维谷”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符合语境。)
18.D(A两面对一面,“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后文应该用能不能“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与之搭配;B“通过”掩盖了主语;C句式杂糅,删除“参保途径”。)
19.C(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语段,理解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从所填入词语明显不当之处入手,采用排除法。A项中的第三处填“却”不合前后的逻辑关系,因为前后语句之间不存在转折关系。故将A排除。B项如果第一处填入“如果说”,那么就中断了前一句话,语意就不连贯了,故B项也可排除。D项中第四五处填入假设连词,会造成语意不连贯,因为“练就……才干”与“赋予……睿识”是并列或者递进关系,故可排除D项。)
20.①更大的污染源是人类活动(或:更大的污染来自人类活动)②铅的农业污染主要来自施肥(或:使用化肥造成的铅污染也不容忽视)③对人的肺和心脏造成损害(或:对人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危害)
21.【答案示例】(l)图案下部是一本立起翻开的书,书的左侧开启了一扇通向知识的大门(或阶梯),右侧是打开的智慧之窗;(2分)图案上部是一棵从书本中成长起来的树,上面结满了阅读的各种成果(或大脑思维等)。(2分)(2)示例一:全民阅读,一个都不能少。示例二:全民阅读,你我在行动。示例三:远离了阅读,就是靠近了愚蠢。示例四:读书似登山,攀高才能望远。(2分)(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图形信息的全面、完整,另外,描述时要有顺序和逻辑。本图应该从下往上描述,描述时要抓住图案主要特点,并要和“阅读”联系起来。广告语的拟写,一是要鲜明地体现“全民阅读”的主旨;二是语言要注意做到准确、鲜明、简洁、生动。)
22.参照2016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