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看不见的故宫 马明博 ⑴在殿宇楼台、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高低错落、壮观雄伟之外,还有一个用眼睛看不见的故宫。这座用眼睛看不见的故宫,不是作为建筑以物质产品的形态存在的。作为明、清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中枢,作为封建帝王发号施令和朝夕生活的居所,故宫更是一件承载了太多历史沧桑和世事变迁的精神产品。 ⑵试问进出过故宫的人,当你面对着油漆斑驳的宫门上那锈迹斑斑沉重的铁锁时,你是否看到了尘封多年的宫闱秘闻;当你流连于青石墙缝里一簇固执盛开的黄色小花时,你是否捡拾到了一个至今还未醒转的宫女之梦;当你的目光追随那些越过阴森宫墙的乌鸦时,你是否担心过无法躲开太监们哀怒又充满渴望的目光…… ⑶我们看不见的,还有:那些在宫殿里飞来飞去的奏折,与奏折相关的阴谋、千里之外的战争,功臣的封赏、死人的头颅,转瞬倾覆的王朝、惊恐万状的宫娥、密如雨林的箭矢…… ⑷朱棣说:朕要迁都北平。 ⑸备料工作一直持续了十年,现场施工只用了三年零六个月。这一点有些出人意料。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皇帝终于拥有了众城之城——紫禁城。宫殿里没有杀戮,宫殿里充斥着庙宇般的宗教气息,皇帝以仁爱悲悯的神圣形象出现,但酷刑和杀戮在另外的场所里加倍进行。血迹正在宫墙上结痂和风干,但宫殿依然需要血的滋润,皇帝永远需要别人为他的存在而付出代价。前朝后廷,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是皇帝的两面性。或许所有的皇帝都具备这双重性格。 ⑹帝王为什么要建造如此庞大的宫殿群?是与广阔的疆域形成几何上的比例关系,还是与丰富的世界构成视觉上的平衡?无疑,宫殿群改变了人与自然的比例尺。即使从远处观看,宫殿群依然显得威武和高大,因为与宫殿群相比,那些参照物显得那么弱小。帝王站在宫墙上,会看到什么?……在这权力的迷宫中,他们看到了基业的永恒吗?那不过是一种错觉。场面宏大的宫殿群迷惑了他们,他们迷失在自己建造的迷宫里。 ⑺对于故宫来说,明清两代二十四个皇帝,仅仅是虚拟的主人,陈列于历史的花名册上;而那一代又一代的嫔妃、太监乃至顶礼朝拜的文武百官,都已陆续化作了风中的幻影,甚至连一根羽毛都未留下。好大的一阵风哟,刮过红墙、琉璃瓦、有石兽守望的翘檐,刮过无知的树木和泛黄的纸张,把记忆里的龙飞凤舞、莺歌燕语席卷而去。 ⑻紫禁城的主人,并不仅是二十四位,还有李自成,这颗从紫禁城上空划过的流星。作为大明王朝的掘墓人,他曾在皇帝的庄园里跑马圈地改元大顺称帝而治。虽然他只在紫禁城里做了四十二天皇帝,只在龙床上睡了四十二个夜晚,但草鞋战胜了龙靴,锄头战胜了王杖。这是紫禁城历史里不应该被忽略的一页。 ⑼现在,每一位走进故宫的游客,都可以抚摸那些精美而又冰凉的雕栏玉砌,既然可以触探到历史的体温,也必然会留下自己或清晰或模糊的指纹。 ⑽借着一次短暂的游览,来深入地了解故宫,显然是困难的,不可能的,甚至是徒劳的。故宫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根椽子,隐藏着一段段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大有来头,隐藏着一些细节。每个细节都有头有尾,另有细节藏在其中。当一座座雄伟的宫殿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已经无法计算,它究竟跨越了多少个细节,才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我们站在它的面前,只能看到它正面的局部,而永远不可能看到它的背面——包括空间的背面和时间的背面。 ⑾民间传说中,清顺治帝走出紫禁城,出家为僧。四海云游时,他路过了自己居住过的宫殿,看到了几十年前的自己。他吟道:“……朕为山河大地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朕今撒手归西去,管你万代与千秋。” ⑿然后,他转身离开。他就这样从这里消失,像一缕云飘过,没有人注意,仿佛他从来不曾来过。 ⒀这情景,如同此时此刻的我们,站在这雄伟庄严庞大既看得见又看不见的故宫面前。(本文有删改) 10.第六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他们迷失在自己建造的迷宫里”?(4分) 11.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4分) 12.作者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描述了“看不见的故宫”。请结合全文赏析这一写作技法。(6分) 13.本文为什么以“看不见的故宫”为题?谈谈你的看法。(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