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河北唐山一中2016—2017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2-17 15:50

三、文言文阅读(19分)
邓肃,字志宏,南剑沙县人。少警敏能文,美风仪,善谈论。居父丧,哀毁逾礼。入太学,所与游皆天下名士。
钦宗嗣位,补承务郎,授鸿胪寺簿。金人犯阙,肃被命诣敌营,留五十日而还。张邦昌僭位,肃义不屈,奔赴南京,擢左正言。先是,朝廷赐金国帛一千万,肃在其营,密觇,均与将士之数,大约不过八万。至是为上言之,且言:“金人不足畏,但其信赏必罚,不假文字,故人各用命。朝廷则不然,有同时立功而功又相等者,或已转数官,或尚为布衣,轻重上下,只在吏手。赏既不明,谁肯自劝?欲望专立功赏一司,使凡立功者得以自陈。若功状已明而赏不行,或功同而赏有轻重先后者,并置之法。”上从之。朝臣受伪命者众,肃请分三等定罪。上以肃在围城中,知其姓名,令具奏。肃具言之,上以为然。
耿南仲得祠禄归,其子延禧为郡守,肃劾:“南仲父子同恶,沮渡河之战,遏勤王之兵,今日割三镇,明日截两河。及陛下欲进援京城,又为南仲父子所沮。误国如此,乞正典刑。”南仲尝荐肃于钦宗,肃言之不恤,上嘉其直,赐五品服。范讷留守东京,不战而逃。肃言:“讷出师两河,望风先遁,今语人曰:‘留守之说有四,战、守、降、走而已。战无卒,守无粮,不降则走。’且汉得人杰,乃守关中,奔军之将,岂宜与此。”讷遂罢。内侍陈良弼肩舆至横门外,买入内女童,肃连章论之。时官吏多托故而去,肃建议削其仕版,而取其禄以给禁卫,乞追付有司以正其罪。肃在谏垣,遇事感激,不三月凡抗二十疏,言皆切至,上多采纳。
会李纲罢,肃奏曰:“纲学虽正而术疏,谋虽深而机浅,固不足以副圣意。惟陛下尝顾臣曰:‘李纲真以身徇国者。’今日罢之,而责词甚严,此臣所以有疑也。且两河百姓无所适从,纲措置不一月间,民兵稍集,今纲既去,两河之民将如何哉?伪楚之臣纷纷在朝,李纲先乞逐逆臣邦昌,然后叛党稍能正罪,今纲既去,叛臣将如何哉?叛臣在朝,政事乖矣,两河无兵,外夷骄矣,李纲于此,亦不可谓无一日之长。”执政怒,送肃吏部,罢归居家。绍兴二年,避寇福唐,以疾卒。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赏既不明,谁肯自劝   劝:勉励      B.肃言之不恤          恤:救济
C.会李纲罢             会:恰逢      D.叛臣在朝,政事乖矣  乖:违背
15.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邓肃“论议抗直”的一组是(    ) (3分)  
①肃义不屈,奔赴南京     ②欲望专立功赏一司,使凡立功者得以自陈 
③误国如此,乞正典刑     ④奔军之将,岂宜与此 
⑤李纲真以身徇国者       ⑥李纲于此,亦不可谓无一日之长
A.①④⑤        B.③④⑥      C.①②③        D.②⑤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邓肃是南剑沙县人,他很孝顺,在为父亲守丧期间,他悲伤过度以致损毁了身体。张邦昌建立伪政权后,他不肯同流合污,于是奔赴南京,任左正言。
B.邓肃认为金国赏罚分明,不弄虚作假,所以军士肯于用命。于是建议朝廷设立专门管理功赏的机构来规范赏罚制度,得到皇上许可。
C.金国入侵,邓肃奉旨前往金营,被金军扣押五十天才放回。在此期间朝廷赏赐金国丝帛一千万,邓肃在其军营偷看到分给将士的不过八万,他由此认定金国不足畏。
D.李纲任宰相时,邓肃认为他技艺疏浅,机变不足,建议免去其职务,因此惹恼皇帝,被罢免官职。
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上以肃在围城中,知其姓名,令具奏。(5分)
⑵肃建议削其仕版,而取其禄以给禁卫,乞追付有司以正其罪。(5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10分)
江上
董颖①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②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①南宋诗人,一生穷困潦倒,漂泊异乡。②摩挲:用手抚摩。
18.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19. “待汝成阴系钓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五、语言运用(22分)
20.“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__________,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 的开篇词。(2分)
21.下列语句与何人有关?(4分)
A.望梅止渴(      )         B.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C.身在曹营心在汉(      ) D.三顾茅庐(         )
22.背诵默写(6分)
(1)《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________, ________
(2)《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用高超手法描写动人音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用心写一副春联(10分,其中书法5分,内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60分)
请以《年味》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