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2-16 17:57
答案:
一、(一)
1.A(张冠李戴。是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在考古学上确立了殷商文明的存在”,殷朝文明并不属于“二里头文化”) 
2.D(A“研究我国历史”无中生有;B“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不是许宏的观点;C原文是说“几乎提前”)
3.B(“世界上最早的二孔骨笛”错,原文是说“迄今为止考古界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二孔骨笛”)
(二)
答:
4.D(A项“不屑”于文无据,“还未成名,还不为人所知”表述不当,毕竟当时凯恩斯已是剑桥大学教授,且主编了经济杂志。B项“很多”“从事反战宣传”与原文不符,文中只提到“几位反战的朋友”(第2 段)、“剑桥那些反战朋友”(第5段)。C项“跪在草地上”与文不符,原文是“跪在一小块草席上”。)
5. ①创立被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三大革命之一的宏观经济学,倡导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②以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的身份到巴黎出席和平会议,并写下《和平的经济后果》一文。(4分,每点2分)
  6. ①有赤诚报国的使命感。当国家陷入危急之中,勇于担当,挺身而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②有严守机密的责任感。虽然知道政治暗流与政府用意,并不急于在朋友面前为自己辩解;③有直面政治黑暗的正义感。看到和平会议凌辱自己坚信的恕道,毅然提交了辞职信。④有淡泊名利的睿智。有着出世的精神,甘愿放弃财政部的高官厚禄,重返宁静的书房。⑤有将理论化为实践的毅力。身为学者,针对国家经济的现实情况,创立并实践宏观经济学。(5分,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3分,3点满分。)
(三)
7.C E
(C.“豪爽”错。表现的是老梁颓唐、抑郁的心情。E.“寄寓了作者对两位老人深切的同情”错。标题针对的只是老梁。)(4分。每项2分。)
8.①以白诗触发老梁的感慨,推动情节发展(过渡)。②以小燕离巢只剩悲伤的老燕,烘托人物心情,刻画了一个孤独、悲伤的老人形象。③诗歌内容与老梁的境遇相似,以“空巢”暗示主题。(4分。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到3点给满分。答到大意即可。其他答案如“点题”等酌情给分。)
9.①小说一方面通过一位赴美教授成为空巢老人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孤独老友的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作者对老人的遭遇与中美文化差异的思考;②另一方面通过一位饱受磨难却“始终没有失去信念”而努力工作的教授的遭遇,批判了政治运动对知识分子的迫害,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6分,每方面3分。答到大意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二、
10.D(大军东讨,柱国李弼为别道元帅,妙简英寮,数日不定。周文谓弼曰:“为公思得一长史,无过薛端。”弼对曰:“真才也”乃遣之。)
11.C.(周代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后代爵位等级情况复杂多变)
12.A(“打退了贺兰懿的进攻”不符合文意0
13.(1)薛端一行人正准备渡过黄河,正好遇到天黑的时候,薛端便与宗族及家童等密谋反叛东魏。(得分点:方、济、会各1分,句意2分)
(2)薛端长期担任选官,很有鉴识人才的才能,经他提拔任用的人,都能人尽其才。(得分点:鉴、擢、得各1分,句意2分) 
14.A.C(选对一个给2分,选对两个给5分)(A没有“神态”描写,应是“动作、妆扮”;C“鸾凤”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15.①这两句用了想象(或虚写)的手法写出佳娘希望有一天能实现“九天歌一曲”的愿望。②借词人对歌女的充分肯定表达了词人对佳娘的欣赏和赞美,并住院她有更好的舞台和未来。③同时,也是借希望佳娘能被欣赏、重用,来表达自己希望被重用,能够大展宏图的愿望。(每点2分,共6分)
16.(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B(①纵横捭阖:以辞令测探、打动别人,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联合或分化的手段。②朝令夕改:早晨下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变,使人民无所适从。③拍案而起:一拍桌子猛地站起来。形容非常愤慨。④浑水摸鱼: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攫取利益。⑤攻守同盟:原指一些国家缔结军事盟约,以求在行动上协调一致。后比喻同伙间的串通合作,互不揭发。⑥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良马。比喻拘泥成法,不知变通,按教条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找,易于获得。)
18.D   (A.“获得……”成分残缺。B.“划出……已成为……”结构混乱。C.搭配不当。“促成……风尚”应为“掀起……热潮”。)
19.A
20.①气候变化对土壤侵蚀形式多样/气候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②比如降水③有时又很轻柔(共5分,答对一空2分,答对两空4分,答对三空5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21.“地方传统文化研究”包括剪纸、青铜、对联等地方传统文化和书院、植物等校园文化两类。开发为校本教材后,作为第二课堂内容。(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