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稍长,从其乡人孟先生学,孟之徒恒百余,独指秀夫曰:“此非凡儿也。”景定元年,登进士第。李庭芝镇淮南,闻其名,辟置幕中。 秀夫才思清丽,一时文人少能及之。性沉静,不苟求人知,每僚吏至阁,宾主交欢,秀夫独敛焉无一语。或时宴集府中,坐尊俎间,矜庄终日,未尝少有希合。至察其事,皆治。庭芝益器之,虽改官不使去己,就幕三迁至主管机宜文字。德佑元年,庭芝上其名,除.司农寺丞,累擢至宗正少卿兼权起居舍人。二年正月,以礼部侍郎使军前请和,不就而反。二王走温州,秀夫与苏刘义追从之,使人召陈宜中、张世杰等皆至,遂相与立益王于福州。宜中以秀夫久在兵间,知军务,每事咨访始行,秀夫亦悉心赞之,无不自尽。旋与议宜中不合,宜中使言者劾罢之。张世杰让宜中曰:“此何如时,动以台谏论人?”宜中皇恐,亟召秀夫还。 时君臣播越海滨,庶事疏略,属井澳风,王以惊疾殂,群臣皆欲散去。秀夫曰:“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 乃与众共立卫王。以秀夫为左丞相,与世杰共秉政。时世杰驻兵崖山,秀夫外筹军旅,内调工役,凡有所述作,又尽出其手。虽匆遽流离中,犹日书《大学章句》以劝讲。 至元十六年二月,崖山破,秀夫走卫王舟,而世杰、刘义各断维去,秀夫度不可脱,乃杖剑驱妻子入海,即负王赴海死,年四十四。 方秀夫海上时,记二王事为一书甚悉,以授礼部侍郎邓光荐曰:“君后死,幸传之。”其后崖山平,光荐以其书还庐陵。大德初光荐卒其书存亡无从知故海上之事世莫得其详云。 (节选自《宋史·陆秀夫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德初/光荐卒其书/存亡无从知/故海上之事/世莫得其详云 B﹒大德初/光荐卒/其书存亡无从知故/海上之事/世莫得其详云 C﹒大德初/光荐卒/其书存亡无从知/故海上之事/世莫得其详云 D﹒大德初/光荐卒其书/存亡无从知故/海上之事/世莫得其详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辟置:宋代各路安抚司、转运司、知州等,可自选官员,称辟置,即征聘人才,置为僚属。 B﹒迁、除、擢、权,是古代官职升迁常用的词语,但是汉代时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C﹒起居舍人:官名,掌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而舍人指战国及汉初王公贵人私门之官。 D﹒言者:即谏官,对君王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有“廷诤”和“上封事”两种规劝形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陆秀夫才华出众。年少求学时,孟先生很看重他;中进士后,又得到李庭芝的赏识和重用,庭芝即使调动官职也不让他离开。 B.陆秀夫性格沉静。他虽才华出众,却不苟且求人了解自己。每每同僚议事,他都沉默不发一言,即使在酒宴上神色也矜持庄重。 C.陆秀夫坚持己见。陈宜中是他上司,议事时他与宜中意见不合,但坚持己见,本就嫉妒他才能宜中指派言官对他进行弹劾罢免。 D.陆秀夫忠诚爱国。当张世杰、苏刘义各自逃生去了,秀夫考虑到难以逃脱,于是将妻子儿女赶下海去,自己背着卫王赴海而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张世杰让宜中曰:“此何如时,动以台谏论人?” ②时君臣播越海滨,庶事疏略,属井澳风,王以惊疾殂,群臣皆欲散去。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唐首,完成14?15题。 又雪 杜甫 南雪不到地,青崖沾未消。微微向日薄,脉脉去人遥。 冬热鸳鸯病,峡深豺虎骄。愁边有江水,焉得北之朝。 注:公元765年,杜甫离开草堂,顺江而下,因病暂住云安(今重庆云阳)。 14﹒下列对本诗有关内容的解说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描写了南方雪景,一个“沾”字传神地写出了南方积雪湿重不够蓬松的特点,突出了蜀地冬季环境的寒冷。 B﹒颔联连用两个叠音词“微微”“脉脉”,栩栩如生地描绘出雪仿佛在含情脉脉地离人远去,表达了诗人对蜀地的眷恋。 C﹒颈联“冬热”两句,通过“鸳鸯”“犲虎”对比揭示蜀地气候宜人和环境的雄奇瑰伟,也为末句写北归长安作铺垫。 D﹒尾联中“焉得北之朝”中的“北之朝”应指诗人向北回到京城长安,“焉得”二字写出诗人渴望回到京师的迫切心情。 E﹒诗人以“又雪”为题,摹景状物,情景交融,极富神韵。全诗语言朴实,刻画细致入微,诗人疾病缠身,寄托遥深。 15﹒“愁边有江水”,诗人忧愁如汩汩江水。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愁”。(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风,表达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的两句是:“ , 。” (2)白居易《琵琶行》中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琵琶女高超技艺和惊心动魄的音乐感染力的诗句是:“ , 。” (3)周敦颐《爱莲说》中表达观赏莲的态度的一句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