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河北定州中学2017届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5)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1-20 20:06
参考答案
1.C
2.D
3.C
4.C
5.B
6.ED
7.①先主动提出进步教授的言论实有不当之处,但大多数人对此深不以为然,不会造成的大的影响;②接着指出进步教授在学术上颇有成就,其言行是一时冲动所致,规劝后自有觉悟;③最后指出因家境贫寒,待遇又低,导致内心愁闷也是进步教授行为冲动的重要原因,暗示当局改善教师待遇。(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8.①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的培育:不干涉学生活动,对于闻一多的“过激”言论,虽有微词,但对当局解聘闻一多等数名进步教授的暗示不予理睬,并在约谈中极力保护。②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用人制度:用人不唯年龄,不唯资历,只凭真才实学。③关爱学生,启蒙后生的教育情怀:在学生与有一师军力的部队冲突时,不退避,设法保护学生,维护学生独立;事后教育学生,做事要有正确的判断和考虑。(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①在中国近代史上最艰难的时代,奠定了一个时代的品格——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②热爱教育,热爱清华,心系清华,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③在清华大学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取得巨大成绩,取得了堪称教育奇迹的教育成就;④为新中国培养和储备了大量奠基性的建设人才;⑤丰富的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的重要财富。(每点2分,答出4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10.C
11.A
12.D
13.C
14.C
15.B
16.①广州、英州地区从吉河到板步二百里,每年盛夏瘴气四起,来往过客中因此而死的有十分之八九。②起初,凌策刚刚考中进士时,梦见有人把六枚印放在剑上送给他,他后来到剑外任职总共六次,当时的人们都感到惊奇。
17.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长使英雄泪满襟
(3)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必有我师焉
18.用典,“故人昔有凌云赋”一句,借司马相如的故事来写老友的才华横溢(或者“割鸡”用作治理一县的代称,语出《论语•阳货》。对比,首联一是“凌云”,一是“陆沉”,将高才与不遇相对比。
19.(1)怀才不遇。从首联虽然才华横溢,有凌云之气,但如此才士,为何沉沦下僚呢?这一句以疑问形式出之,更能表现愤懑之情。(2)贫贱自守,不慕名利。“头白眼花”本应是儿孙绕膝、安度余年的时候,此时却还要奔走仕途。待到“儿婚女嫁”之后,才可望挂冠归去,终老家山。“儿婚女嫁”用《后汉书•逸民列传》中向子平的典故,写友人的为官,实是迫于生计,非其本愿,见出他不慕荣利的品格。
20.(构图要素:标识用波浪形的线条描绘出桥形轮廓,辅以“G20.2016.CHINA”和篆刻隶书“中国”印章。
内涵:①桥形轮廓能让人联想到杭州的“西湖断桥”,代表举办地的地域特点;②也寓意着G20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③图案中G20的“〇”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精神;④中文印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英文CHINA相呼应。(评分细则:“构图要素”2分,“内涵”答出任意2点即可得
21.
拒绝平庸
郭川不甘于平庸,追求有生命厚度的生活方式凸显了人的主动性和求索精神;当芸芸众生沉湎于对“已知”进行享乐性消费的时候,他却在勇敢地挑战“未知”。他用生命告诉我们 “拒绝平庸!”
郭川,“中国职业帆船第一人”。这位31岁时已任大型国企副总的青岛男子,在42岁时却毅然选择成为职业竞技帆船赛手,不停刷新自己和中国的帆船运动记录。他说帆船运动让他找到了“生命中注定属于他的东西”,“回归了真实的自我。”
他拒绝平庸!
也许郭川不是最优秀的,但他是最独特的。他仿佛是龙身上的一片逆鳞,闪烁着独一无二的光芒。他以最不循规蹈矩的精灵,在艺术的殿堂自由舒展,发挥自己无与伦比的激情。
拒绝平庸需要足够的勇气。
也许有人挣扎过拒绝平庸,却最终被流言或因内心不够强大而屈服于平庸。这时候,坚守住内心高地而带来的强大魅力熠熠闪光。
拒绝平庸需要一定的才情。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地说出“拒绝平庸”,因为拒绝就表明你决定为这个世界带来不一样的色彩。郭川做到了,当芸芸众生沉湎于对“已知”进行享乐性消费的时候,他却在勇敢地挑战“未知”。
拒绝平庸带给我们多少摄人心魄的震撼。
有些人,让世界为之惊艳。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永被湮没,而真正与平庸斗争的战士却已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只立于历史的另一边,颔首微笑。
诗人北岛喝出:“告诉你吧,我不相信!”拒绝成见,拒绝既定规则,拒绝那最默默无闻的路人甲:平庸。让每一颗星在夜空闪出最亮的光泽,让拒绝平庸的光芒似太阳普照真理人间。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