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安徽省安庆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5)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1-20 16:03
安庆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考试试卷
1.C(根据文中第一节的原话,判断这只是一种假设。)
2.B( “夸大、歪曲、捏造史实”,才不会给城市增添文化光彩。)
3.C (A是“一些地方政府”并非全部;B是扩大外延;D“只有/才”无中生有。)
4.B(杖:拄着拐杖)
5.A(都是表承接关系,而B分别为“用来”与“因为”的意思,C项分别是“它的”与“还是,表示商量语气”之意,D项分别是“这件事”与“宾语前置的标志”。)
6.D(后者才是主线)
7.(1)“这大概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吧?”于是大家一起重修。
(2)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
8.(5分)《旅夜书怀》以乐景写哀情,其描写的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登高》以哀景写哀情,用沉郁悲凉的秋景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
9.(6分)同:两诗均抒发了漂泊孤寂之情和家国之痛。异:《旅夜书怀》还表达了诗人心中的不平与悲愤,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的根本原因。
10.(1)大行不顾细谨  (2)风萧萧兮易水寒
(3)夙兴夜寐,靡有朝矣。(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1.(1)C D(C项不妥,父亲为自己没能为儿子的新居做贡献而不安自责;D项,“完全得益于父亲”不妥,“院子向阳”也是原因。)
(2)①“父亲的鞋子”既是文中的重要物象,又是行文的线索,串起了全文的叙事、议论和抒情。②以小见大,寻常的物象背后寄寓了深刻的人生意蕴。③“鞋子”是作者情感寄托的载体,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3)①淳朴、憨厚;②责任感强,把为儿孙建家立业当成自己的义务,为自己没能为儿子的新居做贡献而不安自责;③亲近自然,质朴纯厚。结合文本分析。
(4)示例一:不可删去。①以父亲的人生态度来反观我们自身,用对比的方式深化文章对于人生价值意义的思考;②紧扣“鞋子”这个物象,用形象的笔触批判现代人正在丧失自己纯朴的本性,使得文章更具思想的力量。
示倒二:可删去。①全文的叙述比较朴实,抒情和议论也倾向于内敛和含蓄,而这段文字批判的锋芒过于显露,与总体风格不够协调;②含蓄的表达反而能够给予读者更广阔的审美空问,涵咏之问,意味更加深远。
12.D(D. 察举制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13.B (A峥嵘岁月即不平常的岁月。B激浊扬清比喻抨击坏人坏事,褒扬好人好事。C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就是随环境漂泊,被迫适应,而无可奈何地改变自己。D八面来风:比喻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意见和其他资源。
14.A(B“不到30个左右”不合逻辑,删去“不到”或“左右”;C项缺少主语,删“对于”;D项主客颠倒,改为“智慧对于人类就像翅膀对于鸟儿一样重要”)
15.①容貌仅仅是容貌②人们更应该注重内在的修炼③一定不会那么美丽
16.(示例)安庆依山傍水,钟灵毓秀;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被誉为安徽之源;并且是我国早期道教、禅宗发祥地之一。
17.【审题核心】态度、不甘人后、勇争第一
【立意】(1)积极的态度决定成功的高度。(2)要有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精神。
(3)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争第一)。(4)勇于坐在生活的前排。
附【参考译文】
子瞻被贬到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房居住。齐安没有出名的山,而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山谷幽深寂静。里面有佛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在茂密的松树枥树丛中,寂寞清静,与世隔绝,见不到车马的踪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南下。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至忘记了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都不觉得时间过得很久。
然而将往西山去时,就要从青松翠柏之间经过,走过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会见到稍微平坦的地方,游览者到此一定会休息。人们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赏,躲在茂密林阴下小憩,向下可俯视滚滚大江,向上可仰望巍巍高山,旁边可扫视小溪幽谷,风云变化和树林山脚正面、反面的种种景象,都在人们身边呈现出来。平地上有一座破旧的亭子,它的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够坐下许多游客。亭子旁有几十棵古木,似都有百围之大、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子瞻每次一到树下,就整天斜视着它们。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倒,子瞻趁机将那倒下老树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子瞻与朋友们进山看了看,相视而笑,说道:“这大概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吧?”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才算完备了。子瞻对这件事极为高兴。
从前我年轻时,跟随着子瞻游览各地。遇山就登山,遇水就泛舟,子瞻都未尝不是带头走在我的前面。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子瞻就总是为这事不愉快。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悠闲自在地在泉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着落在山沟中的果子,从溪中舀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往往把他当成神仙一般的人物。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以使心情畅快的事最叫人喜爱。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