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1-18 21:45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牡丹 
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从去年与牡丹的相聚落笔,把人世间的深厚情谊浓缩在重逢的特定场景之中。
B.颔联中“巫峡散”承上文的怨别离,拈来巫山云雨的故事,给人花之恋抹上梦幻的色彩。
C.颔联“武陵期”典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的故事,用典新颖别致,饶有兴致。
D.颈联以“馨香”、“不语”刻画牡丹形象,又以“传情”、“彼此知”关照前文。
E.尾联回到现实,写作者于栏边安放了枕席,如对故人一般抵足而卧,互诉衷情。
15.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用“        ,           ”两句描绘了一只由鲲幻化而成的大鹏鸟振翅高飞的壮观景象。
(2)在《师说》中,韩愈指出学生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其原因是“         ,           ”。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守城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一句是“           ”。
第Ⅱ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21.下面是某校“校园诗会”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前不久,一则几经反转的新闻事件引起广泛关注,一位79岁的老人跌坐在一辆玩具汽车前,被网民、媒体定义为“碰瓷新高度”,招来骂声一片。然而,真相却与传言截然相反,大妈的确被玩具车撞倒受伤,也被孩子家长及时送到医院,非但没有敲诈勒索,而是婉拒了多方更多的赔偿。真相曝光后,网友和媒体纷纷致歉,一位记者坦言:他乍看网传视频时想当然地认为老人在碰瓷,完全忘掉了新闻人应该先问真假再断是非,事后很是惭愧。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