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西南昌八一中学等六校2016~2017学年高一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4)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1-18 10:17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卷参考答案
1.A【潜蛟(qián)相勖(xù)诺言 (nuó)】
2.C【群贤毕至、崇山峻岭、世外桃园源】
3.A【A项,终南捷径: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B项,“珠联璧合”意思是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这里主语和珠联璧合不搭配。C项,“妙笔生花”形容写文章出色。此处为用错对象。D项,责无旁贷: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此处重复累赘。可将“政府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改为“政府责无旁贷”。】
4. B【对于排序题,首先应当找到中心话题,确定首句;然后再根据一些相关的连词、代词等标志性词语和句间关系来排列。纵观四个句子,中心话题是 “我们要求美国实践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的诺言。②④写美国的做法,①句是针对④中的“资金不足”谈看法,故④应介于②①之间;③结论句。】
5.C【A项,句式杂糅,“预计”和“估计” 除去一个。B项,“一直被翻得破烂不堪”由于暗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D项,语序不当,可改为“今天投资百万元所带来的效益”。】
6.B【“世间”不是古今异义词,其他全是。】
7.B【题中②⑤⑦⑧⑩正确,①惩:受创而改变;③赍:赠送;④故:仍旧;⑥愆:拖延⑨修:修洁美好】
8.D【A项,说-脱;B项,错—措,圜—圆;c项“郁邑”通“郁悒”D项,“讌”通“宴” 、 “离”通“罹”、 “取”通“娶”。】
9.D【①和⑥为状语后置句;②④⑨为判断句;③⑦为定语后置句,③“之”为标志,⑦“者”为标志;⑤为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⑧是用“于”表被动的被动句,⑩为省略句,省略了“之”,应为“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10.B【B.谬:错误;茂:茂密;众:多;A.侧:从旁边,名词作状语。觞:喝酒,名词作动词。名:命名,称,名词作动词;C.深:深度。形容词作名词;D.少:年龄小的人,形容词作名词。险远:险远的地方,形容词作名词。】
11.D西:向西飞去。
12.C项“乎”均为助词,用在形容词后,相当于“然”;A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B项,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D项,连词,和/介词,和。
13.C“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是动静结合。
14.共7分(1)从不变的一面看,万物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还羡慕什么呢?(一线1分,共3分)
(2)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一线1分,共4分)
【参考译文】
(乙)于是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一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15.清澈。(2分)寄寓了诗人喜清厌浊(喜欢清新的大自然,厌恶混浊的帝京,或答出清寂中又含空悲孤寂)的情怀。(2分)
16.运用比喻手法来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1分)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1分)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1分)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中。给人以形象生动,身临其境之感。(1分)
17. (1)呦呦鹿鸣   我有嘉宾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3)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4)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8. BD【B项“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审美情趣是倾向曲折、博大和朦胧的”不正确。从原文“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可知这是作者朋友的观点,并不能直接表现作者的审美情趣。D项作者前后的笔法不同,雨中游西溪主要为写景,晴日游西溪写人记事。】(一项2分,共4分。超过数量选择,都不给分。)
19.①参观古墓的“恐怖、不安”和静莲庵堂的清茶涤荡相映成趣;②乘车去西溪,感受沿山大道景色的空明青翠;③乘船赏景,感受西溪的回环和秀美;④少女摇船,领略竹西歌吹般的闲情。(一点1分,共4分)
20.每项答案2分,前后句各1分。共6分。
⑴采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游船在水中的荡漾和风景的宜人。
⑵运用比喻(或者通感)的手法,形象再现了少女摇橹使桨的优美画面和柔和情调。
⑶运用夸张(或者叠词)的手法,表现了西溪的晴明浩荡令人荡气回肠。
21.共7分。示例:同意这一观点。(1分)
微雨西溪图中,在微雨的背景下,营造了湿风吹冷、野草飘香的氛围,为全文营造了朦胧素淡的诗意。(1分)游赏路上,天色是“阴阴漠漠的”,呼吸的是“野草花的气息”;(1分)高坐车上,所见的是“一派空明”,“渺渺茫茫,青青绿绿”的雨中山水图;(1分)乘船游览,又以一幅少女摇舟图叙写出摇船少女的风姿,竹西歌吹般的闲情,既让人感受到一种文人的浪漫情怀,又让人感受到悠然的诗意。(1分)
晴日西溪图中,午后斜阳里流连于弹指楼上,观景、挥毫、饮酒,晚烟中的洞箫,凡此种种,无不透露出闲情诗意;(1分)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勾勒出一幅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的夕阳芦荡图,营造了浓重的诗意氛围,让人在品读文人雅趣中产生美的艺术感受。(1分)(如答不同意,言之有理即可)
22.王羲之变革了楷书,发展了草书,确立了行书的地位。(一短句1分,共3分)
23. 王安石在位高权重之时,并不欣喜;在隐退山林之时,并不怨恨(分句前后各2分,共4分)
24.作文:建议各校以40分为切入点,上下浮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