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北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2016-2017学年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4)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1-17 15:53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一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宠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奇。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B.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C.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D.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匈奴是我国古代对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一种称谓,他们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漠,以放牧为生。
B.烽火是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古代在边境建造的烽火台,通常台上放置干柴,遇有敌情时则燃火以报警。
C.乘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两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
D.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此称号由头曼单于创造,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牧治军严厉,用兵谨慎。李牧在边关抵御匈奴时,就规定如果匈奴进攻,他的士兵只能进入营垒坚守,不能主动出击。
B.李牧做事坚持原则。当赵王想再次启用李牧抵御匈奴时,李牧闭门不出以生病推辞,赵王最后不得不答应他的要求。
C.李牧善于捕捉战机。李牧认为与匈奴决战的时机到了时,他采用了诱敌深入的策略,打败了匈奴,使匈奴再也不敢靠近赵国。
D.李牧性格刚烈。赵王听信了宠臣郭开的谗言,派人代替李牧,李牧没有听从命令,赵王派人就地逮捕了他。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5分)
(2)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奇(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蝶 恋 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4.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词开头一句是写景,特别是对“青杏”的描写,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冲淡了先前因为“残红”而生的伤感之情。
B.词上阕描写了一组初春景象,虽有些亮色,但由于缺少了花草,词人感到更多的是衰败和萧索,这也是词人此时心境的写照。
C.词中“墙里”、“墙外”分别重复,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
D.词下阕写人,描述了墙外行人对墙内佳人的眷顾及佳人的淡漠,让行人心生惆怅。作者通过这样一组意象的刻画,表现了其抑郁的心绪。
E.综观全词,词人表达了一种欲奋发有为而不得的伤感之情,这也反映了词人的一段心理历程,意境鲜明,语言明白晓畅。                                                      
15.本词首句的“褪”字流露出浓郁的情感,请赏析其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高望远,没有寻觅到英雄遗迹,表达了物是人非伤感的句子是:             ,             。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苏轼经过对比, 发出自嘲和感叹后, 面对江月和现实, 不免流露人生消极情绪的句子是:             ,             。
(3)《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含其中的诗句是: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