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选择各3分,翻译各3分,共15分) 张问达,字德允,泾阳人。万历十一年进士。历知高平、潍二县,有惠政。征授刑科给事中。宁夏用兵,请尽蠲全陕逋赋,从之。父丧除,起故官,历工科左给事中。帝方营建两宫,中官利干没,复兴他役,问达力请停止,不纳。俄陈矿税之害,言:“阉尹一朝衔命辄敢纠弹郡守甚且纠抚按重臣而孙朝所携程守训陈保辈至棰杀命吏毁室庐掘坟墓不一按问若万方怨恫何”典试山东,疏陈道中饥馑流离状,请亟罢天下矿税,皆不报。已,巡视厂库。故事,令商人办内府器物,佥名以进,谓之佥商。而诸高赀者①率贿近幸求免,帝辄许之。问达两疏争执,又极论守训罪,并寝不行。进礼科都给事中。 三十年十月,星变,复请尽罢矿税。时比年日食皆在四月,问达以纯阳之月其变尤大,先后疏请修省,语极危切,帝终不纳。寻迁太常少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所部水灾,数请蠲贷。帝方营三殿,采木楚中,计费四百二十万有奇,问达多方拮据,民免重困。久之,召拜刑部右侍郎,署部事兼署都察院事。 天启元年冬,代周嘉谟为吏部尚书。连掌内外大计,悉持公论。当是时,万历中建言诖误获谴诸臣弃林下久,死者已过半。问达等定议:以廷杖、系狱、遣戍者为一等,赠官荫子;贬窜、削籍者为一等,但赠官。获恤者七十五人。 问达历更大任,持议平允,不激不随。先以秩满,加太子太保,至是乞休,疏十三上。诏加少保,乘传归。五年,魏忠贤擅国。御史周维持劾问达力引王之寀植党乱政,遂削夺,命捐赀十万助军兴。顷之,问达卒。以巡抚张维枢言,免其半,问达家遂破。崇祯初,赠太保,予一子官。 ①高赀者:有钱的富商。赀:钱财,财货。 (节选自《明史•张问达传》)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阉尹一朝衔命/辄敢纠弹郡守/甚且纠抚按重臣/而孙朝所携程守训陈保辈/至棰杀命吏/毁室庐/掘坟墓/不一按问/若万方怨恫何 B.阉尹一朝衔命/辄敢纠弹郡守甚/且纠抚按重臣/而孙朝所携程守训陈保辈/至棰杀命吏/毁室庐/掘坟墓/不一按问/若万方怨恫何 C.阉尹一朝衔命/辄敢纠弹郡守/甚且纠抚按重臣而孙朝/所携程守训陈保辈至/棰杀命吏/毁室庐/掘坟墓/不一按问/若万方怨恫何 D.阉尹一朝衔命/辄敢纠弹郡守/甚且纠抚按重臣/而孙朝所携程守训陈保辈至/棰杀命吏/毁室庐/掘坟墓/不一按问/若万方怨恫何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星变:星象的异常变化,古时谓将有凶灾。例如文中“比年日食皆在四月”的天象变化,也是“星变”。 B.中官:文中指“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成员役使的官员,又称“阉人”。 C.知:主持、管理的意思。文中“知高平、潍二县”就是先后任高平县、潍县的县令。 D.典试:科举考试最高等第,皇帝出题,官员到地方主持,文中指张问达主持山东的科举考试。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问达执政公允,勇于承担重任。对于前朝那些蒙冤已久甚至已经死去的大臣,他按照处罚程度轻重不同,分别加以抚慰、保护。 B.张问达心系苍生,关心百姓疾苦。宁夏打仗,他请求免去陕西全省拖欠的赋税;后来到山东,又请求废除矿税,皇帝全都答应。 C.张问达忠诚机智,善抓机会进谏。他看到星象发生变化,认为这种情况常常预示异常的灾害,就借机请求皇帝修身反省,但皇帝并没有接受。 D.张问达正直敢言,不怕触犯权贵。宦官们从营造宫殿的款项中获益,他力请停工;他发现宦官与商人勾结,又上疏争执请求查办。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而诸高赀者率贿近幸求免,帝辄许之。(3分) (2)先以秩满,加太子太保,至是乞休,疏十三上。(3分) 11.课内翻译:(一句2分,共8分) (1)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2)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二)古诗文阅读 (9分) 雨夜读书 [宋] 陆游 一灯如萤雨潺潺,老夫读书蓬户间。 但与古人对生面,那恨镜里凋朱颜。 功名本来我辈事,人自蹭蹬①天何悭? 君看病骥瘦露骨,不思仗下②思天山。 [注]①蹭蹬:比喻失意潦倒。 ②仗下:借指朝堂。 12.首联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请结合手法简要分析。(4分) 13.诗歌里蕴含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三)名句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4、补写名篇名句(10分) (1)陆游《书愤》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 , 。 (2)《蜀相》一诗中,杜甫将自己对诸葛亮的憧憬、仰慕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融成千古名句 , 。”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 , 。 (4)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 , ”来委婉地劝诫唐王朝统治者要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表现宇宙永恒,生命代代相传的句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