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福建省三明市四地六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协作卷语文试题及答案(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1-11 15:54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三明市四地六校联考协作卷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 (满分3分) B, (B项理解不正确,中国的诗歌创作以篇幅短小见长,但因此形成的特点是:富于暗示性,而不是深奥难懂)
2. (满分3分) D,(D项“暗中讥讽西洋诗歌之短弊。”在文中并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
3. (满分3分) B,(A项“诗歌越短越好,长篇是没有价值的。”理解不正确,原文是“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C项,“却是尖刻斩截的”表述不正确,原文是“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过于绝对化。D项,“是想说明中国诗有很多是使用疑问语气来作为结束的”理解不正确,由原文可知,作者引用贾岛的诗目的是想说明中国诗具有含蓄的美。所以选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
4. (满分4分) 当地规矩是过渡不收过渡人的钱,卖皮纸的坚持要给,老船夫收下一枚铜子,却搭上一把烟叶。(2分)详写这一“争持”,表现了边城民风的淳朴。(2分)
5. (满分4分) 唢呐声,可能勾起了 祖父对翠翠母亲的回忆,孙女翠翠也到了唢呐送嫁的年龄,该有个好的归宿,(2分)这些让他忧喜参半。(2分)
6. (满分5分) 端午鼓声、迎婚喜轿,这些勾起翠翠两年前与傩送相识的记忆,(2分)少女对朦胧的爱情有所憧憬,羞涩矜持又让她难于向爷爷诉说。(2分)翠翠请祖父吹《娘送女》的曲子,寄托的是自己少女的情怀。(1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3分)
7. (满分4分) 因为生物学界认为昆虫行为是绝对有异于人的,(2分)把昆虫群居的活动跟人类事务相联系是违反科学的。(2分)
8. (满分4分) 讽刺人类的自大心理,渺小的蚂蚁的很多行为与我们相似,我们却不愿意或不敢承认这一事实,真是有些为难。
9. (满分5分) 作者往往把生物的行为拟人化,这就形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2分)如说蚂蚁“喂养家畜”“使用童工”“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等等,就是把生物当作人来写,让人觉得亲切。(1分)
好处:作为科普作品,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便于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能够化雅为俗,拉近同读者的距离,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2分)(意思对即可)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35分)
四、文言文阅读(19分)
10.(满分3分) B
11.(满分3分) C(除,授予官司职)
12.(满分3分)  A(这篇文章表达了李密的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但绝非看透官场,不想做官,而是对晋武帝不了解此时不宜做官。所以选A。)
13.
(满分5分)(1)农夫把春天来了(这件事)告诉我,我将要到西边的田地耕作。(注意状语后置的句式)
(满分5分)(2)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志?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
五、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4.B、E (满分5分,答对一个得3分,只能选两个,多选得0分)
15.(满分6分)
体裁: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2分)
内容:①都表达了作者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的对人的思念;②都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2分,以上两点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写法:①都是在第三四句点明题旨,深化意境;②都拿去年与今年相比。(2分,以上两点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六、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5分)
16.
(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分)
(2)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分)
(3)潦水尽而寒潭清(1分)
第三部分 语言运用表达(80分)
七、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满分3分) C,“原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含贬义)。用于“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应用“原型”。“处置”指处理、发落、惩治;“处治”指处分、惩治。用于交通事故,应用“处置”。“熔化”指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为液体;“融化”指(冰、雪等)变成水。用于“保险丝”,应用“熔化”。
18.(满分3分)A (A“不孚众望”,孚: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B“功败垂成”,指事情就要成功的时候却遭到了失败,多含有惋惜之意。C“感同身受”,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像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我”就在现场,就是 自己亲身领受,不是“就像”。不合语境D“春意阑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初春怎么会春意将尽呢?自相矛盾。不合逻辑)
19.(满分3分)A(B搭配不当,“宝座”改为“称号”。C成份残缺,最后加“等症状”。D不合逻辑,“普通患者”包括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
20. (满分3分)A,(这则故事主要的大意是苦思不得的情况下,由于偶然的事情而找到了答案。A重在说对事情的执着,与故事内容理趣不符)
21.(满分3分)B(把握整个语段的内容倾向,则可看出分号所标明的层次内的内容前后两句之间在语意上属对比关系,只要把握这一点,则可选出适当语句)
22.(满分5分)示例:班级分享阅读活动将分组进行,各组要确定阅读主题和书目,并完成海报等作业;班内则将开展海报展示、笔记漂流等活动,并通过投票对各组阅读成果进行评比。(每个信息点1分,表达通顺连贯1分)
八、作文题(60分)
23.作文立意参考意见:
“有人说”与“又有人说”形成对照,取其中一人的说法,即两者可以选择其一来写。两者都写,可能会写糊涂的,要注意进行辩证分析,要以其中一方为主,兼顾其他。
“如果不喜欢,那就去改变”,意思是在你不喜欢的不如意的情况下,你就要敢于改变自己,改变周遭,改变世界。这是一种勇者、有魄力者的表现。例如:苏轼不能改变朝廷不重用他的客观现实,就改变自己的心态;林则徐面对无法改变的朝廷积弱局面,他改变自己投身造福百姓的民生中;刘伟不能改变的残疾的客观现实,改变自己的生活工作方式;旭日阳刚面对暂时无法改变的地位,以歌声来让自己快乐等等。
“即使不喜欢,那也要去适应。”意思是在客观情况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就得去适应环境,这是一种智者的表现。适应的问题无时不在,不可避免地存在 于我们的生命历程中。生活不可能静如止水、波澜不惊,我们时时都会面对各种变故;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一马平川,我们也会遭遇失败和挫折;生活不可能总是如歌行板、水乡夜曲,我们也会碰到厄运和灾祸。当变故出现时,当失败和挫折发生时,当厄运和灾祸降临时,我们面对的首要问题便是:学会适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的一生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