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中2017届高三段三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粗疏宽泛的论述”错误,原文“严羽系统地探讨诗法,后世诗法及文法的基本问题大多不出此范围。宽泛意义上的格调论,……” 2.A【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自此论诗就要偏重于境界方面”于文无据。 3.B【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后世探讨诗、文法都在此范畴”错误,说法绝对,原文是“严羽系统地探讨诗法,后世诗法及文法的基本问题大多不出此范围”。 4.A、D [解析]B项中称余会全听说羊的来历后情绪激动,深感自己处境与之相似,这与原文中所描写的“似乎有什么深远的意思一闪而过”情况不符,余会全所受到的触动并不是强烈而明确的。C项中“木架像一个庞然大物的骨架标本”主要表现了余会全在消沉的情绪之下眼中事物的颓败、空洞,与乡土气息没有关系。 5.①“谷仓顶上的羊”情形反常,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谷仓顶上的羊”点明行文线索,小说以它为情节发展的线索,展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⑧“谷仓顶上的羊”具有象征意义,它象征着独立自由的生命意志,营造了强烈的艺术效果。④“谷仓项上的羊”是小说的主要描写对象,以之为题与情节相呼应,切合小说的主要内容。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 6.①这一情节是理解余会全人物形象的关键。谷仓顶上的羊所展现的自信、自豪、自由的精神面貌,与余会全先前在现实环境中流露出来的生命活力的委顿,形成鲜明对比,引起了他对自我生存方式的反思。而身为副市长的余会全再次提起这段往事,更加说明,那只羊深深触动了余会全,时时鞭策他直面困境,拼搏努力。 ②这一情节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谷仓顶上的羊所表现出来对生命力量,深深震撼了文中主人公。作者借主人公平等地看待一只羊的生存意志,从中思索并理解生命的意义,体味生命的价值,表达了对生命力量的赞美。这一主旨蕴藏着人类对生命本质的参悟,映射出一种对生命自由存在的向往之情。 7.A 【解析】A“中国历史上频繁更改地名”扩大范围。 8.①表明更改地名的随意、草率性;②表明地名是历史形成的,要尊重历史,敬畏历史;②表明地名与个人情感、家族情感相关,随意改动地名是对个人情感、家族情感的不尊重。 9.示例:许多地名因描述一定地域历史和文化而形成,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最古老、最活跃的部分,向人们提示着当地自然环境变迁、人类历史演进等信息,承载着人们对历史的印记,是历史文明发展的见证。如果传统遗产中的地名消失了,那具有历史记忆的地名也就没有意义了。在中国经济大发展中,各地建设项目升级改造,有的地方起了很“潮”“有范”的新名,有的地方跟着影视流行风改地名,使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地名粘了“洋土味”变成不伦不类。这些现象,是对地名文化的一种潮弄,也是对历史文化的不尊重。 10.D 11.C【解析】古称北方部族为狄。 12.C【解析】说霍彦威靠着淳于晏的帮助学会了礼节,于文无据。 13.(1)明宗手下留在城外的军士都溃散了,只有霍彦威所率五千人在城西北角安营未动。 【解析】“溃”、“将”、“营”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朱守殷造反,被杀,霍彦威派使臣骑马给明宗献上两支箭作为庆贺,明宗赐给他两支箭作为回报。 【解析】“伏诛”被动、“驰骑”、“报”各1分,句子大意2分。 【参考译文】 霍彦威字子重,洺州曲周人。年少时遭遇兵乱,梁将霍存抢掠得到他,收为养子。后来事奉梁太祖,太祖也喜欢他,升迁为郡宁节度使。李茂贞派后梁的叛将刘知俊攻打邪州,霍彦威坚守一年多,每次捉到刘知俊的俘虏,一定放还,刘知俊感激他,后来就不再进攻了。迁徙到天平,和后晋的军队在黄河边相互对峙。后唐庄宗平灭了后梁,霍彦威从陕州来朝见,庄宗摆酒宴,赐霍彦威姓名叫李绍真。第二年,调任镇守武宁,跟随明宗进攻契丹,明宗喜爱他的为人,非常亲近厚爱他。后来,赵在礼造反,霍彦威被派到邢州单独讨伐赵太,平定赵太后,回师带兵归属明宗讨伐赵在礼。明宗的军队哗变,纵火焚营吵嚷呼叫:“城中之人有什么罪,戍卒思归不得回家罢了!天子不加宽恕,一心想要剿灭他们。现在应当与城中军队会合,打退各镇的军队。”霍彦威与安重诲劝明宗答应兵士们,于是带兵入城,霍彦威自己不进城。明宗手下留在城外的军士都溃散了,只有霍彦威所率五千人在城西北角安营未动。过了两天,明宗又出城,得到霍彦威的军队,于是前往魏县。庄宗死了,霍彦威跟随明宗进入洛阳,首先率领群臣劝明宗称帝,内外事物,都由霍彦威决定。霍彦威平时与段凝、温韬有矛盾,就擅自抓捕段凝、温韬下狱,准备杀掉,安重诲说:“皇上正平定内乱,以恩德信义昭示天下,哪里是你报私仇的时候呢?”霍彦威才作罢。霍彦威调任镇守平卢。朱守殷造反,被杀,霍彦威派使臣骑马给明宗献上两支箭作为庆贺,明宗赐给他两支箭作为回报。少数民族的规矩,起兵指挥军队,以传箭为号令,然而不允许以下对上威有个宾客叫淳于晏,年少时考上明经科,遭遇乱世,归附霍彦威。霍彦威曾经战败逃走,部下兵无人相从,只有淳于晏徒步提一剑相从于荆棘之间才免于一死。霍彦威赞赏他的义气,在各方镇任职都聘他当从事,甚至家事无论大小事都由淳于晏决定,霍彦威因此很少犯错误。天成三年冬,霍彦威死于镇守任上。获赠太师,谥号忠武。 14. A、E(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5分)(A项,这首诗在格调上不同于一般洒同情之泪的凄凉挽歌,而启发人们在深沉的哀怨中进而对这些女子的个人悲剧加以政治上的思考,激起人们对许多不能远谋的肉食者的愤慨。是一曲饱蕴愤懑之情的悲歌。情感分析不全面。E项,全诗随着诗人感情的变化而发展,从怜惜、愤慨直至无可奈何的叹息,在时间上,则两度由古及今作大幅度的跳跃,使诗情波澜起伏,把读者的感情之流导入诗人以激情冲击而成的曲折回荡的河道中。情感脉络不准确。) 15.(1)表现对远嫁女子深切的同情和对统治者对内统治严酷,对外苟且偷安,忍辱求和的不满。(2分)(2)作者在尾联上句直扦胸臆,长叹一声,无可奈何之情袭人心怀,行路人到此只能报之以叹息。下一句用以景结情的手法来写孤魂栖止的崖花野草春秋更替,年复一年,这里以无情衬有情,颇有韵致。(手法答对两种即可得4分) 16.(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 -尊还酹江月(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7.C【解析】①句,“以邻为壑”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灾祸推给别人。②句,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不合语境。⑧句,柳暗花明:形容柳树成荫,繁花耀眼的美景;也比喻在困境中出现转机。④句,“歧路亡羊”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而迷失方向,误入歧途。此处不合语境。⑤句,“步步为营”军队前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比喻行动谨慎,防备严密。不合语境。⑥句,叠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18.D【解析】 A项,递进关系不当,应为“不仅要供学者精英雅玩品鉴,更要鼓励寻常百姓常来常往”;B项,“令人堪忧”重复,删去“令人”;C项,“连续第四次”不当。 19.A【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应关注本题中的时间性词语,如“出来”“最初”“渐渐”“先是”“开始”“越来越”,确定④为第一句,④和①有顶真关系,并有“开始”一词,⑧月“最初”照应前句的“放射出”,⑤句紧接着解释“不同色彩”,②句用“越来越热”显示出层次感,所以本题答案应为A项。 20.①汉字是什么时候起源的呢 ②但一直没能确定汉字的起源时间 ③汉字历史悠久 21.从接收应聘人员简历到最后通知入职,要经过两次面试,简历和两次面试均要评估,评估合格即可进入下一程序,评估不合格的,相关材料将会由人事部存档。 22.评价:长处一一符合近年来高考命题的多元思辨。画面寓意丰富。 不足一一从材料看为“抽象性思辨”,不如2016全国1“具体思辨”,易造成学生写作上的“万金油式”普适性伪辩证。 问题解析: 1.镜子一一有内在的和外在的两种喻释,可解释为“人物”内在的自我认识或评判,也可是外在的评价或定义。 立意 纵向看:1.正确认识自己,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2.守住本心,不要迷失自我。3.做自己的主人,不被他人左右。 横向看 1.心志的大小决定人生品质的高低。2.心态决定人生的姿态。 从镜子角度看: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成全一个人,也可毁坏一个人。 在话语权充分释放的今天,评论者更需要一颗公正、客观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