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1. 5.C (道路) 7.D(D凭借;A才/竞然;B并列/目的;C而且/将要) 8. (2)人们用自己房屋的巨大华丽相互夸耀,即使是卑下贫苦的人也一定要使自己的住宅华盛。(矜:夸耀:下贫:卑下贫苦的人:丰:使……华盛;其:自己的*每点1分) 9.尽览山水盛景;寄寓耳目之乐;忘却闽地险远;升华思想境界。(每点1分) 10.从数量,姿态,气味等方面来写的。(每点1分,要概括出角度,若没有不得分) 11.刘禹锡《石头城》“潮打空城寂寞回”;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2分,每句 1分,句子对即可。若写诗人和篇目名称错误,则该点不得分) 12.首先写出了空城寂寞.亡国有恨的悲叹:接着由用泪画成的《梅花图》慨叹人生如梦般虚幻;最后表达携带此画,漂泊江海,度过余生的隐逸情怀。(每点2分,三点顺序不要颠倒〉 13. (5)赢得仓皇北顾(6)樯倾楫摧(7)小人长戚戚(8)约于身而广于世 14.阿毛是在一个人家的院子旁看到的橘子树,阿毛隐约觉得橘子树有家庭的温馨;橘子树的叶子很绿,代表着旺盛的生命,想种橘子树是阿毛对美好生活的渴望。(4分,每点2分) 15.细节描写。写卖桃人护桃树时的紧张:侧面表现王老大弥补女儿心情的迫切:也为下文桃子是玻璃做的埋下伏笔。(每点1分) 16.渲染了清冷、寂静的凄美意境;与桃园共同构成恬淡自然的环境;与人物心灵深处的诗意与美感融为一体。(每点2分) 17. 18.首先,指出学者博学的重要性;然后用古代_系列的文人学者求学著述的事例分析“一物不知,深以为耻”的产生及其意义;最后号召现代人要发扬“一物不知,深以为耻”的精神,实现博通与专长的统一。(每点2分) 19.列举交代了阎若璩克服大资不足,博学终成大家;证明了 “一物不知,深以为耻”对学者的激励意义;引出下文要现代人发扬这一精神的论证。(每点分) 20.和学问广博的人做朋友;要不耻下问,学而+厌,心态开放;要有迎难而上精神;小仅要善取,而且要菩弃,博观约取。(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21.参考2016江苏高考作文阅卷标准。 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8.⑴“土长川居”翻译成“土生土长”即可。 (2) “下贫”翻译成“卑下的人”或“贫苦的人”都可。“丰”可译为“使……宽敞、华丽” “其”翻 译成“他的”也对。 9.每点1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⑴姿态亦可答成“形状” “外观”“形态”。气味亦可答成“香味”“香气”。 ⑵只要答对诗句即可。 ⑶从原参考答案。意思对即可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4.第一点答成“家庭的温馨”可得2分,第二点答成“旺盛的生命”可得2分,若仅答“叶子很绿”可得 1分。 15.第一点瓶“动作描写”可得1分,第三点答成“王老大对女儿的爱之深”,或答成“表现王老大渴望得桃子的西宁的迫切”亦可得1分,第四点若答成“铺垫”不得分。 16.第三点答成“将人物内心纯洁、善良、美好和桃园胶洁温馨的环境融为-体”可得2分。 17.原答案可简化为:1. “桃”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代表着阿毛对美好事物(生活)的追求.2. “玻璃桃的破碎”预示着底层不幸的人们努力挣扎而屡屡失败的悲惨命运。3. “桃园”代表着理想的生活状态,顚的麵反衬现实生活的悲凉。(每点2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8.从原参考答案,意思对即可。 19.第三点改为“为下文提出现代人要发扬这一精神提供依据”。 20.从原参考答案,意思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