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四川省宜宾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5)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1-02 22:51
宜宾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第一部分 阅读(7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9分)
1.答案:A(是主导这波全球化的“文化力量”)
2.答案:A(A项内容是表现,而不是原因)
3.答案:B(是“几乎无往而不利”)
(二)实用类文本(12分)
4.参考答案:D
【解析】D项属于丁聪的艺术风格,不属于影响少年丁聪走上艺术之路的原因。
5.参考答案:C
【解析】原文表达的意思是政治讽刺画最能反映丁聪的锐气,《现象图》仅是其中之一, “最能体现其艺术成就”也理解有误。
6.答:①对美术的热爱、勤奋与执着。虽父亲不愿意他再走美术之路,但丁聪内心 喜欢艺术,他的笔从未停下,社会和生活的风风雨雨也没有改变他对生活艺术的热情。
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丁聪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社会,用现实主义的笔法来创作,其背后是一个艺术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现实参与性。
③积极达观的人生态度。他积极的看待一切,始终保持对生活的敏感,即便晚年,依然年轻而富有朝气。(答对一点得2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三)文学类文本(14分)
7.答案:A(“超然宁静”有误),C(引号中内容不是诗句典故)
8.答案要点:
①是文章线索;②是情感的载体,寄托了作者的思念和祝愿;③奠定了情感基调(或渲染氛围)——深沉的忧伤。
(答出一点2分,2点4分,3点5分)
9.答案要点:
①写离别与思念,是为经典情感;②化用典故:柳永与李白;③借梧桐月光等经典意象来表达深沉的思念;④构思虚实结合,富有古典意韵。⑤语言经典隽永,抒情性强。
(答出一点1分,2点3分,3点5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19分)
10.答案:C
11.答案:B
12.参考答案:C
13.参考答案
(1)在齐湣王时,田单担任首都临淄佐理市政的小官,并不被齐王重用。后来,等到燕国派遣大将乐毅攻破齐国,齐湣王被迫从都城逃跑,不久又退守莒城。(“见”,被;“伐破”,攻破;“已而”,“不久”;各一分,大意两分。)
(2)田单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派人到燕国去行使反间计,扬言说:“齐湣王已被杀死,没被攻克的齐国城池只不过两座而已。(“纵”,行使;“宣言”,扬言;“城之不拔者”定语后置,没被攻克的齐国城池;各一分,大意两分。)
(二)古代诗歌(11分)
14.参考答案:A D
15.参考答案:
①首联明月相伴,花下吹箫,美好的相遇,这是一个美丽的开始。而伊人咫尺天涯,遥不可及,这使诗人陷入深深的绝望。②第二联昨夜星辰,记录着花下吹箫的美好故事,今夜星辰,却只能陪伴自已这个伤心之人。诗人知道往事不可重现,这种清醒使他陷入了更深的绝望。③第三联诗人用美好的思念将自己重重包裹。春蚕吐丝、红烛泪尽都是人世间最为绝望的结局。④尾联三五年前的美酒在今夜早已被酿成苦涩的味道,而这种苦涩是永远也无法消除的,自然是人世间最绝望的深情。(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5分,答对三点给7分。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参考答案:(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2)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3)一尊还酹江月。
第二部分 表达(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参考答案:D
【解析】②“如履薄冰”形容行事极为谨慎,内心充满戒心,一般不形容客观形势;③“喜结金兰”是结拜为兄弟,此处应为“喜结良缘”;④“意兴阑珊”意为“意兴将尽”,此处应为“兴致勃勃”。
18.参考答案:D
【解析】A项语序不当,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在主语“朴槿惠”之后;B项成分残缺,在“排名”前添加谓语“实施”;C项中途易辙,将“经过”放在宜宾之前。
19.参考答案:B
【解析】A④处不当;C⑤、⑥处不当;D①、④、⑤、⑥处不当。
20.参考答案: ①内心要真诚 ②你对父母有什么希望 ③也不会被社会规范认可。(意思相同即可)
21.参考答案:
(1)概括:①当前校园欺凌类型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精神暴力和身体暴力。②遭受校园欺凌后,多数受害者选择默默忍受或者以暴制暴,处理方式不甚妥当。(一点1分)
(2)建议:①学生遭受欺凌后应积极主动找老师、家长或者警方解决问题。②学校要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干预机制。(一点2分,合理建议即可)
四、写作(60分)
22.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评分建议:
1.立意角度:
整体围绕“良性循环、恶性循环”对于个人、团体、民族、社会、国家等在心理现象、社会现象、文化现象方面的关联思考。
思维突破点:以点带面;从现象到本质;问题与解决。
(1)个人(团体、社会、国家、世界)当选择更好的状态;思考解决恶性问题。
(2)要能更好,当有外因与内因的影响。
(3)用内因驾驭外因(从解决自身问题开始),从而实现更好。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