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辽宁省沈阳二中2017届高三12月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1-02 21:13
沈阳二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12月阶段测试高三( 2017届)语文试题答案
1. B 曹丕“开启了文以载道的先河”表述错误。根据文意,应是道统诗学开启了文以载道的先河。
2. C“带来了名副其实的文艺复兴”理解有误。应是《红楼梦》的问世带来了名副其实的文艺复兴。
3. C“文学促进社会道德进步的宗旨”无中生有。
4. D不合原文,“必须使用清浅、好读的语言”中“必须”改为“尽量”。
5. ①任老翻译的文学形象“长袜子皮皮”,个性鲜明,真实可爱,给儿童文学创作者很大的启发;
   ②他通过林格伦作品的翻译和介绍为中国儿童文学带来一股新风,儿童文学不再显得教育意义过重,而是充满儿童视角和游戏精神;
   ③打开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眼界,看到了中国儿童文学长期以来的缺失——渴望自由的母题。(答出2点即可得4分)
6.“可小”:①满怀童心,一生从事儿童文学的翻译与创作,与“小孩”结下不解之缘。直          到耄耋之年依然如故,他可谓是个十足的“小孩”;
 “可大”①即便身处逆境也仍然乐观豁达,品格可谓高尚; ②为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构建起一个让人仰望的高度,成就堪称伟大。(答出2点得4分,3点5分)
7.C   A.“主要反映了小人物的性格悲剧”不准确,主要反映的应是当时法国社会的道德堕落问题;B.“奥士高纳大爷的死不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而是马具商与他个人纠葛和他个人性格悲剧所造成的必然结果”错误,奥士高纳大爷的死不是马具商与他个人纠葛和他个人性格悲剧所造成的必然结果,而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D.“淡淡的幽默与辛辣的讽刺相交织”与“含蓄冷峻的风格特点”错误,小说把作者自己的爱憎、褒贬寄托在情节中,体现出对人物的深深同情,没有讽刺之意,也并非冷峻,而是将激情隐藏在内容的描写之中。
8. 小说中置奥士高纳大爷于死地的力量有三种:①马具商的诬告,是事件的发难者;②乡政府的审问,加剧了整个社会的猜测与不信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③周围群众的奚落,把奥士高纳大爷推向忧郁而死的绝境。(答出2点给3分,3点给4分) 
9.观点一:以“绳子的故事”为题合适。①从小说的情节(线索)看,全文以“绳子”为线索,逐层推进故事情节,精巧自然;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行文线索就不够明晰,情节衔接就不自然。②从小说的主题看,是通过一根绳子的故事,反映荒唐混乱的世风,揭示重大的社会道德问题,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显得过于直白粗浅。③从艺术手法看,小说以小见大,把“绳子的故事”作为透视点来反映普遍的社会现实,意蕴深刻。
观点二: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合适。①从人物形象看,奥士高纳大爷勤俭诚实,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有利于突出人物的形象特点。②从情节看,小说从奥士高纳大爷在赶集路上捡到一根绳子,到被冤家诬告,又受到众人奚落,以致忧郁而死,主要内容是围绕这个老实人而展开的。③从主题看,小说通过奥士高纳大爷的悲剧,展示了把诚实厚道、纯朴善良看作违反常理的社会道德观念,以此为题,更发人深省。
(6分,每点2分,只答观点不给分;观点一中,如果从人物形象入手,言之成理,也酌情给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D
11.C(行宫是古代京城以外供皇帝出行时居住的宫室。)
12.B(“告诫慕容垂不可低估北魏将帅”于文无据。)
13.(1)慕容垂觉得他回答得很有气势,便开玩笑地说:我如今威震四海,你的国君不肯亲自来见我,怎么能说没有失礼?
(评分标准:“壮”“因” “何”各1分,大意2分。)
(2)慕容宝进犯五原时,秦仪先悄悄地占领朔方,拦截他的退路。当并州平定以后,秦仪的功劳最多,被升职为尚书令。
(评分标准:“寇”“蹑”“要”各1分,大意2分。)
14. D E    D “戴南冠学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E非“寓情于景”而是用典。
15. 从意境上看:寥落的晨星,南归的雁阵,哀婉的笛声,倚楼吹笛之人,营造了一幅凄清的画面,烘托出内心的悲凉之情。
从表现手法上看:①视听结合:“残星几点”“雁横塞”“人倚楼”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②动静结合:“雁横塞”是动态,“残星”“人倚楼”是静态。(意境2分,手法4分,共6分)
16. (1)必能裨补阙漏(2)酾酒临江(3)蟪蛄不知春秋(4)猿猱欲度愁攀援(5)长夜沾湿何由彻
17. (①正确。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②错。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语言紊乱空洞。此句指听话人听不懂。③错。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④错。令行禁止: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纪律严明,执行认真。⑤正确。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⑥正确。不温不火: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
18. A(B项,语序不当,“把握”“认识”两词颠倒顺序。C项,不合逻辑,“日前”意思是“几天前”,不能和“正”同时使用。D项,句式杂糅,或说“选取了……的道路”,或说“以……为道路”。)
19. A (①处表原因,②处表转折,③④两处句子构成并列关系,⑤处表递进,⑥处是对前文句子的解说。)
20.①阴阳二者是什么关系呢;②阴阳是互相对立的;③但也是互相依存(统一或配合)的(每空2分)
21.高三语文复习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专项复习,需要落实基础背诵,强化阅读分析和写作能力;第二阶段是综合复习,主要做综合试题,同时对自己的弱项进行强化训练。(总说1分,后面两点表述各2分)
22.【写作提示】可以选择两种当中的任意一种,但必须有选择,其次要体现辩证思维,两种人生态度,都是可取的,前者重在淡泊名利,但并非是没有作为和追求;后者的出名是追求事业,也并非是将名利放在第一位,当然如果是正常的名利追求,也没有什么不好,好的文章应该辩证地去看待这种两种人生态度,但必须有所侧重,因为题目有选择的要求。如果考生能在行文时将思维推向纵深化,在辩证中纵深推进论述,那就更好了。
 
附译文:
    秦仪,身高7尺5寸,身材很魁梧,美须髯,有谋略,从小就会舞剑,骑马射箭的本领都是常人难及。道武帝到贺兰部时,他陪同左右,出入不离。登国初年,赐爵秦仪为九原公。跟从道武帝击败各部时,因有谋略和善战而立功。
    当时道武帝打算吞并慕容垂,派秦仪前去察看有什么机会可乘。慕容垂便问秦仪,道武帝为什么自己不来?秦仪说:“先人以来,世代据守北方,子孙相承,不失旧业。我的祖先受晋朝封号,爵称代王,东与燕国世代为兄弟。我奉命前来,并无失礼。”慕容垂觉得他回答得很有气势,便开玩笑地说:“我如今威震四海,你的国君不肯亲自来见我,怎么能说没有失礼?”秦仪答道:“燕国如果不自修文德,准备用兵威来自强,那就是本朝将帅们应当考虑怎么做的事情了,这就不是我所能知道的。”当他回国后,报告说:“慕容垂死后才能谋取,如今还不是时候。”道武帝脸色一变,问他是什么原因,秦仪说:“慕容垂年纪已大,他的儿子慕容宝懦弱又没有威望,有计谋而不能决断。慕容德自负有才气,是不给弱主当臣子的人,祸端将从内部而起,这时才能打算。”道武帝赞同他的意见。后来改封秦仪为平原公。
    道武帝征伐卫辰时,秦仪从别的地方进军,得到卫辰的尸体,把他的首级传送到行宫。道武帝大喜,改封他为东平公。让他在河北督促屯田,他从五原直到棝阳塞外,分别安排农耕,大得民心。慕容宝进犯五原时,秦仪先悄悄地占领朔方,拦截他的退路。当并州平定以后,秦仪的功劳最多,被升职为尚书令。又跟从皇帝围困中山。当慕容德被打败以后,道武帝将普驎的妻子周氏赐给秦仪,连同他的僮仆财物等。不久又升任都督中外诸军事、左丞相,晋封为卫王。中山平定后,又派秦仪讨发邺城,平定了邺城。道武帝将回代都时,设置中山行台,命令秦仪驻守,以尚书令坐镇中山,远近都前来归附。不久,又召秦仪以丞相的身份入朝辅政,又跟从征讨高车。秦仪另从西北进军打败高车别部。又跟从讨伐姚平,有功劳,皇帝赐给他绢布、丝绵、牛、马、羊等。
    秦仪膂力过人,能拉开近十石的强弓;陈留公虔用的槊特别大,人们都感到惊奇。所以当时的人说:“卫王的弓,桓王的槊。”太武帝刚出生时,道武帝非常高兴,夜间召秦仪入宫,问他:“你听到我夜间喊你来,不觉得奇怪和害怕吗?”秦仪说:“奇怪是有的,害怕却一点也没有。”道武帝告诉他太武帝出生了,并赏赐给他御马、御带和缣锦等物。
    起先,上谷人侯岌、张兖,代郡人许谦等都是当时有名气的人,初来从军时,听说秦仪礼待士人,就先去投奔秦仪。秦仪对他们都以礼相待,一起谈论当世大事。许谦等三人说:“平原公有大才和非凡的谋略,我们应该跟随他。”道武帝因为秦仪很有才干和声望,待他特别优厚,多次到他家去,像对家人一样礼待他。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