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西省九江一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及答案解析(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12-28 17:05
江西省九江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                        
1.C(“汉代以前氏是贵族特有的标志”错,原文是“战国以后„„氏已不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 
2.B(“‘名’则退出了社交场合”错,可以用于社交场合自称。)
3.A(“他们的姓氏和母系血统关系密切”无中生有。) 
实用类文本阅读:
4、D  (A项,“造成债台高筑的原因是多出了8个月”,无中生有。B项,《百年孤独》上市后,马尔克斯声名鹊起,非获奖后;另外,“不速之客”不是指来访者不怀好意。C项,原文说“中国读者对马尔克斯没有理解得那么深,他们更关注他作品的形式”,而不是“只是关注”。) 
5  含义:马尔克斯为世人熟知,首先是因为他留下的大量的文学作品,但更重要的是他本人通过作品传承的形式技巧与精神。(观点1分)
①《百年孤独》不再是一本单纯的文学作品,它已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②他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方式深刻影响了众多中国作家。
③马尔克斯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责任感、使命感深深触动了众多中国作家。
 (结合材料分析写出一点给2分,两点即可得3分) 
6  ①抓住灵感,埋头创作:当马尔克斯突然产生了创作《百年孤独》的灵感时,他把自己关了整整18个月,期间,他明显瘦了,而且胡子拉碴。
②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即便在成名之后,他仍然按照自己惯常的时间表工作,如果当天的工作中断,他总设法在第二天予以弥补。
③坚守民族使命:在借鉴西方现代文学形式技巧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民族大道;没有放弃替一个民族,甚至整个美洲大陆代言的责任感、使命感。
④家人的支持:他的妻子梅塞德斯为了不影响他的创作,变卖了家里所能变卖的一切,咬牙坚持了18个月。(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三点给5 分。 如果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小说阅读:
7.C D(4分)(A项喻体说法错误,应该是将傍水青山比作荷叶,将雾中古城比作露珠;B项“表现了作者对日常生活中热闹景象的欣赏”原文无据。E项不准确,语言描写极少,只在买完刀后黑袄汉子才开口说话;)
8.①描绘出桐庐镇的古朴淡雅,烘托出黑袄汉子质朴内敛的人物形象;②具有象征意味,蕴含着作者对纯厚质朴的民风的向往(或表达作者对喧嚣浮躁世风的一种否定);③首尾呼应,照应开头的环境描写,使小说结构更加完整。(答出两点给 3 分.三点给4分)
9.①从情节设计上看,黑袄汉子“一声也不吆喝”的经营方式使小说的情节逐步展开并达到高潮,具有表现力;②从形象塑造上看,与别人大声叫卖的方式形成对比,突出黑袄汉子内敛质朴,厚道真诚的人物形象;③从思想内涵上看,黑袄汉子做买卖“硬是一声也不吆喝”,蕴含着作者对纯厚质朴的民风的向往,凸显小说的主题;④从实际阅读效果上看,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作品可读性。(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三点给6 分 。  如果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文言文阅读:
10.D
11.B ( 铨部是主管选拔官吏的部门,不是六部之一。明代文官由吏部铨选,武职由兵部铨选。)
12.D(“他认为自己无知人之明,不能胜任铨部之职,主动请求告老还乡”理解错误,他说自己“不可用”是反话,以辞职相抗只为了坚持自己的原则)
13.(1)太医院判刘文泰,过去常进出邱浚家以求升官,被王恕阻止,他非常怨恨王恕。
5分;译出大意给2分;“故”(过去,从前)、“为……所”“衔”(怀恨,怨恨)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武宗继位,派使者携敕令慰问。王恕陈述国家大政数件事,皇帝用嘉奖的诏书回复他。
5分;译出大意给2分;“迁”(升官)、“振”(通“赈”,救济)、“课”(督促,考核)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1.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2.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3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恕,字宗贯,是三原人。正统十三年考中进士,授官大理寺左评事。(王恕)升任扬州知府,不等报批便发放粮食救济饥民,兴建了资政书院来督促读书人。天顺四年,因为他治理地方成绩最好,破格晋升为江西布政使。成化元年,南阳、荆、襄流民结伙作乱,朝庭晋升王恕为右副都御史去安抚治理。王恕与尚书白圭共同平定了大盗刘通,又征讨攻破了他的同党石龙。王恕严格约束所辖部下不得随意杀人,让流民恢复旧业。升任兵部尚书。他考核选拔官员属下,严厉拒绝请托,共事的官员都不高兴。皇帝也怨恨王恕多次直言(进谏),于是任命王恕兼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南畿。王恕所管辖地区遭受水灾,他奏请免除了秋粮六十余万石。四处巡察把粮食发放或借贷给灾民,保全存活了二百多万人。成化二十年又改任王恕为南京兵部尚书。王恕先后应诏陈说政事二十一次,建议三十九次,都是极力阻止权贵幸臣。天下人都倾心仰慕他,碰到朝廷上议事有不同意见时,一定会说“王公为什么不说话呢”?接着又会有人说“王公的奏章就要到了”。话说完,王恕的奏章果然到了。当时流传民谣说:“南京十二部,只有一个王恕(敢说话)。”孝宗即位,王恕担任吏部尚书。陕西巡抚缺位,王恕推荐河南布政使萧祯。皇帝下诏另外推举,王恕拿着诏书说:“陛下不因为我没有才能,任命我掌管吏部。如果我推荐的人没有成绩,就是我的罪过。现在陛下怎么知道萧祯没有才能而拒绝任命他?况且陛下既然认为萧祯不可用,就等于是我不可用,希望允许我退休。”皇帝才最终任用了萧祯。邱浚进入内阁,同王恕不和。太医院判刘文泰,过去常进出邱浚家以求升官,被王恕阻止,他非常怨恨王恕。王恕居住乡里时,曾经嘱托人作传,刻板印行。邱浚说王恕沽取直名毁谤皇帝,如果皇帝知道后王恕的罪一定不会小。刘文泰于是自己写了奏章,攻击王恕在传记中把自己比作伊尹、周公,对于留在宫中的奏疏,一律说是皇帝不批复,用这种办法来公开显示先帝拒绝劝谏,没有做人臣的礼仪。王恕认为奏章出自邱浚的指使,反驳说:“刘文泰本是个无赖小人,这一定是有老于写作并多阴谋的人主使他这样作。”皇帝把刘文泰投入锦衣卫监狱,审讯他得到实情,于是请求逮捕邱浚、王恕对证。皇帝心里不喜欢王恕,于是贬刘文泰为御医,责备王恕沽名钓誉,焚毁王恕所刻印版,对邱浚不予追究。王恕第二次上疏请求分辨道理,皇帝没有听从,王恕于是竭力请求辞职。皇帝听任王恕乘驿车回乡,不赐于允许其退休的诏令,每月的廪食、每年的隶仆亦减少很多。武宗继位,派使者携敕令慰问。王恕陈述国家大政数件事,皇帝用嘉奖的诏书回复他。王恕于正德三年去世,享年九十三岁。谥号端毅。 
 诗歌阅读:
14.B  D (B  句意理解有误:溪水随山势蜿蜒流行,流经的路途不足百里。   D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诗人暗用了东汉严子陵垂钓富春江的典故,表明自己的归隐之意;对一项3分,对两项5分)
15. 动静结合 (或者:以动衬静)。(2分)“喧”字写出了溪水流经山间乱石中时水流湍急的状态,造成了强烈的声感。“静”字写出了松林的茂密、安谧。这一联中一动一静,以声衬静,表现了环境的清幽宁静,极富意境美。(4分)
背诵默写:
16、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2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语言文字运用:
17. D(①长袖善舞:比喻客观条件优越就容易把事情办好;也形容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望文生义。
②脱颖而出:比喻才能完全显露出来。
③弹冠相庆:指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多用于贬义。感情色彩不当。
④迎刃而解:比喻解决了关键的问题,其他问题也就顺利地解决了。
⑤汗牛充栋:形容藏书极多。使用对象不当。
⑥火中取栗:比喻冒着风险替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当、没得到一点好处)
18. D(A句式杂糅。把“这是因为一些地方的公共安全措施过于简单和粗暴是根源”改为“这是因为一些地方的公共安全措施过于简单和粗暴”或“一些地方的公共安全措施过于简单和粗暴是根源”。B搭配不当。“提高”与“了解”不搭配,可以把“提高”改为“增进”。C语序不当。定语位置不恰当,“一种”移到“万能”之前)
19.C
20.1)诞生的不只是莎士比亚等艺术家    2)之所以称呼培根为“子”   3)为了寻求力量并汲取力量
(对一空1分,对两空3分,对3空5分)
21.参考答案:“一分钟试卷”是由美国帕曲卡 克罗斯提出的, 以课堂重点、难点、疑点为测试内容的, 以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目的的, 在课堂结束前进行 的一种测试形式。
(不是下定义的判断句句式扣2分;四大要点漏一个扣1分,扣完为止)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