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安徽省淮南二中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7)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12-26 15:52

14.C E(对一个2分,全对5分)C“不可抑制的满足与喜悦之情”,错,最后一联中“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识姓名”已经表明作者的态度了,他不愿为官,只愿过乡间农家生活。E“比兴”,错。
15.情感:①希望终老田园。颈联写十里池塘,群鸭戏水的欢畅热闹以及川原桑柘在晚烟中平展的美景,表现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田园生活的留恋。②心念国事。首联写作者应檄赴邓,着敝跨羸,星夜赶路,隐含国家时局的艰难和个人心境的伤感;颔联写虽不情愿,但征召有期,国家又有急难,不得不立即动身,表现了他以国事为重的可贵精神。③矛盾、无奈之情。尾联写虽志在终老田园,但春官识名,不得不应召为国效力的矛盾。
16.(1)羹饭一时熟  不知贻阿谁  (2)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3)封狼居胥 
17. C(①一语成谶:一句不好的话说中了。感 情色彩不当。②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用在此处不妥,可改为“毋庸置疑”。③不情之请:不符合情理的请求。多作谦辞。使用正确。④甘之如饴: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难、痛苦。适用对象不当,不同风格的音乐,不属于艰难、困苦。⑤火中取栗:比喻冒着风险替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当、没得到一点好处。⑥望其项背: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 
18.D(A句式杂糅,应为“提出……目标”或“以…为目标”;B项,不合逻辑,删除“不再发生”之中的“不”;C项,成分残缺,应在“各项相关政策”前加上“出台”。)
19.C(根据全段文意,是在肯定“德”的同时,要突出“才”,因此①与②应是递进关系;并且“不仅……也……”不能搭配;另外③④是必要条件关系,而不是充分条件关系,可排除A、B两项。“无论……都……”可搭配,“无论……就……”不能搭配,故排除D)
20.答案:①需要大量的蔬菜供应  ②不少原先的耕地变成了水库  ③而在另一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一处1分,两处3分,三处5分)
21.城市化初期阶段,进程缓慢;(1分)城市化中期阶段,进程逐渐加快,当城市化水平到50%左右出现转折,城市化的速度开始放缓,但城市化率还是上升的;(3分)城市化末期阶段,进程停滞或呈下降趋势。(2分)
22.这首小诗中河的两岸都认为自己所在的一方没有欢乐、幸福,而美好、幸福尽在对岸。诗题点出了问题,这是一种错觉,一种错误的认知。其实,两岸各有各的欢乐和幸福,只是它们没有注意到罢了。也许此岸只看到彼岸的绿草如茵,而忽视了自己这边的翠柳,可能彼岸只看到此岸的高楼林立,而忘却了自己的鸟语花香……生活中亦有这种现象,人们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实这是我们的错觉,所以我们不必盲目地羡慕别人,而应该珍惜自己拥有的幸福、快乐。由此可有如下立意:(1)不要只是羡慕别人幸福,快乐就在自己身边;(2)要把握眼前;(3)盲目羡慕不如展现自己;(4)肯定自己;等等。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