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苏省江都中学2017届高三12月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5)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12-21 22:01

高三12月检测语文附加卷(40分)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 (10分)
伊川《答人示奏稿书》云:观公之意,专以畏乱为主。颐欲公以爱民为先,力言百姓饥且死,丐朝廷哀怜,因惧将为寇乱可也。不惟告君之体当如是,事势亦宜尔。公方求财以活人祈之以仁爱则当轻财而重民惧之以利害则将恃财以自保古之时得丘民则得天下。后世以兵制民,以财聚众。聚财者能守,保民者为迂。惟当以诚意感动,觊其有不忍之心而已。
                                           (《近思录·卷十》之《二程文集》)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6分)
公方求财以活人祈之以仁爱则当轻财而重民惧之以利害则将恃财以自保古之时得丘民则得天下。
21.《近思录》是一部________________(学说)著作,是由朱熹、吕祖谦从___________(人名)、_____________(人名)、周敦颐和张载四位宋代学者的文章和语录中摘编而成。(2分)
22.概括文中伊川主张的为政原则。(2分)
二、名著阅读题(1 5分)
2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茶馆》中,秦二爷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本可以靠祖上财产吃喝玩乐一辈子,但他决心实业救国,可在那个黑暗年代,他的努力最终只能成为泡影。
B.《子夜》中,林佩瑶年轻时与雷鸣相恋,情投意合,雷鸣当时送给她一本《茶花女》和一朵白玫瑰花作为信物。但不久,雷鸣南下开始军旅生涯,林佩瑶苦等未果,只好嫁给了自己不喜欢的吴荪甫。
C.《老人与海》既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带有悲剧性的冒险故事,又是一个描述了人所具有的不可征服的精神力量的寓言。
D.《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妙设计,三气周瑜,周瑜临终连叫数声“既生瑜,何生亮”,气绝身亡,诸葛亮却又动了恻隐之心,怀着沉痛的心情去东吴吊唁周瑜。
E.老葛朗台是一个冷酷的人,当公证人克罗旭看到报纸上说“巴黎富商葛朗台……”老葛朗台的弟弟饮弹身亡时,他说了一声“我早就知道了”。这让一向办事不动感情的公证人都倒抽一口冷气。
24、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云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中写道:“宝玉见了这般景况,不觉痴了,这才领会了划‘蔷’深意。”
“这般景况”指的是什么?“划‘蔷’深意”又是指什么?自此,宝玉领悟了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呐喊》的语言描写极具个性特征。下列的语言描写文字分别反映了哪一个人物的个性?(5分)
①“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
②“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
③“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
④“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⑤“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 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7题。
侠客形象之得以形成及发展,与读者大众的心理需求大有关系。 司马迁称:“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虞舜、伊尹、仲尼等有道仁人尚且遭灾,“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史记·游侠列传》)。遇害而不能自救,当然只能寄希望于“赴士之阨困”的侠客了。社会总有黑暗,人间总有不平,而正如明人张潮说的:“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之。”(《幽梦影》)能自掌正义,平天下之不平,那当然最好;至于无此本领的凡人,焉能不怀念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客?正因为侠客形象代表了平民百姓要求社会公正平等的强烈愿望,才不会因为朝代的更替或社会型态的转变而失去魅力。 
不是还有主持公道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法律吗?可法律也必须由人制订由人执行,远非真的如善良人所想像的那么铁面无私,谁也不敢保证青天之下没有冤狱或者不平。在法律之外,祈求侠客更富有戏剧性的自掌正义匡正扶弱,却是武侠小说普遍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安得剑仙床下士,人间遍取不平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有这句话在,不难理解剑仙侠客何以千载之下雄风不已。 
既是“安得剑仙床下士”,可见剑仙不易求,而人间不平却时时有。也就是清人龚自珍所慨嘆的:“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己亥杂诗》) 正因为“江湖侠骨恐无多”,才值得历代文人再三吟咏;倘若遍地是侠客,也就见多不怪,无论作家读者,都不会格外感兴趣的了。因此,读武侠小说而认定中国人特讲义气,爱管闲事,多侠义心肠,即使不能说全错,起码也是很不准确。 可以说,武侠小说不以写实见长,而主要是一种写梦的文学──尤其是其中的侠客形象,更是作家与读者“英雄梦”的投射。 
                                                   (节选自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有删改)
25.根据材料内容,概括武侠小说受欢迎的原因。(5分)
26.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画线句子中“很不准确”的理解。(4分)
27.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人们沉溺于“英雄梦”的隐患。(6分)

附加卷答案
一、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6分)
公方求财以活人/祈之以仁爱/则当轻财而重民/惧之以利害/则将恃财以自保/古之时/得丘民则得天下。
21.理学(1分),程颢、程颐(全答对1分)。
22.爱民、保民(2分)
二、23.BD(B《茶花女》应为《少年维特之烦恼》,D“诸葛亮却又动了恻隐之心”不对,应是以吊丧为由,消解两军隔阂、笼络人心的政治外交谋略。)(5分,答对一个2分。)
24(1).(5分)这般景况:指的是怕龄官生气,贾蔷慌忙将买来给龄官解闷的鸟儿(玉顶金豆雀)放了生(1分);龄官咳嗽,贾蔷忙着要去请大夫,龄官不许贾蔷顶着大毒日头去请安。(2分)划“蔷”深意:指的是龄官对贾蔷的一番深情。(1分)宝玉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1分)
(2).①阿Q、②闰土、③赵七爷、④狂人、⑤赵太爷。
三、25.①法律不能保证没有冤狱或者不平。②武侠小说中的侠客形象能满足百姓要求社会公正平等的愿望。(符合百姓祈求侠客匡正)③侠客少,不易求使得作家读者格外感兴趣。(答出两点给4分,答全三点给5分。)
26.“很不准确”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侠客本就少,不易求;另一方面是因为武侠小说反映的只是作家和读者的梦想。(每点2分,共4分。)
27.①侠客是在法律之外自掌正义,这和法律相抵触,会带来社会秩序混乱;②满足了人们的心理安全的需求,从而自我麻痹;③借创造出的英雄形象来推卸自身抗争社会不公的责任。(每点2分,共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