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山西省康杰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4)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12-20 16:19
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17分) 
2.答案示例:(每点2分)
①湖中用坝划成许多块“地”,“地”外留着几条沟,游艇沿沟而行,所以看起来湖“不大”。
②水田不需要多么深的水,水黑而不清,水定而无波,所以“不明”。
③湖中不再是一片清水,东一块莲,西一块蒲,土坝挡住了水,蒲苇又遮住了莲,一望无景,只见高高低低的“庄稼”,所以“不湖”。
3.答案示例:作者写大明湖“明朗”的秋景是为了与大明湖不大、不明、不湖的春景相对比(或衬托、反衬等),(2分)从而更突出了“大明湖之春”衰微破败的现实(2分)和自己对这种现状的遗憾、失落之情(2分)。
二、文言文阅读(23分)
4.A(固,坚决地)
5.D(D项和例句都是名词作状语)
6.A(A项和例句都属于介词短语后置句)
7.B(文中“天下已定,我固当烹”意为:天下已经平定,自己固然要被杀了。而非“后悔自己没有早烹刘邦”。)
8.翻译:
(1)(5分)(人们)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可对于自身的学习,却以从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择、耻、师、惑各1分,句意1分。)
(2)(2分)陛下的精锐部队跟楚国比哪个(强)?(孰与,1分;强,补充出,1分。)
(3)(4分)(韩信)拜见时,陛下趁机捉住他,这只不过是一个力士就能办到的事。(因、禽、特各1分,句意1分。)
三、诗歌鉴赏(11分)
9.(1)(5分)选取了“柔软的湖”“游动的萤火虫和星星”以及“睡莲”。(2分)写出了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3分)
(2)(6分)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2分)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是用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2分)与下一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一起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胧迷离的美好意境,从而表达了诗人对这夜的沉醉和赞美之情。(2分)
四、默写(10分)
10.(1)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2)非蛇鳝之学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五、客观选择题(15分)
11.C (A“鼎力”是受助方对赞助方的感谢用语。B“不绝如缕”:用来形容事情危急,也形容声音微弱悠长,本句误用为连绵不绝之意。C“流离失所”多作谓语、定语,指无处安身,到处流浪,此处正确。D.“始作俑者”是贬义词,形容坏风气的创始者。)
12.B(A.主客颠倒;C“作者是具有……作者之手”句式杂糅;D“通过……使”,使主语残缺。)
13.C (荀子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需要后天的学习改造。)
14.C (示例属于动宾短语,C项属于动宾短语。A项属于主谓,B项属于并列短语,D项属于偏正短语。)
15.B(详见《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六、语言表达(14分)
16.示例:李白需要一座天姥山,让他追求“日月照耀金银台”的光明与自由;苏轼需要一座庐山,让他认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每两句3分,共6分,不设统一答案)
17.注意:①核心突出,②层次清晰,③至少使用一种修辞,④不能脱离《目送》的内容来谈,字数在150字左右。(8分)
18.略。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