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18分) 荀卿论 苏轼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其所言者,匹夫匹妇之所共知;而其所行者,圣人有所不能尽也。呜呼!是亦足矣。使后世有能尽其说者,虽为圣人无难,而不能者,不失为寡过而已矣。 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知,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然三子者,每不为夫子之所悦,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且夫学圣人者,岂必其言之云尔哉,亦观其意之所向而已。夫子以为后世必有不能行其说者矣,必有窃其说而为不义者矣。是故其言平易正直,而不敢为非常可喜之论,要在于不可易也。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及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子思、孟轲,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荀卿独曰:“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如此其多也。荀卿独曰:“人性恶。桀、纣,性也。尧、舜,伪也。”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循循莫不有规矩 B.喜为异说而不让 C.要在于不可易也 D.敢为高论而不顾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浩乎不知其津涯 B.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 C.虽为圣人无难 D.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1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B.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C.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D.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的主张博大精深,但通俗易懂,人们如果完全按照孔子的主张去做,想要成为一个圣人也不困难,即使不能做到,也会少犯错误。 B.子路、子贡、冉有都是天下人认为难得的人才,但这三人却因为喜欢高谈阔论而不被孔子喜欢,相反,寡言的颜渊却深受孔子的喜爱。 C.李斯骄矜傲慢,扰乱天下,犯下“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等过错,是因为受到他的老师荀卿高谈异论的影响。 D.文章先写孔子循规蹈矩,不敢放言高论,后写荀卿喜为异说而毫不谦让,敢发高论而不顾一切,这样构成了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3分) (2)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3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9-20题。(7分) 忆旧游·别黄淡翁① 吴文英 送人犹未苦,苦送春、随人去天涯。片红都飞尽,正阴阴润绿,暗里啼鸦。赋情顿雪双鬓,飞梦逐尘沙②。叹病渴③凄凉,分香瘦减,两地看花。 西湖断桥路,想系马垂杨。依旧欹斜。葵麦迷烟处④,问离巢孤燕,飞过谁家。故人为写深怨,空壁扫秋蛇⑤。但醉上吴台,残阳草色归思赊。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在苏州留别友人所作。②尘沙:指旅途上的灰尘、风沙。③病渴:指消渴之疾。④葵麦: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绝句》“重游兹观,当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⑤秋蛇:指文字。 19.“片红都飞尽,正阴阴润绿”两句与李清照《如梦令》中 20.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作者如何渲染离情的。(6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5分)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阚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彼国者,亦有砥厉,礼义节奏是也。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荀子·强国》) 21.孔子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首先要 22.请结合上面的材料分析,从治理国家角度来看,荀子与孔子观点有无不同之处?(3分)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6分)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论语·子路》) 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史记·孔子世家》) 23.材料中划线词“要盟”指的是 24.试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他所说的“信”的原则。 (5分) (五)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1)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3) (4)子路曰: (5) (6)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为了看看太阳,我来到世上 (俄)巴尔蒙特1 和蔚蓝色的田野。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和连绵的群山。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大海, 和百花盛开的峡谷。 我与世界签定了合约, 我是世界的真主。 我战胜了冷漠无言的冰川, 我创造了自己的理想。 我每时每刻都充满了启示, 我时时刻刻都在歌唱。 我的理想来自苦难, 但我因此而受人喜爱。 试问天下谁能与我的歌声媲美? 无人,无人媲美。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而一旦天光熄灭, 我也仍将歌唱…… 我要歌颂太阳, 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光! 阅读诗歌,以意逆志(用自己的阅读感受去推测诗人的本意),围绕诗歌意旨和诗人情感,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