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模拟试题(一) 语文彭泽二中高三语文备课组答案 1.B【解析】原文有“上古神话……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不是“经今天的电影、电视剧的改编才得以重生”。 2.D【解析】原文有“影片的人物矛盾设置意在凸显家族伦理、敬畏生死、天道有常等传统伦理价值与个体自由、个性解放等现代价值观的碰撞”,“意在凸显”不同于“凸显了”,并且后面有“遗憾的是……”的说法。 3. D【解析】“以细节凸显传统文化美学价值,让作品风格统一”不是“改编上古神话题材的电影作品”的“核心”。 4. B、D (答B给3分,答D给2分,E给1分;AC答不给分。(A项对“怎样做地沟没生意做周密思考”错误;C项他爹对他做非法生意并不明了;E项鄙视穷人,巴结有钱人说法不准确,村里人未必巴结,也可能是羡慕。) 5.①最初,“他”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被人称为“老实蛋子”。 ②由于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他”开始制造并售卖地沟油,依靠这一非法生意,成为村里的风光人物。③违法的“他”受到法律的制裁,被判无期徒刑,“他”要在狱中度过一生。 6.①开头部分,“他”的心理活动“这财,别人发得,我怎么就发不得?”暗示发这种财是违法的。②父亲问“他”要钱做什么事时,“他”只说是“正事”,却不明说,暗示这事见不得人。③“他”的生意,由黑社会头子疤哥罩着才能顺利,暗示“他”的生意是违法的。④在祖坟前,父亲问“他”干的是不是正经营生,“他”回答父亲时吞吞吐吐,内心不安,说明确实不是正经生意。 7、(1)AD(选A项得3分,选D项2得分,选C项得1分)(试题分析:B项逻辑错误。“张伯驹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记忆力”与“深厚的文学底蕴”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再说自幼也不可能有“深厚的文学底蕴”。E项“旨在展现近现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错。C项不够准确,是“一度”失去了北京户口和工作。) 8、①表明张伯驹对世事淡漠,言谈举动不循常规的“怪异”特征;②侧面突出张伯驹不刻意追求升官发财、生活崇尚简单、为人率真洒脱的性格特征;③结构上承上启下,正是他的狂狷洒脱,特立独行,又淡泊名利的“大怪”特征才使他将精力多用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④丰富了人物形象,使人物更加丰满、真实。⑤增加了文章内涵,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 (试题分析:本题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从内容上说,“怪异”“不寻常规”是说“狂狷洒脱、坦荡超逸”,这里实际上是反语的手法;同时从侧面突出张伯驹不刻意追求升官发财、生活崇尚简单、为人率真单纯的性格特征。从结构上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9、示例一:“趣味”是造就“一代名士”张伯驹不可或缺的条件。(观点2分) ①张伯驹喜读诗书,学养深厚,能醉心于诗词、字画,热爱京剧与收藏等高雅艺术,使他成为了“一代名士”。②张伯驹远离功名利禄,不为流俗所动,使他成为了“一代名士”。③高雅的趣味引导他追求有格调、有理想、有意义的生活,并为此锲而不舍,克服障碍,进而实现人生境界的突破,最终成长为一代文化名士。我们也应该学习张伯驹的有趣味,自觉摈弃世俗,才能有所成就。 示例二:“品格”是造就“一代名士”张伯驹不可或缺的条件。(观点2分)①张伯驹喜读诗书,学养深厚,能醉心高雅艺术,使他成为了“一代名士”。②张伯驹生活在政治家族,却与政治势力保持距离。家资丰厚却淡泊名利,使他成为了“一代名士”。③狂狷洒脱, 10. D(冯拯等上奏请求立储君,皇帝非常生气,将他们贬斥到岭南,朝廷内外再没有敢说这件事的人。故应断为:帝怒/斥之岭南/中外无敢言者;寇准刚刚从青州被诏令回来,进入宫殿拜见皇帝。回来和进见这两个动作故中间应作停顿,应断为两句:准初自青州召还/入见。) 11.B (“祭祀”错,应为国家。) 12.D(“而要选择心系王室的皇子作储君”错,原文说“唯陛下择所以副天下望者”,是希望太宗选择能符合天下百姓意愿的人。) 13. (1)有人教寇准增报年龄,寇准回答说:“(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怎么能欺骗君主呢?”后来(寇准)考中(进士)。(“或”“增年”“方”“进取”“可……邪”各1分。) (2)皇帝听说了之后就不高兴了,召来寇准对他说:“人心很快归属太子,想把我放置在什么地方啊?”(怿、谓、遽各1分,语句疏通2分。) 参考译文: 寇准,字平仲,是华州下邽人。寇准年轻时才华出众,精通《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十九岁时中进士。太宗选拔人才,经常亲自到殿前长廊看望询问,年纪小的人经常不被录取。有人教寇准增报年龄,寇准回答说:“(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怎么能欺骗君主呢?”后来(寇准)考中,被授予大理评事的官职,(先后)担任归州巴东县、大名府成安县的县令。每次到了交税赋服役的时候,(寇准)从没拿出官府征调的敕命文书,只根据乡亲的姓名张贴在县门口,百姓从没有敢误期的。寇准曾经在宫殿之中向皇帝启奏事项,他的话与皇帝的想法不符,皇帝很生气地站起来,寇准于是就拽住皇帝的衣服,让皇帝又坐下,等事情解决后才退下。因此皇帝奖赏他说:“我得到了寇准,就像文皇得到了魏徵一样。” 淳化二年春天,大旱,太宗请亲近的大臣询问时政失误的地方(在哪里),大家都用是天命来回答。寇准回答说:“《尚书•洪范》里说,天和人的关系,相互应和就像影子和回声,发生大旱就是验证,大概是刑罚有不公平的地方。”太宗很生气,起身回到宫中。过了一会儿,(太宗)召寇准询问刑罚不公平的情况,寇准说:“希望把二府的官员召来,我就说。”皇上下令召二府的官员来,寇准就说:“不久前祖吉和王淮都触犯法律接受贿赂,祖吉受贿较少却被杀头,王淮因为是参政王沔的弟弟,偷盗国家钱财上千万,只受杖刑,仍官复原职,这不是不公平是什么?”太宗拿这件事问王沔,王沔叩头谢罪,于是皇上严厉批评了王沔,并且知道寇准可用。当即任命寇准为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任同知院事。 至道元年,(寇准)又担任给事中。这时候太宗在位已经很久了,冯拯等上奏请求立储君,皇帝非常生气,将他们贬斥到岭南,朝廷内外再没有敢说这件事的人。寇准刚刚从青州被诏令回来,进入宫殿拜见皇帝,皇帝的脚受伤严重,自己提起衣服给寇准看,并且说:“爱卿为什么来这么迟呢?”寇准回答说:“臣没有得到诏令是不能回到京城的。” 皇帝说:“我的儿子中哪一个可以把国家交给他?”寇准说:“陛下为了国家选择君主,询问嫔妃和宦官是不可以的;询问亲近的大臣是不可以的;希望陛下选择能符合天下百姓意愿的人。”皇帝低头思考很久,屏退身边的侍从说:“襄王可以吗?”寇准说:“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您既然考虑到他可以,希望马上决定下来。”皇帝于是让襄王担任开封府尹,改封他为寿王,册立他做皇太子。(太子)从宗庙拜谒回来,京师的百姓拥挤在道路旁边欢呼雀跃说:“(这是)少年天子啊。”皇帝听说了之后就不高兴了,召来寇准对他说:“人心很快归属太子,想把我放置在什么地方啊?”寇准拜了两拜恭贺皇帝说:“这是国家的福气啊。”皇帝把这些话告诉后宫的嫔妃,妃子们都前往祝贺。皇帝后来又出来,在宫殿和寇准喝酒,大醉才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