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安徽省百校论坛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12-13 21:02
安徽百校论坛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A(“宗祠庙宇,婚姻风俗最能代表传统村落文化”的表述于文无据)
2.B(“这样就能对它进行全面的研究”这个结论错误.原文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3.D(“因为传统村落文化大量被记载在典籍中”的说法错误,原文说“传统村落文化不像精英文化那样被保存在典籍里”)
4.B(A“虽然有些人怀疑这一点”错,原文中是指有些人对安徒生怀疑,而不是怀疑安徒生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影响。C“这体现了由重到轻的逻辑关系”错,应是具有逐层深入,由点到面的好处。D“认为儿童文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不太准确,应是认为优秀的儿童文学可以影相人的一生)
5.对安徒生的儿童文学作品表示鄙弃、厌恶之情。(4 分)
6.①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是作者所经历过的现实生活,其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2分)②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不仅有悲伤和苦痛,也有真诚的爱。(2分)③这样写的目的是告诉读者苦难是无法拒绝的,要接受它,要永远以感恩之心和优雅的风度面对它。(1分)
7.A、C(B“他想帮助陈立解决困难”错,小说中没有体现出这一点。另外“便告诉陈立去找市长”也不准确,只是暗示他去找市长。D“血肉丰满”分析不太准确,秘书这个人物血肉谈不上丰满。E“用夸张的手法”错,没用夸张;另外“自感礼轻的心理”也错,没有表现这种心理)
8.①有责任心,他为妻子的病、女儿的失业忧心如焚。②有感恩之心,买件夹克衫感谢市长的帮助。(每点2分)
9.①使小说结构严谨,夹克衫起线索作用。它把市长来理发室理发、陈立向市长诉说家事买夹克衫感谢市长等主要情节串连起来,形成完整的故事。(2分)②推动情节发展。陈立发现夹克衫衣领有些发白,为下文买件夹克衫感谢市长埋下伏笔,再引出一直不肯丢弃它的原因。(2分)③丰富了小说的情感,市长一直穿着母亲买的夹克衫,表现了市长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2分)
10.B(原文标点: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遂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
11.A(“文武官员任免”错,武官任免不是由吏部掌管)
12.C(“被韩拒绝”于文无据)
13.(1)康王将要南行,和韩公裔谋划,从小路在夜间暗中起兵。从此康王对韩公裔更加亲近看重。(得分点:南、问道、潜、笃,各1分,句意1分)
(2)韩公裔约束自己很严谨,不给别人好处以讨好别人,又敢和秦桧持不同意见,这也是可取的地方。
(得分点:律、市、异、斯,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韩公裔,字子扆,开封人。担任康王府内知客,全国军队侵犯京城,康王出使,韩公裔随行,渡过黄河,将官到浩、吴湛私下争斗,韩公裔劝说他们才和解。驻扎在磁州,军民残杀奉命出使的王云,跟随康王的车队进入州署,韩公裔又劝退他们。康王将要南行,和韩公裔谋划,从小路在夜间暗中起兵。从此康王对韩公裔更加亲近看重。等到金兵撤退,张邦昌派人和康王的舅舅韦渊曹来献传国玉玺,当时韦渊自称“伪官”,议论的人又认为张邦昌不能信任,康王生气,要杀韦渊,韩公裔说:“国玺自己回来,是天命。”康王于是接受国玺,命令韩公裔掌管。韩公裔尽力救韦渊,免去他的罪行。
    元佑皇后诏令康王进京继承帝位,府僚认为金兵还离得近,应驻扎在彭城,韩公裔说:“国家在睢阳创立基业,康王也应在睢阳受命。”当时前军已经出发,将前往彭城,恰好天上雷电大发作,不能前进,康王对此感到惊异,半夜高声对韩公裔说:”明天到睢阳,决定了。”继承帝位后,韩公裔多次升职袒任武功大夫。
    后来因事触犯黄潜善,正好皇帝是到维扬,韩公裔请求离职,黄潜善认为韩公裔回避事务,于是降官三级,送往吏部。皇帝来到越地,考虑韩公裔以前的功劳,召入朝廷恢复原来的官职,多次升官位至广州观察使。
    韩公裔在王府供职三十多年,得到的恩惠与宠爱很优厚,皇帝每次在慈宁宫置办酒席,一定召入韩公裔,碰上修撰《玉牒》,元帅府的事多数散失,秦桧因韩公裔是原来帅府的人,上奏让修书官前去咨询韩公裔有关的事情。不久授任韩公裔保廉军承宣使,秦桧怀疑韩公裔越过自己向皇帝请求,忌恨韩公裔。右谏议大夫汪勃迎合秦桧的意思,弹劾罢免韩公裔,于是让韩公裔担任地方祠掾官,在外地居住,但皇帝对他宠爱重视不减。
    秦桧死后,立即恢复掌管佑神观,赏赐府第在和宁门西,皇帝说:“我和太子想常见您,所以安排住得近一些。”升任华容军节度使,不久退休。高宗传位太子后,曾经和孝宗谈到韩公裔的忠诚和功劳,于是朝廷下诏韩公裔所居住的州郡厚待他。乾道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五岁,赠官太爵,谥号恭荣,络他的亲属八人授官,高宗赏赐金钱丝绸很优厚。
    韩公裔约束自己很严谨,不给别人好处以讨好别人,又敢和秦桧持不同意见,这也是可取的地方。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