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四川省巴蜀黄金大联考2017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4)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12-11 09:25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陆佃,字农师,越州山阴人。居贫苦学,夜无灯,映月光读书。蹑屩从师,不远千里。过金陵,受经于王安石。熙宁三年,应举入京。适安石当国,首问新政,佃曰:"法非不善,但推行不能如初意,还为扰民,如青苗是也。"安石惊曰:"何为乃尔?吾与吕惠卿议之,又访外议。"佃曰:"公乐闻善,古所未有,然外间颇以为拒谏。"安石笑曰:"吾岂拒谏者?但邪说营营,顾无足听。"佃曰:"是乃所以致人言也。"明日,安石召谓之曰:"惠卿云:'私家取债,亦须一鸡半豚。'已遣李承之使淮南质究矣。"既而承之还,诡言于民无不便,佃说不行。安石以佃不附已,不复咨以政。
更先朝法度,去安石之党,士多讳所从。安石卒,佃率诸生哭而祭之,识者嘉其无向背。迁吏部侍郎,以修撰《神宗实录》徙礼部。数与史官范祖禹、黄庭坚争辨,大要多是(王)安石,为之晦隐。(黄)庭坚曰:“如公言,盖佞史也。”佃曰:“尽用君意,岂非谤书乎!”
知江宁府,甫至,祭安石墓。句容人盗嫂害其兄,别诬三人同谋。既皆讯服,一囚父以冤诉,通判以下皆曰:"彼怖死耳,狱已成,不可变。"佃为阅实,三人皆得生。
迁吏部尚书,报聘于辽,归,半道闻辽主洪基丧,送伴者赴临而返,诮佃曰:"国哀如是,汉使殊无吊唁之仪,何也?"佃徐应曰:"始意君匍匐哭踊而相见,即行吊礼;今偃然如常时,尚何所吊?"伴者不能答。
佃执政与曾布比,而持论多近恕。每欲参用元祐人才,尤恶奔竞。佃曰:"今天下之势,如人大病向愈,当以药饵辅养之,须其安平。"
转左丞。御史论吕希纯、刘安世复职太骤,请加镌抑,且欲更惩元祐余党。佃为徽宗言不宜穷治乃下诏申谕揭之朝堂谗者用是诋佃曰佃名在党籍不欲穷治正恐自及耳遂罢为中大夫、知亳州,数月卒,年六十一。
(选自《宋史·陆佃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段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佃为徽宗言不宜/穷治乃下诏申谕/揭之朝堂/谗者用是诋佃/曰/佃名在党籍/不欲穷治/正恐自及耳/
B.佃为徽宗言不宜/穷治乃下诏申谕揭之/朝堂谗者用是诋佃/曰/佃名在党籍/不欲穷治/正恐自及耳/
C.佃为徽宗言不宜穷治/乃下诏申谕/揭之朝堂/谗者用是诋佃/曰/佃名在党籍/不欲穷治/正恐自及耳/
D.佃为徽宗言不宜穷治/乃下诏申谕/揭之/朝堂谗者用是诋佃/曰/佃名在党籍/不欲穷治/正恐自及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号多指封建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如熙宁、太宗、康熙等。
B.实录,文中指编年体史书,专门记录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
C.吏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
D.御史,文中指官名,汉以后,御史职衔多有变化,职责专司纠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陆佃为政务实,王安石掌权时向他咨询政事,他如实告知自己对新郑的看法,王安石派人核查,核查人从中使坏,致使王安石疏远了他。
B.陆佃有情有义,朝廷排斥王安石党徒,他却在王安石去世后带学生痛哭祭奠;他因修撰《神宗实录》多次与黄庭坚等人的争辩,言辞激烈。
C.陆佃执法公正。他在江宁府任职时,有人杀兄害人,诬陷无辜的人,案件审讯已定,他力排众议,亲自核查案情,为百姓伸冤。
D.陆佃睿智善言。他出使辽国,,回国途中遇辽主去世,辽国陪同的人返回吊唁,而击缶他无礼,他给予辛辣回击,使辽国人无言以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国衰如是,汉使殊无吊唁之仪,何也?(5分)
(2)今天下之势,如人大病向愈合,当以药饵辅养之,须其安平。(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岁 
白居易
穷阴急景坐相催,壮齿韶颜去不回。
旧病重因年老发,新愁多是夜长来。
膏明自爇①缘多事,雁默先烹②为不才。
祸福细寻无会处,不如且进手中杯。
【注】① 爇(ruo):焚烧。② 雁默先烹:雁,鹅;出自《庄子》“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14.下列对本诗有关内容的解说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故称“冬尽年终之时”为“穷阴”。
B.首句中的“催”字形象地写出了光阴似箭的情形,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C.“雁默线烹”引用了典故,比喻有才能的人因遭到嫉妒而先被淘汰。
D.“不如且进手中杯”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都是借酒表达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E.平实易懂是白居易诗歌语言的基本特点,本诗语浅意深、言近旨远。
15. 通过这首诗能看出当时作者流露出的那种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屈原《离骚》中,作者以“蛾眉”比拟自己的美德,以“众女”肆意造谣中伤比拟朝臣对自己的造谣中伤的两句是“                                ”。
(2)李商隐《锦瑟》中,“                            ”两句,从“追忆”中醒来,知道那梦已经远去,并且当时就不甚分明,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怀。
(3)苏轼《赤壁赋》中,客人以眼前的山川形式发问“               ”,紧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