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 C(“中国文人画家眼中的世界”表述不严密,应是“中国文人画家在创作中,起兴时的世界”) 2. B("占一人观画,中介是画卷和真山水的经验”理解错误,以真山水的经验为中介的应是“后人”,即现代人) 3. A(因果关系颠倒) 4. B(“它们的功能相同,用来完成相同的工作”错) 5.①无脑,有被触角保卫的嘴;(2分)②有类似人的眼睛的结构体,但视力模糊;C1分)③有很强的游动能力,有巨大的毒性。(1分) 6.箱水母的毒液是用来麻醉猎物的,但是,当人无意中遇到箱水母时,人对于箱水母来说是非常巨大的,箱水母就会用更多的触角刺向人,发射更多的毒液,因此,对人造成致命的伤害。(5分) 7. D,E(A应是否定了前者,肯定了后者。B“关键在于他不适应新环境”不准确,应是源自于他远离家人的痛苦。C “非常感谢”错误,文中有“糙靶人浑身发抖”“带着憎恨对谢苗说”等信息) 8.①逆来顺受。他是教堂主管的儿子,过着上流社会的生活,后流放服苦役二十年,但他对此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②愚昧麻木。他说自己能赤条条躺在地上睡觉,靠吃草过日子,并表示自己什么都不要;他总是劝年轻鞑靼人要适应非人生活的环境。(每点2分) 9.①简洁扼要,却又意味深长,突出了流放地人们的悲剧命运;给读者留下了十分)‘一阔的想象空间,启人深思。 ②一语双关,既指未关门的情形,又曲折地表露了作者要求人们行动的积极思想。③一直没有关门使得糙靶人半夜的哭声穿门而人,透露出要求改变现实的呼声,深化了主题。④既突出了流放者麻木的心理状态,又寄寓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情感。(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10. D(原文标点:子湮欲退,高宗顾良贵日:“是联问之。”又谕子湮且款语。子湮复语,久不止,良贵叱之退者再。高宗色变,于是二人俱待罪) 11. B(“借用为对帝王、王后的尊称”错,不包括“王后”) 12. C(“被皇帝罢官”与原文不符,应是潘良贵自己请求离去) 13. (1)话传到外面,掌权的人指控他狂妄轻率,贬潘良贵为监信州呐口排岸。(得分点:彻、当、黜,各1分,句意2分) (2)宰相掌管一代人才的任免、升降,认为贤良的,自然应当提拔任用,怎么能先表达私人恩情。(得分点:进退、耀、示,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潘良贵,字子贱,婆州金华人。凭着上舍生的身份开始做官,担任辟雍博士,升任秘书郎。当时宰相蔡京正用官爵和体禄笼络出名的士人,潘良贵操守、意志坚定不可动摇,亲戚朋友多次替蔡京表达愿意交往的心愿,潘良贵严肃拒绝。靖康元年,钦宗问谁可以胜任宰相,潘良贵极力进言:“何、唐等四人不可以任用,以后他们肯定误国。陛下如果想要扶危持颠的宰相,不广泛询问下面官吏的意见,使地位卑微的人都知道,不能如意。”话传到外面,掌权的人指控他狂妄轻率,贬潘良贵为监信州泊口排岸。 高宗继承皇位,召入朝廷担任左司谏。拜见皇帝后,请求剿灭奸党,让叛徒在国门处决,敌人就不敢轻视宋朝。又请求封贤良的宗室到山东、河北,来使国家强大,皇帝巡视维扬,培养兵威来图谋恢复国家。黄潜善、汪伯彦厌恶他的话,改任工部。潘良贵因进言没有实行,请求离职。 授任考功郎,升任左司。宰相吕颐浩从容对潘良贵说:“(您)早晚将引入两省任职。”潘良贵严肃回答说:“父母年老正想请求到地方任职,两省的官不是我能做的。”潘良贵退下对人说:“宰相掌管一代人才的任免、升降,认为贤良的,自然应当提拔任用,怎么能先表达私人恩情。如果士大夫接受他的笼络,又凭什么在朝廷立身。”凭着直龙图阁的身份担任严州知州。到任两月,请求担任祠禄官。起用为中书舍人。 恰好户部侍郎向子湮入宫拜见皇帝,说话繁冗芜杂,潘良贵以前与向子湮交好,这天潘良贵暂代起居官,站在殿上,径直走到榻前严厉地说:“向子湮用没有用的话长久打扰皇帝!”向子湮想退下,高宗看着潘良贵说:“是我问他。”又告诉向子a慢慢道来。向子湮又说,长时间不停止,潘良贵多次呵斥他退下。高宗变了脸色,于是两个人都等待治罪。潘良贵请求离去,回来后,十年没有出京。李光获罪,潘良贵因曾与李光通信获罪,降三级 官。去世,享年五十七岁。 潘良贵刚正清屎,保持晚节。做博士时,王舫、张邦昌都想把女儿嫁给他,都被拒绝。晚年家居非常贫困,秦桧婉言劝潘良贵,劝他要求任州职,潘良贵说:“我潘良贵不敢这样做。”他的谏疏多数焚烧草稿,仅存杂著十五卷,新安人朱熹替他写序言。 14. A(“一样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不当,“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并没有写乐景;并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出自《诗经·采薇》) 15.前四句表达了诗人送别朋友时依依不舍之情,(3分)后四句抒发诗人担忧朋友一去而不返,音讯全无,只有衡阳雁年年飞来飞去的惆怅之情。(4分) 16.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17. B(①饮鸡止渴: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不合语境。②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③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使用对象错误。④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⑤如芒在背:形容心神不宁、忐忑不安的样子。⑥罄竹难书:形容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感情色彩不当) 18. B(A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的目标”。C暗换主语,“早日康复”当事人应是小博轩,应将最后一句改为“使小博轩早日康复”。D语序不当,把“努力”移到“让人民群众”前) 19. A(①处应是转折关系,②处有进一步的意思,③处宜不填,④处是因果关系,⑤处引出对象,⑥处是条件关系) 20.①可喻之为河((1分) ②途经平原静水深流((2分) ③就需要理解其水有源((2分) (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诺贝尔经济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比较集中,绝大部分是欧美人。(3分)和平奖与文学奖比较均衡,得主散布于三十多个国家。(3分) 22.参照2016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 (1)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低俗网红打开了盛有人性恶的潘多拉之盒,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侵蚀浸淫于此的人。可以立意为“纯洁人性,反对以丑为美”“抵制恶的诱惑”“低俗网红容易突破法律的界线”。 (2)从集体精神养成的角度来说,低俗网红导致集体精神的矮化、粗陋化。可以立意为“低俗网红激发人的生物性本能,给人带来危害”“抵制低俗网红,倡导自由精神与创造精神”。 (3)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低俗网红的破坏力指向未来。可以立意为“清除低俗网红对年轻人的负面辐射力”“拒绝低俗网红,保护青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