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B、C 【解析】5 分,答对一项2 分,两项5 分,多选不给分。B 项“渐映”写舟行的渐见过程,不是写月光的逐渐明亮;C 项“化实为虚”说法错误,这里是由实景转入虚景,属“由实入虚”的手法。 15.①“水似蓝”,表明水深莫测,西塞山势的峻峭,山间葱茏草色的映衬,使得江水的颜色蔚蓝;②“乱云如絮”写出了云层如轻飘的花絮,在山间起伏缠绕,非山势高峻难得有此景象,起伏的乱云弥漫江上,缠绕山间,使山势与水面通过乱云的衔接,而产生一种奇妙的效果; ③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把云比喻成飞絮,蔚蓝平静的江面与陡峭如削的山势对比,写出了西塞山的奇特地势,加以缈茫起伏的云絮飘飘,形成一种对比强烈又结合奇妙的一种艺术境界。 【解析】6 分,一个要点2 分,意思对即可。 16.(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2)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3)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5 分,每空1 分,添字、漏字、错字该空不得给分。 17.D 【解析】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对象用错。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望文生义。不足为训: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也用来表示丑态毕露。从一而终:丈夫死了不再嫁人,也指忠臣不事二主。对象用错。耳提面命:褒义词,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18.D 【解析】A 项句式杂糅,删去“实现”,或把“达成”改为“的”;B 项否定不当,“不会不”等于“会”,应该是“谁能保证不会出一点疏漏”;C 项,成分残缺,应在“各项相关政策”前加上“出台”。 19.C 【解析】注重分析语句之间的关系。①句,从与前文的关系来看,是上一层意思的转折,可以填写转折连词;②③两句,从“纳闷”“了解”分析,两句话是条件关系,可以填写“只要……就”等;④句,从“邀约赴宴”和“请来歌女”分析,二者是并列关系,可以填写“并”“并且”之类的词语;⑤句,是对上文的结果的表述,可以填写表示顺承的词语,比如“就”“于是”“然后”等,从“当即”的角度分析,也可以不填写词语;⑥句,是对前文的总结,可以填写表示总结的词语等。 20.①是研究成果物质层面的度量②著作只是承载学问的外壳③绝不能以著作等不等身为标准(应该以著作等不等心为标准) 【解析】5 分,答出一空给1 分,答出两空给3 分,答出三空给5 分,意思相近即可。 21.符号由蝙蝠、鲤鱼和春字组成灯笼,(1 分)灯笼象征着团圆美满,蝙蝠代表福气,鲤鱼代表富裕(吉利),(2 分)春字由鞭炮和古钱币构成,代表辞旧迎新,恭贺富贵(发财),(2 分)体现出春节喜庆氛围与民族文化特色。(1 分) 【解析】6 分;整体构图1 分,分项说明4 分,整体概括寓意1 分。意思相近即可,超过字数扣1 分。 22.【立意简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