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11-24 10:33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Ⅰ期中参考答案
1.C (汗牛充栋:本义是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显然与语境不合。因此,第一空应选“汗牛充栋”。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第二空指质量有好坏,应选“参差不齐”。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和后面的“慢慢”搭配不合适。细嚼慢咽:慢慢地吃东西。引申为慢慢去体味。因此,第三空应选“细嚼慢咽”。)
2.A  (B项,搭配不当,“创业大街”和“同步启动”搭配不当;C项,成分残缺,“掌握”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自救互救”后加“的常识”等;D项,结构混乱(或语序不当),“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消息自从引发社会关注后”没有下文,而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另起炉灶,应将“自从”移到句首。)
3.C  (此项与例句中的“桃花”都运用比喻手法,以桃花比喻美丽的女子。)
4.A  (A项,诗句出自张九龄《望月怀远》,该诗句用在这里是最符合语境的;B项,词句来自李煜《虞美人》,表达的是亡国之痛,与童年美好回忆的语境不符;C项,词句来自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的是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与老兵回归故土的语境不符;D项,词句出自苏轼《定风波》,表现的面对困难时的一种淡定达观的心态,与语境不符。)
5.D  (既然是“法律援助中心”的图标,那么图标中的双手就不能理解成人们的和睦相处,而应是“法律援助中心”向人们伸出援助之手。另外,图标中的盾牌也不可理解成法律的“尊严”,而只是表示图标所指的对象。)
6.B (克:严格限定期限)
7.B (A项,代词,代群盗 / 副词,表商量语气;B项,均为介词,因为;C项,副词,于是,就 / 副词,竟然,却;D项,连词,表转折,但是 / 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8.⑴ 桓帝喜欢他的才能和外貌,下诏书把公主嫁给他为妻。
评分建议:爱,1分;妻,1分;倒装句式,1分。
⑵(杨琁)暗中让亲戚、下属到朝廷诉说这件事。
评分建议:潜,1分;诣1分;省略句式,1分。
⑶(杨琁)因病辞官家居,在家中去世。
评分建议:以,1分;乞骸骨,1分。
9.机智 刚强  (这段文字写了杨琁两件事,一是“破贼阵”,一是“辨清白”。前者主要表现其机智,后者主要表现其刚强。亦可结合“论曰”“赞曰”提炼答案。)
【参考译文】
杨琁字机平,会稽乌伤人。高祖父杨茂,本河东人,跟随光武帝征伐,做了威寇将军,封为乌伤新阳乡侯。建武年间,到了国都,传封三世,后因有罪被革除,因此回了老家。父亲杨扶,交阯刺史,有办事能干的名声。兄杨乔,做了尚书,容仪伟丽,多次上书议论政事,桓帝喜欢他的才貌,下诏要把公主嫁给他,杨乔坚决辞让,皇上不听,于是闭口不吃东西,七天竟死了。
杨琁开始被举为孝廉,过了些时,灵帝时做了零陵太守。这时苍梧、桂阳狡猾的盗贼相聚,攻打郡县、贼人众多而杨璇兵力薄弱,官吏百姓非常担心害怕。杨琁于是特制马车数十辆,用一排袋子盛石灰于车上,系布索于马尾,又做兵车,专彀弓弩,约定日期会战。于是叫马车在前面,顺风鼓灰,贼人不得张目,就用火烧布,马受惊,奔突贼阵,再叫后车弓弩乱发,征鼓鸣声震天,群贼惊骇四散,追逐伤斩贼人无数,将其头目枭首示众,郡境以内得以安宁。
荆州刺史赵凯,诬奏杨琁不是亲身破贼,而妄有其功。杨琁相与章奏,赵凯有党羽相助,于是朝廷用槛车将杨琁召回。防禁严密,没有机会辩明理由, 杨琁于是咬臂出血,用血写成章奏,具体陈述破贼的形势,并且说到赵凯所诬状,暗地叫亲戚和下属到朝廷通报。诏书原谅了杨琁,任命他为议郎,赵凯反受诬告他人之罪。
杨琁三次升迁做了勃海太守,所到之处都有异政表现,后因事免职。后来尚书令张温特上表推荐他,征拜尚书仆射。因病请求退休,死在家中。
论曰:安、顺以后,朝廷的声威渐渐下降,盗贼不断侵扰横行,他们沿着武力的空隙生存,不停地抢掠百姓攻打城县,假冒皇帝侯王的情况有十几次。有的伪造神迹道术的灵验,有的非法伪造使用朝廷衣冠。然而他们的头领魁首,都没有名声,官军却甚至还在四郊不满壁垒,疲于奔命。至于那几位将军,都是尽力勤思,靠辛劳建立战功,可是景风之赏未表彰,浮泛不实的谗言反而一并加身。由此推论,政道也很难避免。
赞曰:杨琁能运用智谋,也可以整顿军旅。
10.⑴①前三联写“渡”中所“望”之景:首联总写,颔联、颈联分承。
②尾联写“渡”中所“闻”之声:听闻江边枫叶飒飒飘落,暗示船近江南。
⑵化静为动,赋予驿站、高山以动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渡江所见之景。
⑶尾联传达了诗人淡淡的羁旅秋思。化虚为实。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