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11-20 16:07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
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第 I 卷  阅读题
一、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名篇名句默写: (5 分)
1、(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2)秦爱纷奢(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2、B
3、A(古人成年之时由父亲尊长取字,号是根据自己情感志趣而自称。)
4、C(张冠李戴,僧达交待是事实,但“诬陷”之事,另由他人)
5、(1)夷狄想要侵犯暴掠(掠夺),只是苦恼于自身实力的不足罢了。他们不曾拘守(遵守)信用道义,而停止(停用)他们侵犯的意图。(解析:译出大意给 2 分,“侵暴”“拘制”“用辍”三处,译对一处给 1 分。)
(2)每次面对亲朋故友,心怀愤恨颇有怨气,又多谈论朝廷的过失谬误,皇帝的是非得失。(解析:译出大意给 2 分,“亲故”“违谬”“人主”三处,译对一处给 1 分。)
【参考译文】
颜竣,字士逊,琅邪临沂人,是光禄大夫颜延之的长子。颜竣起初担任太学博士,太子舍人,又出任孝武帝刘骏的抚军主簿,很是受到亲近礼遇,颜竣也尽心辅佐效力。元嘉年间,太祖刘义隆不希望诸侯王各自建立朋党,准备召回颜竣来补缺尚书郎的职位。吏部尚书江湛认为颜竣在府中已经有了职务,不宜更改,皇帝才停了下来。元嘉二十八年,胡人自彭城从北方归来,又一次请求互通贸易。颜竣建议说:“我认为和胡人和亲并没有什么好处,这早已是明摆着的。我凭什么说是这样呢?夷狄想要侵犯暴掠,只是苦恼于自身实力的不足罢了。他们不曾拘守信用道义而停止他们侵犯暴掠的意图。”元嘉三十年春天,因为父亲颜延之辞官归田,颜竣也坚持请求解除自己的职务,但未被允许。世祖刘骏登基后,任命颜竣为侍中,不久又升迁为左卫将军。在这之前,颜竣还没有子嗣,到现在才诞下男丁,皇帝亲自为他取名为辟强,以比拟汉朝侍中张良的儿子辟强。皇帝自从居丧期满后,多次兴建土木,颜竣诚恳急切地直言相劝,没有丝毫的顾忌回避,皇帝的心里非常不高兴,所以颜竣的劝谏也就大都不被听从采纳。颜竣自认为自己的才能足以用事治世,与皇帝的旧交没有谁能够比拟,理应居官朝中,协助皇帝处理事务,一直执掌朝政,可是他所陈述的建议却大多不被皇帝采纳,颜竣便开始怀疑皇帝想要疏远他,所以就请求离开京城到地方任职,以此来判断皇帝当时的真实想法。大明元年,任命颜竣为东扬州刺史。颜竣所请求的事情被准许之后,便就开始忧虑惧怕,不知怎么办才好。到了东扬州后不久,又遭逢母亲丧事,皇帝不允许他辞去职务,只是准许他送殡返京,对颜竣的恩遇礼待仍然优厚,可是颜竣自己却越加无法安心。每次面对亲朋故友,很是有怨气愤恨,又多谈论朝廷的过失谬误,皇帝的是非得失。等到王僧达即将被处死时,王僧达认为是被颜竣所谗害构陷,临死的时候便叙述了颜竣前后是如何不满,如何怨恨自己的建议不被听从采纳。王僧达所说的,很是有相符合的证据。皇上不想就此把他杀死,姑且只是免去了他的官职。颜竣频频上书谢罪,并且乞求饶恕性命,皇上越发愤怒。后来等到竟陵王刘诞叛逆,于是便借此陷害他(说他和刘诞勾结)。召御史中丞庾徽之到殿前站立启奏,启奏完成,诏令:“颜竣有负皇恩,竟然会到达这样的地步。在狱中赐死,由其自毙,赦免了颜竣的妻子儿女但迁往远方(交州)。”史臣说:“作为臣子的,如果能忠心侍奉主上并且摈弃自己的私欲,建立功劳而不求报答,那么,即使请求别人颠覆陷害自己,那也是得不到的。”
(三)古代诗歌鉴赏(11 分)
6、A C (A 主要在于称颂刘备;C 无“嘲讽”之意。颈联意用刘备的长于任贤择相,与他的短于教子致使嗣子不肖相对比,叹惜刘备功业不能卒成。)
7、首联妙处:
①境界雄阔绝伦。“天下”“千秋”等字眼写出了“英雄气”至大无垠,万古长存。这样遣词用语显示诗人吞吐日月、俯仰古今的胸臆。
②用典不着痕迹。“天下英雄”四字暗用曹操对刘备说过的“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诗仅添一“气”字。
③意在言外,旨意深远。“尚凛然”写出千秋之后先主之庙堂尚且威势逼人,凸显其当年叱咤风云的英雄气,寄托了诗人敬仰之情。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阅读下面论述类文本,完成 8-10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8、C(在水门处征收的是“过路税”,而非“过税”,过税指的是商品流通税,与过路税不是一个概念。)
9、B(市镇出现的直接原因,是“草市”中规模较大的发展为了“镇”;节度使割据势力获益是结果,不是原因。)
10、C(“市镇”概念中的“市”指的是各种大大小小的草市,不是官市。)
(二)阅读下面文学类文本,完成 11-13 题。(12 分)
11、D(强加因果,告是因为夜半鸡叫扰民)(3 分)
12、作用:
①为后文作铺垫。这段先写小区管理混乱,物业人员素质不高,为后文写开发商任用张三做了铺垫;②推动情节发展。这段还写了张三维权无门,失落不失望,引出了后面张三“撺掇邻居告扰民”与“唇枪舌剑斗刘金”等情节。(4 分)
13、观点一:用“小区鸡鸣”更恰当。①“小区鸡鸣”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它引出了主要人物张三的恼火、想投诉、想告扰民,进而兴师问罪,这一切活动都是围绕“鸡鸣”进行的;②用“小区鸡鸣”为题,通俗却不失隽永,既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暗示读者思考扰民维权的问题,反映社区管理的主题。
观点二:用“张三维权”更为切题。①张三是文章的主要人物,全文内容都是围绕他的活动来写的,以“张三维权”为题显得简洁明白。②小说的主题是通过张三的所作所为来反映一种社会现象:有些小区硬件设施不错,而物业管理水平滞后,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共创和谐社会。
(可任选一个方面作答。观点鲜明得 1 分;理由充分得 4 分,意思对即可;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