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C D (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B不给分)E“就得更加虔诚地向自己祈祷”说法不准确,文中只是说“若想尝到更好的滋味,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行”,这里的“代价”是否包括虔诚祈祷无从得知;A.“美貌的女郎到来”是现实,而不是梦幻;B.小说中并没用到景物描写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2)①爱幻想,向往不劳而获。他的钱不够用了,不是想着通过正当途径挣钱,而是想着去买彩票、向神明祷告。②贪婪且急功近利。收到各种家电家具后,他并没有满足,还想要个女朋友,希望更完满一些。③爱抱怨且不思进取。他经常嘟嘟囔囔,抱怨现状,却不采取实际行动来改变自己困窘的现状,而是一味地寄希望于外界。(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①情节出现逆转,引人入胜,这样的结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发人深省;②结尾处S先生的嘟囔照应小说开头部分,首尾圆合,使结构更加完整;③以S先生过“豪华的生活”的幻想的破灭结尾,卒章显志:求神不如靠己。(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4)S先生想过“豪华的生活”本没有错,但他并没有想着怎样依靠自己的智慧、辛勤努力、汗水去获得,而是想让神仙帮助,想不劳而获。对于生活中不顺心的地方,总是嘟囔抱怨,并寄希望于外界的帮助。(4分)这不仅是S先生性格中的弱点,也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弱点。人应该对生活抱有美好的愿望,并且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想要的东西,面对不顺心的事情要少些牢骚,多些积极进取,保持良好心态。(4分)(结合文本4分,谈自己的思考4分,共8分,言之成理即可) 12(1).BA(B3分,A2分) (2).①从年轻时的“颇自喜”到后来的“警然有悟”“感动”,前后对比,具体展现了可染先生的成长过程。 ②具体形象地表现了可染先生对创作的严谨、笔法的凝重的追求,对自然、朴拙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理想的崇尚。 ③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承接上文,形象地表现可染的“不世之才”;另一方面开启下文,引出“敏而好学”的内容。 (3).①一方面要关心国家民族命运和服务于时代,另一方面要用纯洁的心灵表达一己情怀,必须把二者融而为一。 ②在艺术创作中,完全依靠天赋是危险而且短视的行为,必须刻苦勤奋、坚持不懈。 ③应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反对市侩艺术,力求创新,突破传统的程式化形式化的窠臼。 (4).观点一:李可染先生属于“生而知之者”。 ①拥有异于常人的艺术天赋; ②极富才华,作画极快,常有神来之笔; ③具有深邃的智慧和更高远的追求。 观点二:李可染先生属于“学而知之者”。 ①好学而敏求,讲求悟道、循法; ②刻苦勤奋,注重细节,毫不懈怠; ③不泥古、媚俗、求奇,继承传统,向自然山水学习,同时又引入西画的技法,最终自成一格。 观点三:李可染先生属于“困而知之者”。 ①把推动中国绘画不断健康发展作为追求目标; ②以弘扬中华文化的伟岸与高华为己任; ③努力使自己的笔墨成为艺术的永恒和不朽。 13、C 14、 C 15、 A 16、①啃指甲则是压力大②啃指甲是追求完美主义者的动作 ③时常会产生紧张的情绪 17、我们树立理想的前提是要保证它科学合理,并且要具体可实施。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踏实,坚韧不拔,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心态。 18、试题分析: 这是一则社会新闻材料,材料主要内容是广大棋迷围绕“天才棋手决赛前口出狂言”这件事从不同角度发表了各自的看法,题目要求考生也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立意作文。材料关键分析如下:天才棋手柯洁决赛前口出狂言。一种是自信的表现,毕竟 “艺高人胆大”,“没有五山斧,不砍六山柴”“没得金钢钻,不揽瓷器活”。只有有真本事的人才敢口出狂言。同时在赛场上,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战术,这是小柯智慧的表现,当然这种战术和智慧都是以实力为基础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赛场上,小柯口出狂言,是不尊重人的表现。常言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如果“赢了金牌,丢了人品”,也会被人所不齿。尊重规则,尊重对手是比赛的前提。德艺双馨,德才兼备才是大众心中真正的王者,因此生活中不可轻狂,要低调做人。第三种作为天才的父母当鼓励孩子发展个性,同时也要因势利导,给出合理的建议,毕竟孩子年纪尚轻,在为人处事上也会有一定的不成熟,作为父母,要正确的引导,不断完善孩子的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