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北武汉二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11-12 22:31
武汉二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它可望而可及,很容易逾越”错,可及,可逾越,但并不容易)
2、D(不是因为联想而带来“沉重与痛苦”)
3、A(解析:“阅读宋词时从乐观的视角还是悲观的视角”错,不是阅读者,应该是当事人的心态、视角)
4、D (注意句意,抓好常见的文言虚词这些断句标志和主谓结构。正确标点: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
5、B (“解褐”谓脱去布衣,开始担任官职)6.D(根据文本后三行,唐高宗“止赙物而已”,可见此项“百官都去哭祭,官家安排了他的入葬事”等内容理解错误)
7、(1)先帝服用了,不久就病重了,医生不知该怎么办,大臣们请求公开杀了僧人(或:杀了僧人示众),有人认为这样做会被(或:让)夷狄取笑。(“饵”“大渐”“显戮”和被动句各1分,句子大意符合、通顺1分。共5分)
(2)委托臣说:“活着时没能做有利于国家的事,死了不要麻烦浪费。凡是皇上下诏赏赐,希望一概(全都)推掉。”(“诿”“烦费”“诏赐”“一罢”各1分,句子大意符合、通顺1分。共5分)
8、(5分)这首词写出词人罢官后落寞无聊的闲居生活。词人本有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而如今只能在溪上徘徊,在桥边借酒浇愁;时光流逝,青春不再,身边只有滞涩的蝉鸣、寂静的树林、轻飞的冷蝶、半开的菊花,如此情景令词人备感寂寞、无聊、苦闷。
9、(6分)词的最后两句表现了词人被罢官后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愤懑的情绪。运用了典故和反语。词人说自己既非司马相如而傲世,非是本意,只因自己多病又没有才能,实则是借以委婉表达自己空有报国才能,却不能被任用的无奈与愤懑不平。
10、略
11、(1)选D3分,选A2分,选E1分。(B项错在“做事的独断专行”。小说没有批评老杨的意思。C项“这样的描写会影响整个人物形象,进而妨害小说表达的主题”说法错误,描写这个情景主要是衬托老杨的形象,也符合生活的真实。E项“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说法欠妥,这篇小说的情节还够不上这一点。)
(2)①交代主人公的身份,是一个战争年代留下来的无名无姓的“逃兵”。②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环境,为人物活动以及后文情节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③呼应小说的标题“老逃同志”,引发读者对人物命运的关心。(每点2分,共6分)
(3)老杨是一个朴实、善良、勇于承担责任、有着优秀领导才能的基层村干部形象。(2分)他为“老逃”的抚养问题急得一宿没睡好,他说“孤寡残疾都有所养,这是天道”,(2分)他号召全村挨家挨户轮流照顾“老逃”并身先士卒从自己开始,他为了能养好“老逃”申明了三条抚养规矩,最后他成了“老逃”的精神依靠,“老逃”临终前见到他后才闭了眼。(2分)
(4)①这样写照应标题与开头,补充说明了“老逃”身份的不确定性。(2分)②小说不明确“老逃”具体的逃兵身份,是为了突显以村长老杨为代表的村民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善良的品性。(2分)他们不计较老逃究竟是敌是友,只要他老无所依,村民们就会承担起赡养的责任。(2分)③作者借此既赞美了村民们身上的这种传统美德,又表达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人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突出人道主义的主旨。(2分)
12、(1)BE(选B给2分,选E给3分,选A给1分。A项,原文说的是“更非一般史家所能并论”,强调的是“一般史家”,而不是其他所有的史学家。C项,“钱穆不能胜任中学的要求”错,顾颉刚认为钱穆教中学有些屈才。D项,“一直和主流学派保持了和而不同的态度”错,钱穆是在抗战之前和主流学派保持和而不同的态度。)
(2)①通过写钱伟长的文史功底源于钱穆对他的熏陶,侧面衬托了钱穆的学识渊博。②引出传主钱穆,与下文对钱穆的正面描写相呼应。③以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开头,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2分,共6分)
(3)①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爱国精神。②坚持自我,和而不同。③思想峻厉,处世温煦。④具有怀疑、批判、分析精神,不守旧不前。(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答坚持原则、敢于挑战权威等,都可酌情给分。)
(4)①钱穆对待传统文化和新文化的矛盾体现在他一方面坚持弘扬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他的思想并不守旧。(2分)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可以从抗战时期的宣讲,与胡适观点的不认同,抗战后对菲薄传统风气的深忧等地方看出;对新知识、新思想的兼容并包则可以从余英时对他的评价中看出。(2分)
 ②这种矛盾并非是不合理的,反而恰好证明了钱穆先生是一名思想自由、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国学大师。(2分)③当今时代,各种信息铺天盖地,作为一名有素养的公民,除了广泛地接纳各种观点之外,还应有自己的判断和坚持,弘扬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并保持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2分)(该题首先应答出这种矛盾在钱穆身上是如何体现的,然后再答自己对此的看法。联系现实的部分言之成理即可。共8分)
13、A(言不尽意: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辞不达意: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地表达出思想感情。含糊其辞:指话说得不清不楚。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言不由衷: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言人人殊:说的话个个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
14、B(A句式杂糅,“受……原因造成的”应改为“由……原因造成的”或“受……的影响” ;C偷换主语;“也是……国防利器”主语是航空母舰;D项,经过压缩即可发现,““抄袭……著作权”搭配不当,应删去“著作权”,或把“抄袭”改为“侵犯”)
15、A
16、示例:①元宵节舞鱼龙灯的习俗在我国历史悠久  ②源于古人崇鲤观念的形成  ③将鲤鱼视为神鱼加以膜拜(每句2分,符合题意即可)
17、示例:转出团员持团员证到校团委办理团关系转出手续,如无团员证、志愿书,需开具团籍证明,团籍证明或团员证、志愿书(或:相关证件、相关手续)装入团员档案袋,将该档案袋及时上交接收单位。(6分)评分细则:有团员证的持团员证到校团委办理团关系转出手续(1分)如无团员证、志愿书,需开具团籍证明(1分)团籍证明或团员证、志愿书(或:相关证件、相关手续)装入团员档案袋(1分)及时上交接收单位(1分)语句通顺连贯(1分)
18、请参考2016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郝处俊,安州安陆人,刚十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父亲的原属吏送来上千细绢作为治丧的财物,处俊辞让不接受。他长大后,爱好学习,特别喜欢《汉书》,大致都能背下来。贞观年间,考中进士,任著作佐郎,承袭父亲的封爵。兄弟间和睦友爱,侍奉舅舅们很是恭敬。朝廷召他去任太子司议郎,逐步升官至吏部侍郎。高丽背叛时,皇帝诏令李勣任浿江道大总管,郝处俊任副总管。军队到了贼人境内,还未列阵,贼人突然袭来,全军都张惶失措。那时,郝处俊正靠在胡床上,他是个胖子,安然坐着吃东西,同时秘密派精锐轻兵迎击。贼人退去,大家都认为他有胆略。郝处俊入朝被任为东台侍郎。那时僧人卢伽逸多会炼丹,说是可以延年益寿。高宗打算服用,郝处俊谏阻道:“人寿长短,是天所定,异域的药剂,不能贸然服用。以前先帝诏令僧人那罗迩娑寐根据其配方炼置秘剂,取灵花怪石,炼了一年才炼好。先帝服用了,不久就病重了,医生不知该怎么办,大臣们请求公开杀了僧人(示众),有人认为这样做会被(让)夷狄取笑,所以这没有执行。前车之鉴不远,请陛下深思。”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上元初年,高宗皇帝在翔鸾阁大宴群臣。那时赤县与太常的音乐演出班子分东西朋,皇帝诏令雍王贤掌握东朋,令周王显掌握西朋,要他们比赛角胜。郝处俊劝说:“礼中要教育孩子不说谎,是担心孩子们会生出欺诈之心。现在两位王还很年轻,意志品德尚未定型,就让他们聚朋结党,相互夸示。这不是教导仁义、表现雍容和祥的办法。”皇帝于是即刻制止,并感叹:“处俊有远见卓识,非一般臣子所能比得上。”皇帝体弱多病,想退位给武后执政,郝处俊劝谏说:“过去魏文帝曾制定法令:‘皇帝驾崩,不允许皇后临朝管国政。’如今陛下为什么身还健在就要传位给天后呢?天下,不是陛下一个人的天下。陛下应该谨守李家宗庙,传给子孙,不应该将国家送给他人,使自己宗室沦丧。”传位事就此作罢。开耀元年(681)死,终年七十五岁。皇帝哀叹他的忠心赤诚,为他在光顺门举哀,用少牢祭奠,送治丧绢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石,诏令百官都去哭祭,官家安排其入葬事宜。其子郝北叟再三辞谢,皇帝没有听从。裴炎为此禀告皇帝:“处俊病危时,委托臣说:‘活着时没能做有益于国家的事,死了不要麻烦浪费。凡是皇上有诏书赏赐,希望一概(全都)推掉。’”皇帝听了后凄然动容,为酬答他的愿望,只送了治丧之物。郝处俊天性诚朴不多话,其貌不扬,然而有事时敢于直言。自从当政以来,在皇帝面前谆谆议论,定要引经据典,凡有所规劝献策,都不越大臣之礼。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