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杭之中,稍东曰丰乐桥,桥稍东曰古橘园,故宋之橘苑也。苑废久,种橘已尽,惟有古银杏两株,盘轮扶疏,疑为宋故物云。 园有主为诸君君简。君简少好画。又学篆刻,喜何震、陈琮刀镌,时时见古法。然不甚自贵爱,独深爱画。尝自称先君子博学游艺,尤喜翰墨。与华亭董宗伯其昌、赵文学左为密交。自其为童子时旁侍,观两公用笔墨,挥写入妙。苍秀淡沲,董称最工;空濛潇瑟,赵为之冠。两公分间,互相放写,终不能自掩其真也。君简既好画,日取两公画及诸家所作玩之,久而融然,化裁臻微。予间问君简:“子此画法谁氏?”君简笑日:“吾且忘吾手,安知谁法?”予闻而憆然,不复知所问矣。大体得法于古人,不必以甚似为工。萧远疏逸,绝蹊径矣。 君简先世多显官。尊君伯茂公,豪贤多资。至君简而日贫。君简不知贫,惟日弄笔墨自娱。客过索画,君简即与画,然持钱来者甚少;君简亦耻役手为金钱。或持钱赠君简,君简便受之。午突无烟,君简得钱即酤酒,坐待所与密者过,引壶斟酌,醉而后已。君简交不滥不黩,游好三四人,周旋久之,义亦弥笃。室处委巷,起居于于尔。 夫君简身不习宦,非逃者也;画不为售,非艺者也;交不干上,非为名者也。吾于君简,不知所以名之。虽然,岂其无得于中而能若是与?岁既暮,银杏叶方落矣,不知近客来亦多遗钱否?吾当过与君简坐枯树而饮。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然不甚自贵爱 B. 客过索画,君简即与画 C. 午突无烟,君简得钱即酤酒 D. 不知近客来亦多遗钱否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园有主为诸君君简 B.终不能自掩其真也 C.周旋久之,义亦弥笃 D.吾当过与君简坐枯树而饮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观两公用笔墨,挥写入妙 B.尊君伯茂公,豪贤多资 C.室处委巷,起居于于尔 D.夫君简身不习宦,非逃者也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5分) ①君简亦耻役手为金钱。 ②吾于君简,不知所以名之。 13.文章第二段写了诸君简学画的过程,请用三个四字词语依次加以概括。(4分) 14.下面两句话分别反映了诸君简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请选择其中一句,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 --17题。 情诗 微阴翳阳景, 清风吹我衣。 游鱼潜渌水, 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 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 今来白露唏。 游子叹黍离①,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 凄怆内伤悲。 注释:①黍离:出自《诗经》,是东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②处者:指役夫的家人。式微:出自《诗经》,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意为家人期盼役夫早归。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属于古体诗,开篇两句写景,薄云遮蔽了阳光,清风吹动着衣裳,景中含情。 B.三、四句写鱼儿安然游于渌水之中,翔鸟自由地高飞云天,俯仰有致,意境开阔。 C.七、八句借物象变化,既写出时间流逝,也表现了游子离乡与归家时不同的心情。 D.九、十句所运用的典故,委婉含蓄地传达出“游子”和“处者”思亲盼归的情感。 16.“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下列诗句运用了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B.“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17.这首诗与曹操的《短歌行》都体现了建安文学“悲歌慷慨”的特点,它们表达的情感有哪些不同?(6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曹植的《情诗》写道“清风吹我衣”。“风”是古诗文中的常用意象,如《论语·侍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