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10-26 11:33
【参考译文】
韩愈年轻的时候听说江南多有(宜于)登临游赏的所在,只有滕王阁是第一。有瑰丽,雄伟、奇绝、独特的称号。等到三王写这些文章,觉得他们文章很壮美,更加想去那里看一看然后来阅读前人文章,以便忘记我的忧愁。受在朝廷做官的束缚,参观滕王阁的愿望没有机会实现他。十四年,因为谈论事情(佛骨)被贬留守揭阳,因为想近便,走了捷径,以至取道海上,又不能够过往南昌来看看所说的滕王阁。这年冬天,因为皇帝庆祝年号,在国内施加恩德,转任袁州。袁州是南昌的附属地方,我私下里高兴,侥幸地对自己说,认为应当能够亲自到南昌府,接受您的管制在你的手下做官,等到没有事情将要返还的时候,或许可以有一机会到滕王阁的所在,我私下里寄托眼睛满足所期望的事情啊。到了袁州七月的时候,把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作为御使中丞的诏书下达了,考察江南西道;洪、江、饶等地都是所属管治的地方。八个地方的百姓,以前不方便的以及要求不能满足的,王公到了之后,都停止了,一切都正常运行。大的事情通过使者告知,小的事情立刻就改变了,过了一些时日,在短时间内,百姓有美好的品德,然而您在很远的地方游山玩水。我虽然想提出些意见,谈论利益和弊端,在你的府下听从命令,但是我的地方没有一件事情可借来出行,又怎么能放下自己的事情来麻烦你的接待之人?于是滕王阁又没有机会来到达啊
这年九月,百姓和官员融洽,您和监军让人设宴在这个地方,文官武将宾客士人都在酒席上。宴会进行中途,汇合各种言辞说,这阁子若不修整,将毁坏。以前您作为这里的官员,有恰当理由来使它翻新,您的文章,确实写在墙壁上。现在三十年后,您来到南昌做地方长官,今天刚好满一个月,您又来这设宴。您怎么能没有情感呢?您说是。于是栋梁,腐烂变黑弯曲折断的楹柱屋梁椽子木板栏杆,破败残缺的屋盖瓦片台阶砖子,色彩中浸坏模糊不鲜艳的,修治好它就停止。没有比前人奢侈,没有荒废作为后人的景观。
工程已经完成,您和大家喝酒,同时写信命令我替你记录这件事情。我既然因为没有能够到达观景而叹息,私下里高兴名字能列在它的上面,文章列在三王的下边,有荣耀啊。于是不推辞接受了您的命令。那山河的优美,登临眺望的快乐,即使年龄很大了,如果能获得机会和您一起游玩,还能为您做文章。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作记。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 首诗,完成8-9题。
  元好问①
今古北邙山②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③。
①元好问:金末元初文学家,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此词作于由洛阳赴孟津的途中。元好问自公元1218年(金宣宗兴定二年)移家河南登封,此后一段时间行迹多在河南。②北邙山:在河南洛阳县北,古代王侯公卿多葬此山。③穷通:困厄与显达。
8.作者是怎样诉说自己“幽怀”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
8.①直抒胸臆。如“老尽英雄”“人生长恨”等直写年老而功名未立的悲伤。
②借古抒怀(或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词人行走于北邙山下,想到这里多有王侯公卿,对比自己的不得志,写出了悲伤之情。
③化用。“人生长恨水长东”,化用李煜诗句,以东逝的江水无休无止永无尽头,比喻人生憾事之多。
④借动作细节描写侧面烘托。“远目送归鸿”暗示无人与共语,故寄意于飞鸿;“浩歌一曲酒千钟”写饮酒唱歌,表达了看透功名无用后的潇洒快意。
(答出一种手法并准确分析给3分,答出两种以上并准确分析即可给满分。)
9、有人说这首词“字面意思消沉,情思意趣却催人感奋”,请结合下阕内容谈谈你的理解。(5分)
9.①从字面看似乎消沉,“老尽英雄”之语,“人生长恨”之叹,都显得有点落落寡欢。(2分)
②从整体来看,意趣高扬,令人感奋。下阕第一句讲不再怨天公,第二句说的是要饮酒浩歌,第三句则直述不在意穷达,心灵趋于宁静,情趣则豪迈旷达。(3分)
  (意思对即可,共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1)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来描述蜀地与秦塞的连接,其诗句是“                      ,                     。”
(2)韩愈《师说》中表述师生关系的句子“                          ,                              ”与荀子在《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是一致的。
(3)《岳阳楼记》中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                     ,                         。
【答案】⑴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