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广东省中山一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二次统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7)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10-25 10:50
11.(1)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试题分析】E项“孩子们的淳朴善良正是李茂多年来不忍放弃乡村教师这一职业的原因”表述绝对化;A项“倒叙”错误,应为“插叙”;C项“流露出他为自己放弃疏通关系的草率决定而后悔的心理”分析不当
11.(2)①突出了夏日炽热灼人、稻谷成熟待收的季节特点;②表现李茂在工作之余还要冒着酷热收割稻谷的艰辛;③烘托了李茂在各种生活压力下内心的焦灼不安;④为后文写李茂因为心疼妻子以及想要按时赶回学校而不得已请学生帮忙等情节作铺垫。(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11.(3)①热爱教育(爱岗敬业,执着于教育事业):扎根乡村教育二十多年,虽然一直未能转正也不愿离开学校和学生,始终坚守民师岗位;教学能力过硬,每次都被推荐为转正人选。②体谅妻子:面对妻子的埋怨和不理解,他陪着笑脸缓和气氛;心疼妻子劳作辛苦而强忍愤怒。③爱护学生:听到妻子挖苦学生,他陡然生气;担心学生们功课紧张、休息短暂而不忍心请他们帮忙。④自尊,正直:不愿意为转正而疏通关系打点评委,宁可听天由命。(6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概括1 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11.(4)①结构上,照应标题及前文多次写到的“班车”,使小说首尾呼应,情节紧凑,结构完整。②人物形象塑造上,用脑海中浮现的恍惚画面代替激愤痛苦的语言行动,更能突出主人公梦想落空的失望和无助,增强了人物的悲剧性。③表达上,用“呼啸而去的班车”象征最后一次转正机会,用“皱巴巴的过期车票”象征主人公因年龄超限而错失的转正资格,形象生动,耐人寻味;④主题上,画面揭示了手握车票却上不了班车、坚守岗位却被剥夺转正资格甚至教书权利的反常现象,批判了社会的不公和命运的残酷,深化了主题。(8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三点以上给8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12.(1)答D给3分,答 B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试题分析】A“她认为只有在上海才是自己上演人生大戏和好戏的舞台”错,这是作者的观点,并非张爱玲认为。C“因为疼钱”错,与原文“张廷重听罢,立刻陷入了沉思,可能不是心疼钱,只是在犹疑和女儿见面是不是觉得很尴尬”不符。E“增强了材料的真实性和新颖性”欠妥,没有“新颖性”。
12.(2)①内容上:文章第一段运用形象的比喻,表面上写了乘客与列车员的不同,实际上是表现每个人的人生轨迹各有不同,性格命运各异,只有善于把握自己人生的人生命才有光彩。
②结构上:引出张爱玲是生命的先锋者这一内容,引发后文对张爱玲生平的探究,包含着对张爱玲的高度肯定赞扬。(每点3分)
12.(3)①母亲到新加坡杳无音信,没有了母亲的学费支持。②姑姑因为投资失败,而生活拮据,无法供给她的生活费和学费。③与父亲闹僵,发誓离开父亲,自尊使她难以向父亲开口。④自己不愿给姑姑增加负担。(答出3点即可,每点2分)
12.(4) ①倔强,自尊心强。张爱玲因为后母而与父亲闹僵,毅然逃离家庭,在学费无着落的情况下也难以放下自尊。②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在境遇困窘的情况下,仍然追求不止。③勇于挑战困难。在母亲去新加坡杳无音信,学费无果的情况下,自己勇于承担,也不给姑姑增添负担。④打破旧的藩篱,勇于做新的知识女性。张爱玲受母亲和姑姑的影响,决定走职业女性的道路,用自己的努力来养活自己。⑤倔强内向,孤傲不群。张爱玲虽然与炎樱形影不离,但是,她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结合材料,答出4点,并分析,即可酌情给分)
13. D 【试题分析】①望而生畏——望:看见畏:畏惧,害怕。表示看见了就害怕。在本句中,符合语意,是正确的。②耳提面命: 对着耳朵告诉,表示教诲的殷勤恳切。多指(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恳切地教导,而不能用于同辈之间。在本句中,属于用错对象。③白头如新: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在本句中,符合语意,是正确的。④登高自卑——自:从;卑:低。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做事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不能误以为看见高山而觉得自己很渺小。在本句中,“登高自卑”错在望文生义。⑤目不交睫: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闭眼。指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在本句中,属于望文生义的错误。
14.D(A项,不合逻辑。企业产品应该是先滞销,后积压。B项,搭配不当,“开拓”应改为“抒写”。C项,成分残缺,应在“中职免费”后加“政策”。)
15.C  ④中“不是”“也不是”与最后一句中“而是”相连接。
16、①二者有明显区别②中国许多建筑也是如此(或:在中国,建筑中也具有音乐美的特点)③建筑艺术和音乐艺术有相同之处(意思对即可)
17、答案:(1).画面的主体是一支棱角分明的笔,在笔的不同侧面分别延伸出走向不同的箭头。笔的右侧是一个托着下巴思考的人,头顶上方有一个大大的“?”。(2分)2).笔象征着一个人的个性特长与掌握的知识,(1分)由笔体延伸出不同的箭头走向代表着不同的个性选择与发展方向。(1分)这幅插图以其巧妙的构思直观形象地呈现了新高考方案给人带来的新变化、新思考:我该怎样选择呢?(2分)
18.  选择高楼就是选择远见,选择发展;点燃心中信念的灯;只有看到高楼,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把握现在,引领未来;物质援助与精神援助;激发内心的渴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