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河南省洛阳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10-15 23:01

洛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中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C(“中国人不分族群”错误。)
2.D(被“取代”一说在文中没有依据。)
3.C(①原文意思是在中国统一尚未完成时,有些学者在努力,并没有说这些学者是“汉代人”,况且吕不韦不是汉代人;②“源于”错。)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4.A
5.C(御史台,这里是指中央监察机关,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6.B
(他杀了想谋反的兵士后,得到了两次升迁,而非又被贬谪。)
7.(1)钦若当时正受恩宠,就用驿车召来许州知州毋宾古到太常寺另行审讯,任懿改了口供。(“宠顾”、“驿召”“别鞫”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我送银两时,仅是依靠二位僧人送到一位主考官手中,实在不知他是谁。
(“输银”、“主司”、“谁何”各1分,句子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洪湛,字惟清,升州上元人。曾祖洪勋,是南唐崇文馆直学士。洪湛年幼好学,五岁时就能写诗,尚未成人时,就抄录自己所著的十卷编成了《龆年集》。举为进士,有名声,初任归德军节度推官。被召回朝廷,授右拾遗。端拱初年,任寿、许二州通判。归附宋朝后,跪在朝堂中请求皇帝立许王赵元僖为太子,用词表意张狂轻率,太宗很生气。洪湛因此被削掉职务,到京城外的容州任知州。容州有兵卒谋划着暗中发难,洪湛侦查知情,立即将他们斩首。两次升迁为比部员外郎,出任郴州、舒州知州。洪湛仪表风度美观,善于辩论而且有才能,在曲宴苑中,写一首赏花诗,不一会儿工夫就写出来献给了皇帝,很受褒奖和赏赐。五年春,河阴平民常德方诉讼临津尉任懿因行贿而登第,转御史台审理,审问得到任懿供认说:“咸平二年,借住在僧人仁雅家,仁雅求寺院主僧惠秦代为疏通,在纸上签署答应给银七锭,仁雅、惠秦隐瞒二锭。惠秦一向知道王钦若已在贡院,于是通过王钦若门客把签署的银纸交给王钦若的妻子李氏,李氏密召家仆到尚书省转告王钦若。不久任懿已在奏名授官之列,还没动身,他母亲去世,任懿回家乡。仁雅飞速寄信索取银锭,并在信中咒骂。”首发常德方,在县市为人占卜,得到这封信,把这件事告诉中丞赵昌言,请求逮捕王钦若交给执法官吏。钦若当时正受恩宠,就用驿车召来许州知州毋宾古到太常寺另行审讯,任懿改了口供,说:“我的妻兄张驾举为进士,认识洪湛,我任懿也同张驾一起拜访洪湛门下,曾把石榴、木炭送给他。我送银两时,仅是依靠二位僧人送到一位主考官手中,实在不知他是谁。”当时张驾已死,无人为他作证。于是便认为是洪湛接受银锭,依法当判死罪,特为下诏削职,流放儋州。起初,洪湛进贡院时,任懿第三场考试已经完毕,等到官府收缴洪湛的脏物时,家中其实没有财物。洪湛平时与梁颢友好,有时借梁颢的白金器皿,也被拿走充公。六年,赶上赦免,流放惠州,走到化州调马驿去世,年四十一岁。当时洪湛的一个儿子同行,年纪很小,州中上报此事,特地下诏赐钱二万,官府为他护丧回到扬州。因而诏令凡是发配流放岭外后去世的朝廷命官,都发给缗钱,听任回乡安葬,如果亲属年幼,则由所在地方派遣小吏护送。
儿子同行,年纪很小,州中上报此事,特地下诏赐钱二万,官府为他护丧回到扬州。因而诏令凡是发配流放岭外后去世的朝廷命官,都发给缗钱,听任回乡安葬,如果亲属年幼,则由所在地方派遣小吏护送。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首联以边地的荒寒空寂,衬托乍闻莺声的新奇悦耳;颔联移情于物(或运用想象),细听之下,感觉莺声悲苦愁绝,仿佛在怀念远逝之人。“莺声”触发诗人的情思,并串联起全诗的内容。(共6分,分析手法4分,莺声的作用2分)
9.借典抒怀。作者的身世遭遇和她们极为相似:明妃貌美而无宠、文姬才高而命薄,她们都遭遇命运的无情摆弄,远离故园,长留荒寒的胡地;作者怀才不遇,仕途多舛,背井离乡来到边地。作者写明妃和蔡女,不仅为她们一洒同情之泪,更是将她们引为同调,借以抒发自己心中的郁愤不平。(5分,写作意图2分,分析3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1)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
(2)雷霆乍惊 杳不知其所之也
(3)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BE(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A这不能表现乡下民风的淳朴。C“说明小茴是个不喜热闹、性格孤僻的女孩”分析错误,从下文她招待照相师可以看出她是个热情待人的女孩,她不愿照相是因为她自卑。D照相师说她是他拍到的最好看的女孩是出于对她的鼓励呵护,希望她自信。)
(2)①自重敬业。知道拍摄人像对被拍摄者的作用,丝毫不马虎。
②真诚友善。主动给小茴和她母亲照相,还邀请小茴将来带着男朋友到自家照相馆免费合影。
③体贴用心。他洞察到小茴不肯照相可能是因为脸上的疤痕,就借一朵月季花为小茴圆满照相;为了不让小茴自卑,“撒谎”说妻子有残疾,而最后又感觉愧对妻子。(每答对一点给2分,其中概括和分析各1分)
(3)①结构上,点面结合,层次分明,前面从面上表现照相师和村里人的关系,后面从点上表现照相师和村里人的关系。
②写法上,衬托突出,引起关注,用村里人喜欢照相反衬出小茴不喜欢照相的反常。
③形象上,从不同侧面表现主人公形象,使人物形象丰满,前面侧重塑造照相师光鲜敬业的形象,后面侧重塑造照相师真诚友善的形象。(每答对一点给2分)
(4)①补充交代“真相”,使故事情节完整。
②突出照相师心思细腻、善良体贴的特征,他编了一个美丽善意的谎言,并因此对妻子抱有歉意。
③收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原来照相师向小茴“撒谎”,而这又符合他前面已经表现出的友善的特征。
④余韵悠长,耐人寻味,照相师还要照相,他的故事还要继续。(每答对一点给2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BE(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A
“他并不怎样看重的各种荣誉”不准确,原文“陆先生以最高票被学生选为‘复旦十大杰出教授’。在其荣誉无数的一生里,这是他最看重的一顶桂冠”。C“并不很愿意”在文中没有根据。D“为了编词典时准确英译……”文中无据,另外,“为了专心编词典,他又关闭了它”,表述也不准确)
(2)①陆谷孙一生执教四十载,很少接受采访,对登台领奖避之唯恐不及,却一直坚持为本科生登台授课。
②陆谷孙从“文革”期间被“发配”去编词典起,面对这份极为枯燥的工作,一编就是一辈子。
③陆谷孙“淡泊无私”,对荣获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陆谷孙面对媒体时反复强调编词典的影响没那么大,而且是集体功劳,不能一个人顶着一组人的名义去拿奖。(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3)①高永伟是陆谷孙的高足,是词典编纂团队的重要一员,写高永伟的学问、身份就从侧面写出了老师陆谷孙的学问和学术地位。
②从高永伟的亲身见闻、感受的角度来写,陆谷孙的事迹显得更真实动人,形象更丰满鲜活。
③增加了文章的层次感,使传记的内容更丰富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原因:①陆谷孙把教书育人看成一件“乐事”,更是一种责任,作为教育者,他有敢于担责的意识。
②面对社会热点问题和青年人要终生提升自己的修养问题时,陆谷孙敢于站出来大声疾呼,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体现出的正是一位长者、教育家的责任和担当意识。
关系:①“低调”是陆谷孙的本色,其本质是做人、做学问的认真、执著,是淡泊名利;“高调”的本质也是认真、负责。
②因为没有名利的羁绊,没有个人利害得失的顾虑,所以一贯“低调”的陆谷孙,在面对需要表明态度时就会旗帜鲜明地“高调”说出自己的观点。(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A(满目疮痍,形容遭受战乱、灾祸严重破坏后的景象。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飞蛾扑火,比喻自取灭亡,含贬义。聚讼纷纭,大家议论纷纷,没有一致看法。络绎不绝,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落落大方,形容举止潇洒自然)
14.D(A项中途易辙,“成为权力寻租的温床”前加上:使这些领域。B项句式杂糅,“一旦……”和“当……的时候”杂糅。C项搭配不当,“缓解”“人数”不搭配。)
15.D(要分析句间的关系来判断。第二处是针对前一处而言,故使用“最终”来呼应表示起点的“由”,表明文学变化的脉络。第三处前后句之间是转折关系,而第四处画家的发现和日常人们忽略的事实形成反差,故用“却”,构成递进关系,第五处顺承上文内容,无需填写,第六处表达在前面条件下会产生的结果,用“即”)
16.①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正饱受争议
②人们并没有担心它们的安全性
③必须充分实验、慎之又慎(三空共6分,意思对即可)
17.改革后,高校招生将实施“两依据,一参考”的综合评价方案,即依据高考必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的原始成绩和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考3科的等级成绩,组成的总成绩,并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择优录取。(5分)
六、作文(60分)
18.略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