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福建省三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5)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10-13 18:23

【参考译文】
 (一)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十七岁时,乡试中举。御史想在为新举子举行的宴会上为他加冠,他以没得到父亲的许可而推辞了。隆庆二年(1568),考中进士。授职为编修。万历初年,《穆宗实录》撰成,晋升为修撰,担任日讲官。先朝成例,都是由翰林大臣负责日讲,没有涉及史官的事。于慎行与张位、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都是以史官身份参与日讲,是为少见。他有一次讲课后,皇帝拿出宫藏图画,请讲官分别题字。于慎行不擅长书法,诗词做成后,吩咐别人书写好,并详细地从实告诉了皇帝。皇帝很高兴,曾经大书“责难陈善”四个字赏赐给他,这在词林诗界传为盛事。
御史刘台因为弹劾张居正被逮捕,同僚和朋友都躲避他,唯独于慎行前往探视。等到张居正服丧未满夺情出仕时,他与同官便上奏劝谏。吕调阳从中阻拦,没能递入宫中。张居正听说后恼怒,日后对于慎行说:“你是我所厚爱的人,也这样做吗?”于慎行从容自如地回答:“正是因为您厚爱我的缘故。”张居正很不高兴。于慎行不久就称病回乡。张居正去世后,他出任原职。晋升左谕德,主持日讲如故。当时张居正已被追究论罪,侍郎丘木舜前往江陵抄家。于慎行致函给他,称张居正的母亲年老,诸位儿子在覆巢之下,颠沛流离值得同情,应该推及明主覆盖之恩,成全大臣曾经侍候皇上的情谊。话语极为诚恳真挚,当时的舆论也认为他是对的。他由侍讲学士晋升为礼部右侍郎。又转任左侍郎,改任吏部职,负责詹事府。不久,升任礼部尚书。
万历十八年(1590)正月,上奏请求早日建立东宫,让嫡长子出宫接受讲读教育。到了冬季,又上奏请求。皇帝恼怒,再次下严旨责难。于慎行不为所动,第二天又劝谏:“册立的事,由我部负责,我们不提,是罪过。希望皇帝迅速决定大计,将我放归乡里。”皇帝更加不高兴,因要挟皇帝,怀疑圣上责备他,搅乱国家的根本,将他的同僚下属都剥夺了俸禄。山东的乡试,预先传说负责考试人的名字,事后果然如此。言官便弹劾礼部官员,于是礼部官员都停发俸禄。于慎行称罪请求退休。奏章接连呈上,皇帝终于答应了。
在家居住十多年,朝廷内外屡次举荐,均不答复。去世,享年六十三岁。赠封太子太保,谥号文定。 
 (二)
豆卢勣字定东,昌黎徒河人。原本姓幕容,是燕的北地王慕容用的后代。在中山战败,这一支归顺了魏,北方人把“归义”叫做“豆卢”,便以“豆卢”为姓。父亲豆卢宁,任柱国、太保。豆卢勣初生时,周太祖亲自到豆卢宁家祝贺,那时碰上刚刚打败齐军,太祖便给他取字为定东。豆卢勣聪明颖悟,器量宽大。少年在国子学读书,学习文章六艺。魏大统十二年,太祖因为豆卢勣是功臣之子,封他为义安县侯。周闵帝受魏禅让,改封他为丹阳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户。明帝时,任左武伯中大夫。豆卢勣自已觉得五经还没精通,请求辞职入露门学。明帝赞许他的愈见,便以原官职的身份入学。武帝继位后,豆卢勣拜任邛州刺史。还没到任,渭源的烧当芜因饥荒发生暴乱,因豆卢勣有才能韬略,便改任他为渭州刺史。在任很有仁政,汉人和少数民族都拥护他,他的仁德传布广远,吉祥的景致出现了许多。鸟鼠山俗称高武陇,山下是渭水的发源地。那座山陡峭的山崖高有千寻,山上向来缺水,羌人很为此苦恼。豆卢勣的坐骑马蹄踏下,忽然涌出一股喷泉。又有白乌鸦落在官厅前,给小白乌鸦喂食后才飞走。百姓歌唱道:“我有丹阳,山出玉浆。济我民夷,神鸟来翔。”百姓便把这眼泉水叫玉浆泉。以后为父亲守孝,哀痛伤心超过礼的规矩。天和二年,任邵州刺史,继承了父亲楚国公的爵位。再次征召为天官府司会,历任信、夏二州总管、相州刺史。因奔守母丧而还京。宣帝大象二年,授任利州总管,升任上大将军。过了一个多月,授任柱国。益州总管王谦作乱。豆卢勣顽强守城,王谦派他的将军达奚惎、高阿那肱、乙弗虔等率十万军队攻城,在城外堆土为山,在地下挖七十多条地道,又筑坝引江水灌城。豆卢勣那时的兵卒不超过二千,昼夜拒守。四十天后,形势更加紧迫。豆卢勣便出奇兵袭击敌军,斩敌数千人,敌人投降二千人。开皇二年,突厥进犯边塞,朝廷任命豆卢勣为北道行军元帅以防备边患。一年以后,任夏州总管。皇上看他家世代尊贵,功勋卓著而克已自守,十分钦敬。后来因为汉王杨谅收纳豆卢勣的女儿做王妃,恩遇更加厚重了。开皇十年,豆卢勣因病被征召回京城,皇帝下令诸王都去豆卢勣的府第探病慰问,宫中使者前来慰问的,在路上络绎不绝。豆卢勣这一年死,时年五十五岁。皇帝痛惜哀悼很久,特别给予治丧礼品,由鸿胪监护丧事,谧号为“襄”。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