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4)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9-28 20:45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原文是说“陶寺遗址晚期……这表明了陶寺遗址的都城性质和国家性质”,所以B项“陶寺邦国建国伊始就具有了都城性质和国家性质”错,混淆了时间的先与后)
2.D(“在陶寺邦国基础上”无中生有,据原文可知,陶寺邦国已被彻底摧毁)
3.C据文中可知,“确立陶寺文化的四表”不是为了加强统治,只是为了测量邦国元首心目中的领土,故C项错,混淆了人物和事件)
4.C(“阵中”是“出入”的宾语,“出入阵中”不可断开,故排除A、D;“挺身持满”“易骑奋呼”句式整齐,“易骑”“奋呼”间不可断开,故排除B)
5.C(“领”表示兼任,“诣”是前往、到某地去的意思,均不能表示调动官职)
6.B(石保兴并没“故意”步入谷中,夏人也并非“中计”和石保兴交战)
7.(1)(石保兴)于是在黑水河边埋伏士兵,等到敌兵渡到一半时,急忙攻击他们,斩敌首一百多级,追击败兵数十里。(“遽”“北”各1分,语意准确连贯3分)
  (2)夏人(被)击退后,(石保兴)派人骑驿马把这事向皇上报告,真宗皇帝宽恕他而不问罪。(“闻”“贷”各1分,语意准确连贯3分)
【参考译文】
石保兴字光裔,本名叫保正,宋太祖取“兴守”的意思而把他的名字改了。建隆初年,十四岁,因先世的功勋补录做了供奉官。第二年,升任尚食副使。宋太祖曾经召集功臣子弟用近期大事来询问(他们),石保兴年龄最小,对答清楚,宋太祖认为他很奇特,授官如京使。开宝中,兼任顺州刺史。宋太宗征讨河南以东,(让保兴)担任御砦四面都巡检。太平兴国八年,石保兴出任高阳关监军。父亲石守信死后,保兴守孝未满便奉召任职,兼任本州团练使。雍熙初,契丹侵扰边疆,保兴与戴兴、杨守一起担任澶州前军驻屯。李继迁进入钞地,石保兴迁任银、夏、绥府都巡检使。石保兴曾到罨子砦及黑水河巡视,快步进入谷中,夏人知道这事,便带着数千骑兵占据险地,渡黑水河寻(石保兴)交战。保兴所带领的人马不满二千人,(石保兴)于是在黑水河边埋伏士兵,等到敌兵渡到一半时,急忙攻击他们,斩敌首一百多级,追击败兵数十里。皇上下诏褒奖赞美。端拱二年,主管平戎军务,迁官莫州,不久任西京都巡检使。淳化五年,(朝廷)任命他做蕲州团练使,担任永兴军钤辖,改任夏、绥、麟、府州钤辖。至道二年,迁任延州都巡检使暂兼州衙事务,改任本路副都部署,与范重召等分五路讨伐贼兵。有岌伽罗腻数族率众人来抗拒,石保兴选拔数百名敢死士口中衔着器具在晚上出击,歼灭了他们。从此吴移、越移各族归顺投降。撤军,行至乌地和白池,贼兵又布置方阵来抗拒。保兴率领众兵出入方阵中,恰巧他乘坐的马中了流箭,他挺身而出拉满弓弦,换上坐骑奋臂高呼,边行边斗,总共经历了三天四十二战,贼兵于是领兵离去。咸平二年,主管威虏军 务。恰巧夏人进入钞地,石保兴把数万缗官钱分发给战士,主管人坚持己见认为不可。石保兴说:“城池像这样危险了,怎有时间向朝廷请示,事情办好后,再向朝廷请示如果不被准许,我愿用家财来偿还。”夏人(被)击退后,(石保兴)派人骑驿马把这事向皇上报告,真宗皇帝宽恕他而不问罪。咸平三年,前去担任棣州防御使。迁任邢州知州,改任澶州知州。在郡衙刑罚非常严厉苛刻,每次捶人,令人慢慢地施行杖打,过一段时间才杖完。五年,因病请求回到京师。不久病死,年五十八。石保兴世代都是豪强贵族,积累财产极多,全被最小的弟弟石保从的儿子耗费了。
8.B(应解释为“监狱”)
9.B(原文标点为:张说当国,隐甫素恶之,乃与中丞宇文融暴其过。说赐罢,然帝嫉朋党,兔其宫,使侍母。岁余,复为大夫)
10.A(据原文“隐甫杀之,有诏贳死,不及矣”,可见崔隐甫立刻杀了胡雏,皇帝下诏免他一死,等诏书下达已经来不及了,所以A“最终说服玄宗杀了胡雏”有误)
11.(1)恰逢他的哥哥崔逸甫病重,未能及时启程,皇帝下诏斥责他逗留延误,贬为河南令。(“会”“下除”各1分,语意准确连贯3分)
   (2)我并不是因为他地位低而看不起他,只是他的才能还不及普通人,能和他交谈吗?(“易”“不逮”各1分,语意准确连贯3分)
【参考译文】
崔隐甫,贝州武城人。初任左玉钤卫兵曹参军,后来升任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僧人惠范倚仗大平公主胁逼人家子女,崔隐甫检举揭发其罪状,反遭排挤,贬为邛州司马。玄宗即位,升任汾州长吏,兼任河东道支度营田使,又升为洛阳令。梨园弟子胡雏善于吹笛,得宠,曾经负罪躲藏在皇宫。玄宗用别的事由召见崔隐甫,缓缓对他说:“我就请你宽免这个人。”崔隐甫回答:“陛下看轻臣子而重视一个乐工,请辞官。” 拜了两拜之后走出皇宫,玄宗立刻道歉,把胡雏交给他,崔隐甫杀了胡雏,玄宗下诏免他一死,等诏书下达,已经来不及了。赏赐崔隐甫一百匹绢。孙佺与奚人作战失败,皇帝升迁崔隐甫为并州司马,让他守护边陲,恰逢他的哥哥崔逸甫病重,未能及时启程,皇帝下 诏斥责他逗留延误,贬为河南令。后历任华州刺史、太原尹,后入朝担任河南尹。过了三年,升为御史大夫。当初,御史台里没有牢狱,凡有囚犯,都关在大理寺。贞观年间,李乾佑担任大夫之职,开始设置牢狱,从此,中丞、侍御史都可以关押犯人。崔隐甫根据过去的例子,废除了台里的牢狱。后来,又担心囚犯往来可能会发生泄密,又把囚犯关在厨院内。台中自监察御史以下,以前都专断独行,有事不向上级报告请示。从崔隐甫开始,一切事情都必须禀报以后才能施行,有违背皇帝心意的就即刻改正,很多官吏被贬谪罢黜,于是台吏们都小心谨慎,崔隐甫威名赫然。皇帝曾下诏命令崔隐甫去主持外官每年一次的考核。过去,都要反复研究议论,整个春天都不能考核完毕。崔隐甫一早上把被考核者都集中起来,询问后即刻核实,到晚上就考核完了,评论者都佩服他的敏捷。皇帝曾经对他说:“你任大夫一职,天下人都认为是称职的。”张说执政,崔隐甫一向讨厌张说,于是与中丞宇文融一同揭发他的过错,张说被罢相位。但皇帝也不喜欢厌大臣联结为党,罢免了崔隐甫的官,让他回去侍奉母亲。一年多以后,又召回任大夫。多次封爵直到被封为清河郡公。死后追赠益州大都督,赐谥为“忠”。当初,皇帝有任命崔隐甫为宰相的意思,对他说:“可以和牛仙客一起谈谈,你常见到他吗?”崔隐甫说:“没有见过。”皇帝说:“可以去见见他。”但崔隐甫始终没去拜访牛仙客。过了些日子,皇帝又问崔隐甫去与牛仙客谈过话没有,崔隐甫的回答与前一次一样。皇帝于是决定不用他为相。崔隐甫的子弟中有人问为什么不去见牛仙客,他回答道:“我并不是因为他地位低而看不起他,只是他的才能还不及普通人,能和他交谈吗?” 崔隐甫每到一处,都清廉耿介,坚持操守,精通治理之道,在职时以强正闻名。




------分隔线----------------------------